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开年即冲刺 200亿元项目成功落户 江门市新会区高质量高标准落实市委“1+6+3”工作部署 2022-02-09 15:41:42  来源:江门新闻网

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设计规划效果图。 新会区工业园区管委会供图

春风吹,战鼓擂。

1月26日,江门市与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省委珠岛宾馆正式签订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总投资约200亿元的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江门基地项目成功落户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好消息,新会区新一年经济发展工作实现新突破,这是对新会区综合实力的肯定,更是对新会区未来发展的鞭策。

新项目引领新发展。1月27日,新会区委书记林锡波带队开展园区建设专题调研,强调要加紧落实项目承接工作,目前,新会区已经成立项目指挥部和工作专班,凝心聚力专项推进。1月28日,新会区委常委会会议召开,林锡波在会上郑重表示,新会区将抢抓机遇,不负重托,把项目打造成为侨都高质量发展样板,打造江门服务新标杆,以只争朝夕的决心拼出江门速度。开年即冲刺,起步就加速!新会区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就提出要高质量高标准落实市委“1+6+3”工作部署,有序推进《新会区聚焦“一园三中心”建设全面落实市委“1+6+3”工作部署十大行动方案》落地见效。新会区将以昂扬斗志和冲天干劲,全力建设“首善之区”,当好江门高质量发展标杆,为江门构建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作出新会贡献。

新项目新起点

推动大型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

中创新航是专业从事锂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及相关集成产品和锂电池材料的研制、生产、销售和市场应用开发的高科技企业,增长速度迅猛、技术水平领先、客户市场稳定、发展潜力巨大,正快速扩产带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而中创新航江门基地项目选址新会,并不是偶然,而是对新会区综合实力全面考评后的结果。

近年来,新会区不断加快推进园区建设,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新会片区加紧规划建设,产业基础打牢做实,创新动力更加强劲,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经济发展基础全面夯实。从量变到质变,新会区厚积薄发,以“一园三中心”为抓手,干劲满满。

新项目的落户,为新会区发展提供了新方向,站在新起点,新会区再动员再部署强执行,结合“园区再造”“工业振兴”工程要求,以“首善标准”,体现“新会速度”,努力做好园区规划、开发建设等工作。

记者从新会区工业园区管委会了解到,目前,中创新航江门基地项目的承接工作正在有序、高效地推进中,成立“中创新航江门基地项目工作推进专班”,确保项目用地、用电、用水要素保障落实到位。以中创新航江门基地项目落户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为契机,新会区启动新能源动力电池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工作。围绕“园镇融合”建设要求,加紧开展园区环境整治、特色园区规划、交通建设、生活配套设施建设等,园区呈现新面貌。

乘势而上,只争朝夕。1月27日,新会区开展政府系统专业能力提升“夜学”专题班培训活动,专门围绕“关于大型产业集聚区、‘园区再造’工程、‘工业振兴’工程的理解”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抢抓新项目机遇,新会区正谋划编制新能源动力电池全产业链招商图谱。一方面充分发挥中创新航“链主”带动作用,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朋友圈”,主动出击开展精准招商,重点引进隔膜、铜箔、电池壳体、电芯、BMS(电池管理系统)等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力争为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布局一批优质项目,构建上下游协同发展的全产业链条。另一方面,加强与国内知名专业研究机构的合作,更加精准地分析、研判和掌握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发展趋势、企业发展需求,找准产业链招商方向,着力为2022年招商引资赋能。

科技引领产业升级

“项目为王”打响“双碳”品牌

新能源电池是江门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中创新航江门基地项目的落户,将有力推动新会区乃至全市“双碳”产业链深度发展,并为我省培育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注入强大动力。

去年,江门与香港科技大学共同建设的“双碳”实验室揭牌成立,13个“双碳”产业项目签约,新会区驶上全面绿色转型的“新赛道”,新项目更带来新动力,增添了新会区开展“绿色革命”的信心。

未来,新会区将抢抓新能源动力电池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机遇,主动作为,聚焦“科技引领”工程,加快研究制定新会区“双碳”行动计划,率先推动“双碳”事业迈出坚实步伐,创建省级高新区,促进绿色低碳高效的产业发展体系快速形成,实现产业升级、工业振兴。一是科学布局“双碳”产业体系,紧紧围绕“双碳”主题,充分发挥“双碳”实验室作用,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力促13个“双碳”产业合作项目落地见效,打造江睦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银洲湖纸业基地两个“双碳”园区,聚力打响新会“双碳”品牌。二是全力建强创新平台,立足“双碳”实验室建设,探索与香港科技大学等更多高校共建低碳节能创新基地,激发新会创新走廊活力,依托中集智库、扬航电商等孵化载体,加快汇聚一大批科技型初创企业,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三是实施科技强链工程,引导各类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支持龙头企业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和技术创新中心,系统解决产业链、供应链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打造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此外,新会区还将出台实施“科创十条”,加快构建一体化、链条式的创新驱动发展政策体系;出台“高质量发展黄金十条”,重点奖补符合产业导向的项目;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强国有资本运作和资产管理,促进国有资本在有序流动中提升价值、提高收益;赋予科研人员项目经费更大自主权,推行“揭榜挂帅”“赛马”机制,营造包容性更强的制度环境。

优化投资营商环境

努力打造产城融合发展标杆

在中创新航江门基地项目签约活动现场,中创新航董事长、总裁刘静瑜表示,此次投资建设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江门基地项目,是希望充分发挥深(圳)江(门)两地优势,打造“深圳国际总部+江门生产基地”模式,与江门本土新能源电池企业、产业链实现联动发展、协同创新,牵引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产业链落户江门,做大做强江门新能源电池产业,推动广东新能源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由此可见,新项目的落户,带动的是全产业链的发展,而要满足体量如此庞大的产业发展需求,加快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服务体系、扩展城市容量是关键。

在优化投资营商环境方面,新会区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模拟审批”,推动“交地即动工”“交房即发证”常态化,扩大“一件事”主题服务事项,充分发挥园区服务专窗效能,完善工建综合大厅建设,努力将所有窗口都打造成“绿色通道”,大力完善“数字政府”建设,树立政务服务新标杆。综合发挥好“效益十条”“政令十条”作用,引导企业开展新一轮技术转型升级,支持效益好、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持续发展壮大,为企业撑好腰、鼓足劲。同时,进一步完善“高质量发展黄金十条”兑付政策,扩大受惠企业覆盖面,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在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方面,新会区将按照“产城一体、业态融合、以民为本”思路,及“九通一平”标准,加快建设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构建内联外畅路网,强化江门站珠西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推进深江铁路、珠肇高铁新会段及江门中长途枢纽客运中心建设,完善“四纵四横”高快速路网,积极融入大湾区综合交通网络;继续推进城市提质工程,以“绣花功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高规格建设枢纽新城和银湖湾滨海新区;以“产城融合、园镇一体”特色产业园区工程为抓手,高标准建设人才公寓、文体设施,构建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的15分钟生活圈。

值得一提的是,抢抓“双区”发展机遇,新会区将主动对接深圳拥抱深圳,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深入对接服务港澳,大力实施“湾区通”工程,重点打造江门对接港深珠澳东门户。

关键词: 传销法 新税率 三八妇女节是否放假 纳税人编码是什么 济南法律

相关阅读:
热点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