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TechCrunch报道,食品科技初创「Black Sheep Foods」近期宣布获得525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投资方包括AgFunder、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Tastybites’ Meera、Ashok Vasudevan、New Crop Capital、Siddhi Capital以及Smita Conjeevaram。
图片截自企业官网
这家初创公司主打植物基的“传统肉类”,包括羊肉风味的素肉和其他野味风味的素肉。自2019年以来,「Black Sheep Foods」一直致力于研发由豌豆蛋白和脂肪酸组成的化合物,并不断优化这种食物的性能。
联合创始人Sunny Kumar在采访中表示,目前市场上部分植物基肉类的缺陷在于“只能模拟肉类的口感,但难以复制肉类的气味”。
“口感是事物的基本,但嗅觉是增进人们食欲的重要方式。”Kumar补充道。
近年来,植物基的“牛肉”和“鸡肉”产品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但Kumar认为,在地中海、印度、中东和非洲等市场,猪肉、羊肉或其他野味,才是当地居民饮食的主要组成部分。现在流行的植物肉品牌大多忽视了这些需求。
图片截自企业官网
「Black Sheep Foods」计划利用新一轮资金将其素肉产品推向更主流的消费群体。该公司去年与餐饮合作伙伴——位于湾区的希腊餐厅「Souvla」合作推出了植物基羊肉菜品。今年,这家初创公司将向Delta Airlines的头等舱和商务舱旅客推出“黑羊肉丸子”。本月,该公司将向湾区其他餐厅提供人造肉,包括Rooh、Chezchez、Beit Rima、Joyride、Mazra、Monica’s 以及 Ettan。
Kumar表示,他将进一步探索人造羔羊肉的潜在市场规模,并投入研发其他小众风味的素肉产品,例如野猪肉。
“我们通过现有的餐馆合作伙伴进行销售,现有产品已经售罄。我们将以目前市场上的植物基人造肉工厂的销量为目标进一步扩大产能。” Kumar补充道。
据The Good Food Institute,2019年中国植物肉产业的市场规模约为70亿元,过去五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4%左右;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4亿元。植物肉在中国仍需要较长时间的产品技术迭代和消费习惯培养,但从长期趋势来看,收入水平提升以及消费理念更新也为未来市场提供了广阔机遇。
其他植物蛋白肉初创品牌还包括36氪曾经报道过的「Juicy Marbles」、「AKUA」、「Impossible Foods」、「Beyond Meat」、「Meati」等。
- 浙江杭州:西湖食品安全风险综合治理中心挂牌成立 健全机制规范运行为
- 湖北恩施州鹤峰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进口水果排查专项行动 加强宣传引导
- 宁夏青铜峡市场监管局:拧紧节日食药“安全阀” 确保节日期间市场安全稳定
- 北京东城对辖区旅游客运企业开展专项联合检 营造和谐市场环境
- 安徽开展专项执法查处滥用行政权力行为 共同营造公平竞争良好社会环境
- 安徽启动2022年春茶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 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 吉林: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 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
- 福建福州:宣传知识产权法律知识 全方位推进地方高质量发展超越
- 辽宁抚顺积极建设知识产权强市 建设知识产权强市为目标
- 2021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发布 南京以总体满意度排名第一
- 立案20件!安徽严查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 督促经营者守法经营
- 陕西消保委发出“五一”消费提示 按需购买防浪费理性消费树新风
- 养元饮品一季度净利润下降 今年上市公司买理财规模降至近五年最低
- 失守3000点!沪指重挫逾5%创两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两市跌停股票超700只
- 一季度西安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2.8%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4%
- 今年以来露营活动火爆“出圈” 露营从专业小众走向休闲大众
- 香港47人被控"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 法官首次披露:11人拟认罪
- 日本冲绳水坝发现千余枚哑弹 皆为美国制造
- 中新网评:“动态清零”就是不放弃任何一个群体
- 国台办:在沪台商台企踊跃捐款捐物 捐赠物资及现金合计超1097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