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格力电器发布了《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2年-2024年)》,《规划》显示,格力计划于2022年至2024年,每年进行两次利润分配,其中包括年度利润分配及中期利润分配。
为了挽回投资者的信心,格力将要下血本。
1月24日晚间,格力电器(000651.SH)发布了《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2年-2024年)》,《规划》显示,格力计划于2022年至2024年,每年进行两次利润分配,其中包括年度利润分配及中期利润分配。
同时,在现金流满足公司正常经营和长期发展的前提下,每年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50%。
相对于之前的股东回报计划,格力电器此次不仅明确了分红预期,而且增加了分红频率,受到此消息提振,格力股价小幅上涨,盘中一度回到40元/股。
然而信心的恢复却并不容易,就在一周之前,格力电器监事段秀峰因违规减持被深交所下了监管函。
监管函显示,段秀峰在去年12月27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股票合计149175股,占格力电器总股本的0.0025%,涉及金额为545.68万元,且未在减持前15个交易日预披露减持计划。
作为格力监事,其职责本应是对董事会及其成员、总裁和其他高管进行监督,防止其滥用职权,侵犯公司、股东及职工利益。
然而段秀峰却违规套现,监守自盗。
讽刺的是,在今年元旦期间广东卫视的一档节目中,格力董事长董明珠曾明确表示“我们上市不是为了圈钱,如果说我的格力股票现在是几百倍,我可能睡不着觉。”
段秀峰的行为,似乎让董明珠的表态站不住脚了。
回购分红止不住高管违规套现
公开资料显示,段秀峰曾担任格力电器山东销售公司山东盛世欣兴格力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2019年底,段秀峰宣布从格力离职,并一直担任格力电器监事。
鳌头财经发现,从2019年年底开始段秀峰先后三次减持其所持的格力电器股份,且减持比例总是接近规则上限,此次违规减持也不例外。
财报显示,段秀峰此次减持的14.9万股,为2021年上半年解除限售的高管锁定股,此次减持的比例占到了段秀峰所持59.7万股的24.95%,根据规则上市公司董监高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
这便意味着段秀峰手中股票刚一解禁便急于“压线”套现。
违规减持的段秀峰并没有将股票卖到一个好价格,去年12月27日格力股价收盘为37.6元,与去年年初超过60元/股的价格相比跌了去了近四成,段秀峰减持的时期正处于格力股价的低谷期。
这并不是格力第一次发生高管违规的情况,早在2017年7月,格力原董事徐自发就因买入股份后不足6个月卖出,违反《证券法》相关规定,被深交所出具了警示函。
事情发生于2016年11月,徐自发通过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买入格力电器股票575300股,成交均价为26.39元/股,成交金额1518.22万元。
2017年5月22日,其再次通过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卖出格力电器股票400825股,成交均价为33.45元/股,成交金额1340.76万元。
最终,徐自发此次交易产生的收益282.98万元被收归公司所有。
三个月后,徐自发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第十届董事会董事职务,并为其不熟悉证券相关法律法规和为公司造成的不良影响表示歉意。
“段秀峰的行为无疑会对市场信心造成打击,尤其是格力在近两年大力回购稳定股价的情况下,高管违规减持的曝光会让外界对格力的公司治理能力产生怀疑。”行业观察人士向鳌头财经表示。
近两年来,格力多次大手笔回购股份。
鳌头财经梳理发现,2020年4月格力电器推出回购金额为30亿元至60亿元的回购方案;同年10月又推出第二期回购,回购金额同样为30亿元至60亿元;去年5月推出第三期回购方案,其规模增长至75亿元至150亿元。
然而,持续的回购并未让格力重拾二级市场的信心,自2020年12月初其股价达到66.79元/股的高点以后,格力股价便处于持续调整之中,截至目前其股价不足40元/股,较高点时跌去了超40%。
除了高管 资本也在跑路
持续下挫的股价不仅让高管宁可在低点违规套现,也让机构资金逃离格力。
国家队首先出逃,2015年,中央汇金公司买入8448万股格力电器股份,去年第三季度,中央汇金公司抛售了4443万股,超过了其所持格力股份的50%,此次交易套现了20亿元左右。
被称为“聪明钱”的北上资金也从今年开始抛售格力电器的股份。
