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吃糖,已为传统。
糖果、瓜子、花生成为家庭在新年里必备的产品,其中糖果最受欢迎。
新年吃糖是寄希望于在这一年中能够顺顺利利,甜甜美美,当然新年里的糖果不只是自家人享用,更是与朋友分享,意欲将喜气分给大家。
所以在中国人眼里,无论这一年过得如何,总是要在新年里买上一些糖果。
新年糖果,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寄托。
当然,最开心的要数孩子,小时候我们都期待过年,因为只有每年的这几天,才能吃到平时舍不得买的东西,而用花花绿绿的糖纸包裹的糖果,则是80后们的最爱。
悄悄抓一大把,和炮仗混在一起,出门与玩伴分享,这种没有世俗的攀比成为童年里最甜的记忆。
与此同时,糖果在新年里也成了一门大生意。
01 新年里,你都吃过哪些糖果?
在徐福记出现之前,新年糖似乎只是糖果,百货店里的散装水果糖就是消费者最喜欢买的,如果条件好点可能会带上一些奶糖,而巧克力则是当年“大户”人家才有的。
1995年徐福记诞生,至此开创了新年糖的概念,也将这三个字打在了包装上。
除了性价比高的产品之外,徐福记搭上了中国大卖场快速发展的快车,用专柜专卖的方法不仅打败了仿冒者,也让自己的品牌家喻户晓,而新年糖则成为徐福记植入消费者心中的最强印记。
除了线下渠道的强势曝光,消费者在新年里习惯购买徐福记还来自于其丰富的产品。
每到新年,徐福记总是会推出许多新品,而喜庆的包装也成为消费者选择的关键,再加上当年电视广告的传播,徐福记成为新年里家庭囤货必备品牌。而其推出的利是糖,也成为南方人讨彩头的必备品。
如果说徐福记是成年人新年里充满仪式感的糖果,那么对于孩子们来说,大白兔则是童年的礼物。
虽然大白兔的包装不及徐福记喜庆,但浓郁的奶味和有嚼劲的口感是吸引孩子们的法宝。
拿出一颗放在嘴里,含软了在嚼,如果遇上性子急的孩子,会迫不及待的放在嘴里咬,当然开始很硌牙,但随后粘牙的感觉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
对于80后来说,没有大白兔的年是不完整的。
能和大白兔齐名的,大概就是喔喔奶糖了,包装上的那只鸡印象最深,同时金丝猴奶糖也成为小朋友们的最爱。
在北方,马大姐和徐福记一样,成为新年糖的首选,如果说大白兔是上海孩子的童年,那么马大姐则成为北京孩子的童年。
新年里,马大姐酥糖、牛轧糖成为家庭果盘里的常客。
除此之外各地的特色糖果也成为新年糖重要的角色。
黄纸包的大虾酥、方方正正的牛轧糖,紫色包装的紫皮糖还有比较低调的高粱饴,以及深受老年人喜爱的芝麻糖都成为新年里重要的角色。
生活越好,糖果越丰富。
一直以来中国本土糖果品牌成为新年里的主角,当然外资品牌的进入也让一些年轻的消费者开始选择他们。
入乡随俗,是外资糖果品牌们变通的法宝。
阿尔卑斯的桶装礼盒、怡口莲的大礼包、不二家的儿童糖果、彩虹糖的个性包装都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在没有浓厚中国文化背景下,外资品牌只能靠喜庆的包装和个性化的营销来为中国新年加油助力。
好在中国消费者愿意接受它们。
糖果已经成为中国新年里必不可少的东西,不仅仅是气氛小组里重要成员,更是每一个家庭寄予希望的载体,也正是在传统文化的包裹下,糖果品牌迎来快速发展。
02 渠道助力新年糖发展
新年糖的发展即离不开品牌的努力,更离不开渠道的加持。
记得小时候,家人们喜欢在百货商场买散装水果糖,那时候似乎没有品牌概念,只要好吃和好看就吵着让家人购买。
后来有了大卖场,在新年歌曲的循环播放下,新年糖仿佛带上了光。
新年糖在商超的火爆,得益于徐福记专柜的发明。抢占最好堆头,铺满整个货架是徐福记早年打开全国市场的关键,后来其他糖果品牌纷纷效仿,于是过年前后一个月,商超里的喜庆气氛完全被糖果承包了,后来巧克力品牌的加入让新年气氛更加浓烈。
从散装区到货架堆头,新年糖果在渠道的助力下也开始推出了礼盒包装和大礼包。
这意味新年糖开始从一个家庭走进另一个家庭,成为新年拜年走亲访友的重要产品。
新年糖礼盒也成为继旺旺大礼包、露露、旺仔牛奶之后的又一个送礼神器。无论对象是谁,送这几样绝对不会错。
便利店的出现让新年糖果离消费者更近,其实本质上是离孩子最近。
当然便利店里的新年糖虽然没有商超大卖场里的豪放,但却显得更加精致。
小包装吸引孩子的注意,但年轻人更喜欢买巧克力,虽然便利店并不是新年糖的主战场,但有总比没有好。
随着社区超市的出现,新年糖下沉的更深,甚至走亲访友无需提前备礼,只要在对方小区楼下的超市就能备齐一套。
但好面子的消费者并不喜欢这么做,因为怕撞礼。
但终究还是会撞,毕竟新年糖品牌也就那么几个。
如今90后购物的地点选在了网上,新年糖品牌也相继在线上开了旗舰店,也推出了新礼盒,但年轻人似乎更偏爱异国他乡的进口产品,虽然有可能也是在国内生产的,而生鲜、水果、巧克力成为年轻一代线上购买年礼的主要品牌。
新年糖,似乎不再那么受欢迎。
03 新年糖的对手
有人说,自打许多地方禁了炮,自打住进了高楼大厦,自打年轻人异地奔波,年味好像越来越淡了。
新年糖,好像也不再那么受欢迎,尤其在年轻人的世界里。
在低糖潮流的席卷下,新一代消费者对硬糖不再感冒,取而代之的是看起来更加健康和高大上的坚果和巧克力。
除了低糖潮流之外,爱宅的年轻人也是新年糖失宠的关键。
据数据显示,过年期间年轻人更喜爱宅在家中,或与同龄人聚会,而这些都不需要糖果。
