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锚定“六个突出” 深化和谐创建——南京市江北新区高质量建设省级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 2022-02-15 13:20:15  来源: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近年来,南京江北新区立足“两城一中心”产业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区谷联动”“新区+园区”“园区+街道”模式,生物医药谷省级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研创园省级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园区等一系列成果优势,深化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制定发布《南京市江北新区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着力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一、突出“大党建”格局,推进劳动关系创建新作为

系统谋划、高位推进,开放共享、区级先行,扩大区域劳动关系党建“朋友圈”,打造“星汉灿烂”党建强基工程,高标准建设党群服务中心175家,实现“红色引擎”精准延伸、全面覆盖。依托“以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系列活动,协同推进党建红色引领、企业和谐发展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企业和职工共同参与”的劳动关系新格局。

二、突出“主阵地”能级,推广劳动关系创建新氛围

持续浇灌“和谐江北”品牌“主阵地”,推进省级“和谐同行”企业培育行动。强化宣传力度、拓展“发声”渠道,全视角宣传引导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发展方向,多样化开展“和谐文化”主题特色活动,从企业行业发展需求出发,“量身定制”专属化培训课程,通过现场庭审观摩、直面劳动争议,“沉浸式”体验劳动关系双方的焦点问题以及劳动争议处理的方式方法,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良好氛围。2021年度累计举办“企业大讲堂” “仲裁庭审零距离”系列活动18场,深入人心、反响热烈、好评如潮。

三、突出“大共建”效应,构建劳动关系共创新体系

创新打造多部门协同推进的“新区特色”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工会在劳动关系制度中的帮扶作用,建立完善劳动关系双方在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劳动纪律等方面的民主协商制度。创新工会基层组织制度推进新型集体劳动关系形成,以和谐劳动关系治理统筹劳动者就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1年江北新区共评价和谐劳动关系企业401家,南京市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企业30家、江苏省优秀劳动关系和谐企业2家。

四、突出“自主改”意识,展现劳动关系改革新思路

积极探索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发展需要的特殊工时创新试点改革,完善适应地区发展需求的劳动力流动制度,扩大特殊工时适用行业及岗位范围,实施特殊工时审批“清单式”“动态”管理和“智慧”审批改革,强化示范引领,打造特殊工时告知承诺制审批和特殊工时制企业白名单管理,经过调研、审核,发布首批白名单企业12家,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

五、突出“一站式”服务,提升劳动关系调处新模式

立足“预防为主、调处一体、资源整合、部门协同”的工作思路,创新建立劳动关系综合调处平台,打造联席会议制度、案件通报机制、案例研讨和办案指导制度、信息共享“五位一体”。调处中心由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人民法院、综合治理局、教育和社会保障局、总工会“五方”共同构建、联合办公,实行一个窗口对外,多方调解合力,实现劳动关系矛盾纠纷解决“只进一扇门”,切实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今年来先后接待咨询159人,说服息诉11件,调解成功75件,撤诉申请2件,法律援助共计受理81件。

六、突出“促发展”需求,创建劳动关系服务新高地

劳动关系和谐发展是人才产业共生共荣的重要基础,更是“强富美高”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新时代下,江北新区“人才金字塔”服务体系,实施“创新十策”“灵雀计划”“人才十策”等,首创“名校优生”“集成电路人才”补贴,积极推进“长江经济带”跨域协同青年大学生战略合作,搭建苏陕人才交流“绿色通道”,打造“就业江北才聚新区”等系列招聘活动,创建服务发展新高地。2021年度累计开展各类招聘活动250余场,开发就业岗位8万余个。

2022年江北新区将继续深耕细作改革试验田,围绕特色发展、紧扣创新主题,积厚成势、再接再厉,全面打造劳动关系“新区模式”,全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国示范样板。

关键词: qq名字符号 梦幻个性网名 悲伤的qq个性签名 个性签名 q女生网名

相关阅读:
热点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