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村级事务地图”激活一池春水——江门市新会区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纪实 2022-02-09 15:42:36  来源:江门新闻网

桥美村甘蔗喜获丰收。

村民在议事公园议事。

下沙村干部在规划图前研究工作。

下沙村航拍图。 黄胜摄

“村里之前住的大都是老人,这次回来,我发现多了不少年轻面孔,很有活力。”新会区双水镇桥美村的旅港乡亲莫慕洁女士说。据统计,该村今年的常住人口比去年增加近三成,大部分都是年轻人。

今年1月底,适逢《新会区关于编制和实施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五年(2021-2025)规划的通知》发出一年,新会区各镇(街)纷纷亮出村(社区)五年规划首年成绩单。桥美村发生的变化也引起了广大乡亲的注意。

据悉,2020年11月,新会区在广东省率先全域布局谋划编制村级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去年3月,新会区完成全部行政村(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五年(2021-2025)规划(以下简称“村级五年规划”)编制工作。

“推进全县(市、区)覆盖的村级规划,这在全省属创新举措,与以往编制的村庄规划有根本性区别。”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主任、研究员苏柱华认为,新会区此举创新了“县域统筹规划、村社联动发展”的新发展理念,首创了全县域村(社区)“两委”主导、群众深度参与、全社会群策群力的规划编制方式。据统计,该区首个村级五年规划编制共3122个事项,涵盖党建、民生、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五大类。2021年规划完成1130个事项,所有村(社区)均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

文/江门日报记者黄胜

图/受访单位供图(署名除外)

挂图作战

“美梦”变“现实”

1月25日,记者在罗坑镇下沙村的党建公园看到,一整面墙上挂着大型的手绘地图。该村未来五年将建设的健身公园、水果片区、民宿等项目都已在图上标注出来,完成的项目将被打上勾。

“以前村里要做什么事情,村民不太关心,虽然公示栏有文字说明,但是大部分村民既不愿意看,也看不懂。现在手绘地图将我们的工作具象化了,村民一目了然,也更加关心了。甚至远在加拿大的华侨、我们村的荣誉村长林洪光先生,昨天还打来越洋电话,向我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下沙村党总支书记林焕洋说。

据悉,目前“村级事务地图”已经成为新会区各村(社区)的“标配”。这张图,是村(社区)干部的“任务图”,更是群众的“监督图”。新会区、镇两级一方面设立导师制、挂点制加强指导;另一方面,建立考评制度,推动区、镇、村三级形成合力推进规划实施。

“师傅,你来啦!”新会区双水镇桥美村党委书记莫丽芳一看见新会区委组织部四级调研员陈溢利,就习惯性地开始请教起工作来。

“这声师傅可不是随便叫的,是新会区委组织部下了文的。我有4个徒弟,我一个月起码要下来1次,帮助村里参谋解决问题。”陈溢利告诉记者。

据了解,当前新会区的导师制涵盖11个导师,37个徒弟,正式结对帮扶乡村振兴工作。各村(社区)把五年规划工作列为头等大事,每逢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日常工作会中都不遗余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把好、把准五年规划前行方向。

产业带动

“空心村”变“活力村”

新会区各村(社区)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做好自选动作,突出自身优势、因地制宜,编制出一系列极具特色的村级五年规划。

“打造桥美甘蔗品牌是我们村级五年规划的重中之重。实施五年规划之前,我们的甘蔗一斤只能卖6毛钱。经过一年努力,我们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现在我们村的甘蔗一斤最高能卖到1.7元。”莫丽芳兴奋地说。

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变化。

“村子空心化的情况得到了改善,回来创业的年轻人增多了。”莫丽芳说,“现在经常有一些在外打工或者经商的村民问我村里有没有土地出租,他们想回村里发展。村里的土地含金量也大大提高,之前一亩地年租金2000元都没人要,现在8000元一亩大家抢着要,很多闲置、未开发的土地都被利用起来了”。

桥美村的发展也得到了乡贤华侨的关注和支持。他们时不时还会主动关心村里有没有遇到困难,需不需要资金支持。

今年1月,留学回国后返乡经营生态农场的双水镇东凌村青年张彬宏,被授予了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称号。他说:“回乡五年,感受很深。道路宽、环境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沙堆镇独联村是著名的侨村。该村以“侨”为桥,发挥乡亲情谊优势壮大集体经济。他们积极利用《独联侨刊》这一“集体家书”,向侨胞宣传党的政策,介绍家乡的变化,吸引侨胞返乡投资兴业;积极联系港澳乡亲,对接邀请港澳青年回乡创业。目前,该村已成功促成澳门籍乡亲回乡投资成立金燕澳葡食品有限公司。

沙堆镇大环村则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依托虎跳门水道水资源丰富的天然地理优势,打造水产养殖产业链——虾苗培育、对虾养殖、刮虾搭棚、中介销售、物流运输等,以南美白对虾养殖为特色项目。目前,水产养殖面积约123.33公顷(1850亩),年总产值超4500万元,带动农户务工400多人,农户年均收入约40万元。村民腰包鼓起来,生活也富起来了。

环境整治

“脏乱”变“美景”

乡村,承载着乡愁。乡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关系着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是新会区村级五年规划的一个重要发力方面。