再加上社交软件带来的多巴胺,足够满足年轻人的精神需求,不再需要糖果了。
即便在小时候看起来诱人的大白兔,如今也显得无味。
但大白兔没有变,只是我们变了。
巧克力、新中式糕点、坚果、卤味食品的出现让新年糖的地位愈发尴尬,这些看起来好吃又上档次的产品成为大多数人过年的必备。
如今如果有人送你一桶大白兔,也许双方都很尴尬。
休闲食品成为抢夺新年糖的头号“杀手”。
04 新年糖能否王者归来
多元化的渠道和个性化的消费者,让新年糖似乎不再受宠。
但生意不能不做,于是品牌开始变革。
率先破局的也是新年糖的老大徐福记。
为了迎合年轻消费者,徐福记请了龚俊代言,推出了大礼包,不仅如此,在新年里的组合上除了畅销的酥糖之外还融入了沙琪玛、凤梨酥、棒棒糖、橡皮糖。再加上龚俊的周边,徐福记这一波吸了不少粉。
同时徐福记还联名逆水寒推出了十全大补丸礼盒,虽然装的是麦丽素,但只要年轻人喜欢就好。
而马大姐为了吸引消费者,在公众号推出了免费送电影票的活动,与粉丝相约大年初一,一起同看《喜洋洋与灰太狼》,马大姐深知搞定孩子就能搞定家长。
与此同时大白兔也在近期推出了虎年生肖版什锦糖果礼盒,该礼盒将大白兔六种口味均匀装配,代表了酸甜苦辣咸相思等人生滋味。
似乎糖果品牌找到了抓住年轻人的流量密码。
联名礼盒、国潮设计、混搭产品成为新年糖品牌复兴的关键。
大概品牌们想通了,只要牌子还在,卖啥都是一样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单纯的新年糖果已经悄然落幕。
与之伴随的是越来越淡的年味
新年糖品牌可以凭借新产品和新营销重回巅峰,但糖果要想在新年销售旺季再创佳绩,似乎越来越难。
时代变了。
新年糖要想继续发展,就必须去年味更浓的地方,与一二线城市相比,三四线城市的年味更浓,对传统习俗的保留的也更多。
于是新年糖在这里找到了机遇,三四线城市和小镇相对于更为传统,因此对于新年糖的需求远比一二线城市更大,于是不少品牌开始开辟这一潜力市场,并且开发适合在传统渠道以及中小城市销售的产品。
或许只有在这里,新年糖才能找到继续生存的意义。
05 最后的话
距离2022年农历新年越来越近了,年货成为最近各大媒体关注的主题。
但当我们将目光聚焦在新品类和新品牌上,却恰恰忽视了陪伴我们多年的新年糖。
也许当年那个抓一把大白兔与小朋友分享的你,此刻正和朋友一起喝奶茶,啃鸡爪;也许当年为你买一堆糖的父母早已在家里等你回家。
在长辈们的眼里,新年糖不是产品,也不是糖果,而是充满传统文化的仪式感,是对家人最好的祝福和期盼。
今年过年,你买新年糖了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食在线”(ID:foodweek),作者:李青林,36氪经授权发布。
- 宁夏青铜峡市场监管局:拧紧节日食药“安全阀” 确保节日期间市场安全稳定
- 北京东城对辖区旅游客运企业开展专项联合检 营造和谐市场环境
- 安徽开展专项执法查处滥用行政权力行为 共同营造公平竞争良好社会环境
- 安徽启动2022年春茶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 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 吉林: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 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
- 福建福州:宣传知识产权法律知识 全方位推进地方高质量发展超越
- 辽宁抚顺积极建设知识产权强市 建设知识产权强市为目标
- 2021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发布 南京以总体满意度排名第一
- 立案20件!安徽严查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 督促经营者守法经营
- 陕西消保委发出“五一”消费提示 按需购买防浪费理性消费树新风
- 养元饮品一季度净利润下降 今年上市公司买理财规模降至近五年最低
- 失守3000点!沪指重挫逾5%创两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两市跌停股票超700只
- 一季度西安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2.8%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4%
- 今年以来露营活动火爆“出圈” 露营从专业小众走向休闲大众
- 香港47人被控"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 法官首次披露:11人拟认罪
- 日本冲绳水坝发现千余枚哑弹 皆为美国制造
- 中新网评:“动态清零”就是不放弃任何一个群体
- 国台办:在沪台商台企踊跃捐款捐物 捐赠物资及现金合计超1097万元
- 看抗疫“高亮瞬间”一秒变漫画
- 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一座弹药库起火 现场传出疑似爆炸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