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过去的一年掉队了
新的一年,新的内卷,在基金这个离钱很近的行业更是如此。
基金发行的营销热度,管理规模的你追我赶,业绩排名的相对比较,明星经理的前仆后继,构成了一家基金公司对外最重要的几张面孔——规模、业绩与名气。
伴随着过去一年市场罕见的残酷波动,行业在竞争之下,也发生了许多奇幻的事。
一边是许多人大喊“不要怕,是技术性调整”,一边是缴械者宣告“核心资产”行情的结束;越跌越买的互联网信仰者们,眼睁睁看着账户里的中概互联从“中丐互怜”最后沦为“冢盖互连”;而一些名字耳熟能详的基金经理,大多也经历了产品业绩、公司管理的考验,开始或主动或被迫地退场。
最终这些表象都会变成投资者用脚投票的理由,变成基金公司与基金经理们或增长、或减少、或前进、或衰退的数据。
那么,谁在跃进,谁在掉队呢?
01不进则退的规模战
谈起公募基金,规模是避不开的问题。2021年依然是总量快速增长的市场,11月公募基金规模历史性地超过银行理财,达到25.32万亿。此后虽略有赎回,但年底总量依然达到25.08万亿,全年同比增长约26%。
在资金净流入的大背景下,公募基金公司管理规模的排名座次呈现出不进则退的状态。在2020年仅有天弘与易方达两家基金公司规模达到万亿,而截至2021年末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中已有6家规模达到万亿。
2020年-2021年管理规模前十名的公募基金公司没有变化。前十还是那十家,但彼此间排名座次发了变化——易方达总规模达到第1,而上海滩一哥的汇添富虽然2021年规模上涨约1000亿,但奈何其余几家上涨更多,从第3名落至第7名,是十家公司中排名掉落最多的。
从规模增速上看,大部分基金公司的规模都在2021年取得显著增长,仅有10家同期规模为下降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在规模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中只有天弘基金一家规模呈倒退状态,不过天弘2021年的非货币基金规模为增长状态,货币基金却下降约4000亿元,可见大家也正逐渐从“余额宝”理财转向主动权益。
风向的改变,正以不可抵挡之势影响着这个昔日的规模一哥。时代的进退,市场的残酷,也悬在所有基金公司的头上,竞争无休止。
02分化的业绩指数
去年业绩能进入前十的有许多都是踩准新能源行情的中小基金公司。不过2021年的市场不似2020年好做这点已经在许多人的基金账户中体现了,2021年公司业绩指数排名第一的中庚基金也没有达到2020年第十名的数值。
在规模前十名的头部基金公司中,2021年没有业绩特别亮眼的公司,也普遍与去年的业绩差值较大。不过也能从侧面看出,当一家基金公司到达头部位置后,只要业绩不过分拉胯,还是能凭借渠道影响力和口碑,维持规模的增长。
与2020年相比,2021年许多中小型基金公司业绩突围,而一些大型基金公司则业绩翻车。其中两年业绩指数相差最大的是睿远基金,不过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睿远在2020年业绩指数增长率排名二,达77%。
03沉浮的明星经理
2021年老牌选股派基金经理几乎都折戟沉沙,那么他们旗下的基金规模如何了?
从2021年主动权益规模最大的20只基金中可以看到,除了赵诣、崔宸龙、郑泽鸿这类踩准新能源行业的基金经理规模快速上升外,刘彦春、葛兰这些头部基金经理在业绩不佳的情况下,规模反而涨势不断。刘彦春两只基金规模合计上涨200亿、葛兰仅中欧医疗健康(AC份额合计)就增长了500亿。
而张坤的蓝筹精选混合规模小幅下滑,优质精选混合则在2021年规模下滑200亿,跌出了规模前20只基金的名单。
规模大幅上涨,但若业绩不佳往往会造成更大的亏损。那么2021年,哪些基金经理亏了最多的钱呢?
图表中的计算方式是取基金经理2021年管理规模的平均数,再乘以 Wind 基金经理指数2021年区间的回报率。去除指数基金的经理后,可以看到,张坤、刘彦春、萧楠、王宗合、葛兰等老牌明星基金经理都在2021年产生了一定的亏损。
当然,这样的计算并达不到精确,尤其是考虑到许多基金经理是在2021年业绩高点时规模迅速增长,之后出现大幅亏损。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葛兰,其二季度末业绩顶峰时规模增长至849亿,并且之后规模持续增长至1103亿,但2021年的下半年,医药的回调剧烈,使得其管理的基金也遭遇重挫,造成了不少的亏损。
资金往少数优秀的基金经理身上聚拢,是市场竞争下的正常现象,这些头部基金经理们大多也承受过长周期的牛熊考验,取得了高于同行的长期回报。
但当他们管理规模在短短两三年内迅速突破一个又一个数量级时,随之而来的组合管理问题又是全新的挑战。
04尾声
2021年,头部基金公司赢麻了,但许多头部基金经理却掉队了。
2022年春节前基金公司又打响“自购内卷战”,你自购5000万,我就自购1亿、2亿,既是一种抄底的决心,也是一场家底的比拼。但在“砸钱”之后,各家基金公司更应当思考的是,如何解决管理规模越来越大,但基金经理却被越骂越惨的问题。
投资当然总有顺风与逆风。这些基金经理们大多早已在披荆斩棘中选择出了一条自己坚信的道路,但当市场风格与自己的信念逆向而行时,当庞大的管理规模难以灵活地掉头时,如何守住基民的信任,如何带着大资金走出难捱的岁月?
至少写一些诚恳的季报,也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远川投资评论”(ID:caituandzd),作者:黄晓峰,编辑:张婕妤,36氪经授权发布。
- 湖北恩施州鹤峰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进口水果排查专项行动 加强宣传引导
- 宁夏青铜峡市场监管局:拧紧节日食药“安全阀” 确保节日期间市场安全稳定
- 北京东城对辖区旅游客运企业开展专项联合检 营造和谐市场环境
- 安徽开展专项执法查处滥用行政权力行为 共同营造公平竞争良好社会环境
- 安徽启动2022年春茶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 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 吉林: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 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
- 福建福州:宣传知识产权法律知识 全方位推进地方高质量发展超越
- 辽宁抚顺积极建设知识产权强市 建设知识产权强市为目标
- 2021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发布 南京以总体满意度排名第一
- 立案20件!安徽严查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 督促经营者守法经营
- 陕西消保委发出“五一”消费提示 按需购买防浪费理性消费树新风
- 养元饮品一季度净利润下降 今年上市公司买理财规模降至近五年最低
- 失守3000点!沪指重挫逾5%创两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两市跌停股票超700只
- 一季度西安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2.8%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4%
- 今年以来露营活动火爆“出圈” 露营从专业小众走向休闲大众
- 香港47人被控"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 法官首次披露:11人拟认罪
- 日本冲绳水坝发现千余枚哑弹 皆为美国制造
- 中新网评:“动态清零”就是不放弃任何一个群体
- 国台办:在沪台商台企踊跃捐款捐物 捐赠物资及现金合计超1097万元
- 看抗疫“高亮瞬间”一秒变漫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