近日,江苏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通报了全省法治市场建设优秀实例评选结果,南通市报送的《首创行政行为自我纠正制度 打造更高水平法治化营商环境》和《法企联治联调联创 力耕“营商”司法责任田》两件案例分别入选立法制规类和司法类优秀实例,相关经验做法得到评审专家认可,获全省推广介绍。
让法治精神更加坚定、法治力量更加坚实,法治信仰更加坚毅,近年来,我市以勇当“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为目标,秉承勇立潮头的坚定信念,弘扬“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落实“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的法治理念,持续推进一流法治城市建设,奋力谱写“强富美高”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让岁月见证法治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市着力将法治打造成为城市能级品质的重要内涵和核心竞争力,围绕法治建设探索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为破解“民告官不见官”难题,早在2004年,我市就在全国率先倡导推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机制,出台机制文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社会矛盾法治化解决方式,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这一做法被写入新《行政诉讼法》成为法定义务,入选第三届江苏“十大法治事件”,获评第二届中国法治政府奖。
2015年,以国家级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为契机,我市分层分类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着力打造市级层面“一个部门一支队伍管执法”、县级层面“一个领域一支队伍管执法”、市辖区层面“一个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镇级层面“一个区域一支队伍管执法”,切实解决了多头执法、多层执法、重复执法等突出问题。
执法既要严格规范,又要柔性文明。2020年,我市出台《关于推行涉企免罚轻罚清单加强柔性执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制定覆盖市场监管、劳动保障、城市管理、资源环境等多领域的免罚轻罚清单,全市21个市级执法部门依法公布不予处罚事项219项、从轻减轻处罚事项193项。2021年,制发《关于完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全面推行涉企免罚轻罚清单的通知》,为除涉及人身、财产、公共安全等领域外的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提供更加宽容的制度环境,释放包容审慎监管的清晰信号。
聚焦行政执法的源头、过程、结果等关键环节,我市还开展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三项制度”全国试点,构建“1+3+N”制度体系,为“三项制度”在全国推开贡献南通智慧。此后,进一步优化提升行政执法统一公示平台,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执法信息标准一致、信息同源、统一管理、集中公开。
这些年,我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进入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大数据+指挥中心+综合行政执法”新模式获中央依法治国办通报表扬。
让人民感受法治
法之必行,在于民心所向。坚持法治为民这一价值追求,我市通过加强法治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9年以来,我市出台《关于加强普法依法治理服务保障长江大保护的实施意见》,明确长江大保护职能部门,压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定出台“十年禁渔司法行动方案”,启动“十年禁渔非法捕捞案件沿江巡回审判”活动,构建公益诉讼“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工作机制,督促修复土地16.9万平方米、追索公益损害赔偿金1.42亿元。
普法宣传深入民心,全市建成省级、市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45个、249个。举办民法典各级专题讲座370余场次,主题活动510余场次,组织“支云杯”民法典知识有奖竞赛,“一答到底”决赛在央视等10余家电视网络媒体直播。在全省率先开展《长江保护法》集中宣传“六百”行动,积极构建“一带两轴三融”长江大保护普法依法治理体系,被司法部推广。创新开展《长江保护法》贯彻实施专项履职评议,“谁执法谁普法”闭环管理机制入选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创新案例。
法治乡村,助力惠民。我市大力推动法治乡村建设,坚持法治德治自治融合,961个村(社区)有序推动城乡社区“援法议事”专项活动,“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建设实现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初步形成。加强基层普法依法治理,大力培育村居“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建成10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994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倪伯苍荣获2021年度全国十大法治人物。
让法治护佑发展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全市持续深化法治领域改革,注重用法治手段打造服务型政府,减审批、加服务、除壁垒,不断推动政府“瘦身”、市场“强身”,全力推动营商环境提档升级。
深化“放管服”审批改革,南通“一枚印章管审批”做法获李克强总理点赞。优化“金招牌”营商环境,我市建立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解决企业设立审批、生产运营等相关问题。2021年,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将企业开办涉及的6个阶段整合进驻“一站式”集成服务,企业开办最快半个工作日即可完成。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通过告知承诺方式办理依申请行政事项12万余件。推行“拿地即开工”南通模式,推出“承诺+项目策划生成服务、市区联动、代办帮办”等服务举措,企业建设周期和成本显著降低,共有24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项目加速集聚,投资环境持续优化。
聚焦“最便利”市场准入,全市持续推进开发园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三轮全链赋权改革共向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园区赋予市级经济管理权限1038项,县级经济管理权限427项,实现“园内事园内办”。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梳理形成市级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证照分离”全覆盖清单178项。在全国率先建立不动产登记保险制度,推动不动产登记改革,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推行市场主体住所登记承诺制。打造政务服务代办帮办服务品牌,2021年为各类企业群众提供代办帮办服务8200多次,助力194个项目建设报批。
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永远在路上。面对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我市深入开展行政执法机关“厚植为民情怀、提高执法水平”主题教育,恪守以民为本价值理念,不断将法治建设成果转化为便民惠民实效,用法治力量提升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 宁夏青铜峡市场监管局:拧紧节日食药“安全阀” 确保节日期间市场安全稳定
- 北京东城对辖区旅游客运企业开展专项联合检 营造和谐市场环境
- 安徽开展专项执法查处滥用行政权力行为 共同营造公平竞争良好社会环境
- 安徽启动2022年春茶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 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 吉林: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 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
- 福建福州:宣传知识产权法律知识 全方位推进地方高质量发展超越
- 辽宁抚顺积极建设知识产权强市 建设知识产权强市为目标
- 2021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发布 南京以总体满意度排名第一
- 立案20件!安徽严查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 督促经营者守法经营
- 陕西消保委发出“五一”消费提示 按需购买防浪费理性消费树新风
- 养元饮品一季度净利润下降 今年上市公司买理财规模降至近五年最低
- 失守3000点!沪指重挫逾5%创两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两市跌停股票超700只
- 一季度西安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2.8%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4%
- 今年以来露营活动火爆“出圈” 露营从专业小众走向休闲大众
- 香港47人被控"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 法官首次披露:11人拟认罪
- 日本冲绳水坝发现千余枚哑弹 皆为美国制造
- 中新网评:“动态清零”就是不放弃任何一个群体
- 国台办:在沪台商台企踊跃捐款捐物 捐赠物资及现金合计超1097万元
- 看抗疫“高亮瞬间”一秒变漫画
- 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一座弹药库起火 现场传出疑似爆炸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