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涨了?再涨快吃不起了!”
“别呀!来,来,入我们的群,赠送薯条或香芋派。”
在位于北京繁华地段的一家麦当劳门店点餐台前,一位消费者埋怨汉堡价格上涨,转身就想要离开。导购见状拉住了她,向其介绍着店里最新的赠送活动,并试图劝她加入“内部群”。
2月17日,《证券日报》记者在这里逗留了一个多小时,该门店人流量巨大,大部分消费者被“买赠”活动吸引,实际上,其购买的餐品已悄然提价。
“猪扒、火腿扒昨天都涨了1元。”店员告诉记者。近两年里,麦当劳在中国市场已进行了多轮调价,各款餐品价格已上涨0.5元-3元不等。
柜台前挂满各类优惠信息牌
公开信息显示,麦当劳已在全球各地开启一轮涨价模式。2月17日起,韩国麦当劳上调30个菜品价格,幅度为100至300韩元(约合人民币0.5-1.5元)。美国市场或也将加入涨价行列。
多轮涨价都“低调”进行
“一般我们不对外公示,内部通知调价,相应优惠套餐价也就直接上调。”上述店员称。
记者注意到,对于每轮价格的上涨,麦当劳几乎都悄然进行,而此次价格上涨之前,麦当劳也从未在公开渠道进行声明。
对于调价方式,麦当劳一门店负责人告诉记者:“麦当劳在中国地区的售卖价格都是统一的,调价也都是内部统一定,部分人流量较小的门店可能会稍晚一些。”
这不是麦当劳第一次涨价。此前,其脆鸡扒麦超值早餐组合已从6元涨到7元,双层吉士及麦香鱼超值午餐从15元涨到16元。如今,火腿扒蛋可颂涨到了17元。同时,麦当劳还增加了多个如OH麦卡等绑定消费。
上世纪90年代初,麦当劳刚进入中国,因餐品价格相对较高,以“奢侈高端洋快餐”的形象被国人认识。随着国民消费水平提升,麦当劳进行了多次提价。而与麦当劳构成直接竞争关系的肯德基,仅在2021年就进行了三次调价,涨幅从1元-2元不等。去年,肯德基脆皮鸡从12.5元涨到13元,柠檬红茶类饮品也涨了0.5元。
本土供应链能力待稳定
2021年,麦当劳宣布中国内地的门店数量突破4000家并大规模扩张,跑出中国市场31年来“史上最快的开店速度”。
记者粗略计算,自麦当劳进入中国内地市场至今,其单个产品价格最高涨幅翻了一倍多。除了通货膨胀、疫情、成本上涨等因素,当下国内外环境导致众多大品牌的供应链出现紧张和不匹配,也致使企业不得不向终端转嫁压力。
中国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朱丹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价格上涨后,我们更关注的是其品质能否保持稳定,这也是对其供应链的考验。”
麦当劳目前在国内的主要肉类供应商为铭基、嘉吉、圣农发展等,蔬菜供应商是创造食品。值得注意的是,麦当劳中国的国内最大股东方是中资背景的中信系,中信股份、中信资本分别间接持有麦当劳中国10%、42%的股权。据供应链人士透露:“麦当劳股东方正考虑增加对中国供应商的引入数量,以稳定本土供应能力和价格水平。”
在易观新消费行业中心研究总监李应涛看来,“这几年,我国农副产品上市公司增长速度较快,从中低端向高端过渡,逐渐可以满足更多国际巨头的供应,未来在餐饮类供应链上需要进一步补强,走上规模化道路。”
本文来自证券日报网,作者:贾丽,36氪经授权发布。
关键词:
- 千千惠生活全国上线“随心退”功能,消费者可无条件随时退款
- 杭州临平区:创建市场疫情防控“三色”预警分类管理机制 动态防控监测预警
- 海南开展防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入岛联合执法行动 对当事人立案调查
- 河北保定市场监管局创新应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提升监管效能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 原料新鲜 用料扎实 冰雪时光稳扎茶饮下沉市场
-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连续三年荣获平安陕西建设先进集体 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优势
- 浙江杭州:西湖食品安全风险综合治理中心挂牌成立 健全机制规范运行为
- 湖北恩施州鹤峰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进口水果排查专项行动 加强宣传引导
- 宁夏青铜峡市场监管局:拧紧节日食药“安全阀” 确保节日期间市场安全稳定
- 北京东城对辖区旅游客运企业开展专项联合检 营造和谐市场环境
- 安徽开展专项执法查处滥用行政权力行为 共同营造公平竞争良好社会环境
- 安徽启动2022年春茶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 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 吉林: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 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
- 福建福州:宣传知识产权法律知识 全方位推进地方高质量发展超越
- 辽宁抚顺积极建设知识产权强市 建设知识产权强市为目标
- 2021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发布 南京以总体满意度排名第一
- 立案20件!安徽严查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 督促经营者守法经营
- 陕西消保委发出“五一”消费提示 按需购买防浪费理性消费树新风
- 养元饮品一季度净利润下降 今年上市公司买理财规模降至近五年最低
- 失守3000点!沪指重挫逾5%创两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两市跌停股票超700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