鳌头财经梳理发现,从2016年中国香港资金进入内地后,不断对格力加仓,截至去年年底持有格力电器股份11.25亿股,然而今年一季度,港资对格力减仓1.35亿股,三季度再减仓2.04亿股。
更为直观的数据是,在去年中报发布时,持有格力股份的机构数量为863家,到了去年三季度,这一数据变为了63家。
“曾经作为白马股的白电行业在去年均遭遇了资本出逃的情况,毕竟资本是逐利的,更具有前景的新能源等方向成为了资本的新风向,格力近两年多元化发展不顺利,又受到了疫情打击,在白电三巨头中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最差。”前述观察人士表示。
从市值规模上看,格力在白电三巨头中已居于末尾,截至1月25日数据显示,格力总市值为2323亿元,美的则为5317亿元,超过格力两倍有余,海尔智家则为2774亿元。
从财务状况来看,格力的表现则缺乏后劲。历史财报显示,2021年三季度格力电器营收470.83亿元,同比下降16.5%;净利润则为61.88亿元,同比下降15.66%。
2021年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格力的营收和净利仍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财报显示,2021年前三个季度格力电器营收1381.35亿元,同比增长9.73%;净利156.45亿元,同比增长14.21%。2019年该两项数据则分别为1550.38亿元和221.18亿元。
再来看看增速,2019年格力电器的营收和净利增速为0.24%和-5.75%,2020年则为-14.97%和-10.21%。
去年第三季度,格力电器营收470.83亿元,同比下降16.5%;归母净利润61.88亿元,同比下降15.66%。
从数据来看,格力失去增长已经是事实,对比之下更为显眼。
去年第三季度,美的集团同期营收为875.32亿元,同比增长12.66%;归母净利润为84.46亿元,同比增长4.40%。
由此可以看出,并不是因为资金的逃离、高管的违规减持造成了股价下跌,而是因为格力业绩不佳导致了资金的逃离。
多次的回购,大规模的分红治标不治本,甚至有些本末倒置,想要重获市场信任格力最需要的是在业务上下功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鳌头财经”(ID:theSankei),作者:晓敏,36氪经授权发布。
- 宁夏青铜峡市场监管局:拧紧节日食药“安全阀” 确保节日期间市场安全稳定
- 北京东城对辖区旅游客运企业开展专项联合检 营造和谐市场环境
- 安徽开展专项执法查处滥用行政权力行为 共同营造公平竞争良好社会环境
- 安徽启动2022年春茶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 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 吉林: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 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
- 福建福州:宣传知识产权法律知识 全方位推进地方高质量发展超越
- 辽宁抚顺积极建设知识产权强市 建设知识产权强市为目标
- 2021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发布 南京以总体满意度排名第一
- 立案20件!安徽严查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 督促经营者守法经营
- 陕西消保委发出“五一”消费提示 按需购买防浪费理性消费树新风
- 养元饮品一季度净利润下降 今年上市公司买理财规模降至近五年最低
- 失守3000点!沪指重挫逾5%创两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两市跌停股票超700只
- 一季度西安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2.8%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4%
- 今年以来露营活动火爆“出圈” 露营从专业小众走向休闲大众
- 香港47人被控"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 法官首次披露:11人拟认罪
- 日本冲绳水坝发现千余枚哑弹 皆为美国制造
- 中新网评:“动态清零”就是不放弃任何一个群体
- 国台办:在沪台商台企踊跃捐款捐物 捐赠物资及现金合计超1097万元
- 看抗疫“高亮瞬间”一秒变漫画
- 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一座弹药库起火 现场传出疑似爆炸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