新会区古井镇各村(社区)在打造乡村环境“新风貌”上面各显神通。该镇岭北村党员干部广泛发动社会力量,一年来撬动社会资金完成了明渠改暗渠6000多米,新建4个口袋公园,完成村道硬底化面积约2000平方米;官冲村通过村企共建共享,深化与珠西新材料集聚区企业的合作,投入近2000万元,建设“一河两岸”工程及中心公园,同时,硬底化村道3公里、新建了6个农村口袋公园;文楼村党总支则积极凝聚多方合力,共投入超过140万元对进村主干道实施“白改黑”工程,同时改造村内闲置地为停车场,共建宜居美丽乡村,使得村民的幸福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目前,新会区各村的“四小园”(即小公园、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建设成绩喜人,为村民带来“推窗见景”的居住环境。

“房前屋后变化很大,以前的荒草地、杂物堆如今变成了清新怡人的景致,我们住着舒坦多了。”正在小公园里聊天的村民笑着说。新年伊始,记者在睦洲镇石板沙村看到,啤酒瓶、旧瓦片、鸡公碗等旧物,经过精心“装扮”,成为村民庭院里一件件“画龙点睛”的装饰品。据悉,该村投入10万余元,并利用积分制让村民利用旧物参与建设,去年建成了1个小公园、2个小果园、2个小花园、3个小菜园。

“石板沙村将继续做好现有‘四小园’常态化提升工作,推动人居环境从‘一时美’‘一处美’向‘持久美’‘整片美’转变。”该村党总支书记冯郁腾表示。

建设农村“美丽家园”,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新会区各村(社区)按照各自的村级五年规划,正逐步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

干部担当

“堵点”变“亮点”

“村级五年规划制定以来,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我当了十多年的村党支部书记,感受特别深。以前,我们上班就像完成任务,积极性不高,等着上级派任务,工作比较被动。现在,自己参与制定的村级五年规划图就挂在公示栏,没有完成任务的话,村民会怎么看?干部有一种无形的责任感和压力。现在我们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做,工作起来动力十足。”莫丽芳说。

一张蓝图狠抓到底。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有了五年规划之后,再难的工作,也不怕半途而废。

睦洲镇南镇村毗邻西江,村里主要以养殖业为主,汛期容易发生强降雨或涝灾。去年6月,该村加装了一台直径500毫米的轴流潜水泵,并在村外围河堤边安装梪闸防护围栏,阻挡外围西江的漂浮垃圾涌入村内河,进一步增强了防洪防汛能力。南镇村干部还主动全面深入摸排历史积案情况,进一步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去年已成功理顺约17公顷(252.82亩)土地的问题,为村集体增收56万元。

三江镇沙岗村则持续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对鸡口田、莲江里、仁和路开展历时一个多月的违建清拆和清杂工作,累计拆除违建105处、面积共2500多平方米,清理135堆柴草以及私搭乱建牲畜棚舍25个。

目前,新会区一系列与村民息息相关的规划内容正逐步成为现实,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制定村级五年规划带来的好处。

群众参与

“阻力”变“助力”

双水镇木江村由于可发包资源较少,近年来村集体经济比较困难。2021年,该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只有26万元。年底,他们却按时高质量完成了修路、建公园等“大工程”。

“没有钱怎么办,我们决定先动起来。除了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外,我们还努力寻求社会力量支持,通过拜访村内企业,联系热心华侨、外出干部筹集到了部分资金。同时,盘活村内资源,建成了美观实用的小公园。”木江村党总支书记伍美浓表示。

据悉,从确定目标开始,该村的干部、村民、乡贤、华侨就积极参与讨论,依照“踮起脚够得着”的标准,使目标符合实际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难度。

“现在,做好五年规划,不仅是村干部的任务,更是全村人的集体愿望。以前拆除违规建筑,需要花很长时间去沟通;现在不用村干部出马,其他村民都会自发劝导不配合的人。”伍美浓说:“意外的是,就连原来的‘阻力’也变成了‘助力’。比如,在扩建道路时,有一户村民在规划道路上堆积了一些砖瓦、石墩不肯搬走。五年规划制定后,他主动提出把闲置的砖瓦和石墩捐给村里修建小公园,还动手参与了改造。”

村级五年规划蓝图从理想走向现实,需要聚民心、汇民智。新会区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开动脑筋,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全面提升了群众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参与度、满意度。

三江镇沙岗村打造了“五年规划议事公园”。沙岗村党支部书记梁健群表示,议事阵地的设置,强化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村里大小事务由“自扫门前雪”转向了“共画同心圆”。

同时,新会区各村(社区)也都在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模式上积极探索。大鳌社区组建了居委会、渔业队两个居民小组共同治理社区,引导居民遵规守约;沙堆镇大环村采取“党员+社工+志愿者”三位一体的联动模式,将暖心的社会服务送至群众身边;沙堆镇独联村利用党员和村民“双色”积分光荣榜激活了乡村治理大能量。截至目前,独联村共举办积分活动7场,共兑换2834分,拆除乱搭乱建和违章建筑面积达1355平方米。

“村级五年规划的制定凝聚了党员群众的智慧、实施有赖于党员群众的支持、效果得到党员群众的认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对于乡村振兴有很强的助推作用。”陈溢利表示。

“新会区既是侨乡,也是大湾区乡村振兴示范区,以创新有力的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把村级五年规划的‘施工图纸’变为可落地、标杆式的侨乡乡村振兴建设样本,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苏柱华对新会区全面推动村级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工作的成效充满期待。

关键词: 法理学论文 强奸幼女判几年 王勇律师 内幕交易司法解释 免费资讯

相关阅读:
热点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