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巷先行先试“三位一体”基层社组织创新模式,依托慈溪市宝绿蔬菜专业合作社组建镇级供销社基层社,目前有社员155人,带动周边农户3500多户,每年统一销售蔬菜量达1.5万吨,销售额达2500多万元。
我市在供销社综合改革、农合联试点初期,就结合农业产业实际,加快组织体系建设,带领农民群众进一步参与现代农业发展。目前建立了三种组织结构:一是区域化镇级农合联。按照“一镇一会一中心”要求,组建镇级农合联14家,吸纳会员近千名。二是全功能化基层社。综合运用提升、改造、新建等多种方式,盘活和改造“三位一体”基层社,加强资产、资金、管理、技术、产权、业务等要素有序联合。目前,全市“三位一体”基层社拥有社员2200余名,覆盖30000余户农户。三是专业化产业农合联。组建杨梅、葡萄、蜜梨、西兰花、菜豆等10家产业农合联并发挥功能,惠及合作社社员20000余人。建立健全“1+10”产业农合联服务管理机制,已创成创建省级产业农合联5家,建设产业示范基地20个,建成产业馆3个。
8年磨一剑。自2014年底以来,我市依托供销社组建农合联执委会,大力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和农合联改革,立足为农服务新定位,有效整合为农服务资源,加快推动基层组织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了供销社和农合联建设“慈溪模式”,持续助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2019年底,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新一轮的市镇两级农合联换届工作,并作为宁波市内唯一一家县级政府单位成功入选全省首批持续深化“三位一体”改革示范建设单位。目前,已形成镇级农合联、“三位一体”基层社、产业农合联的组织体系,建成镇级农事服务中心、新型庄稼医院、村级综合服务社示范社服务平台,培育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89家、农业龙头企业80家。
搭建功能齐备的平台载体,我市积极整合农事服务中心、新型庄稼医院、村级综合服务社等资源,探索“公益性+社会化”实体化运行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农合联(供销社)大平台优势。
坎墩都市农业生态园内的坎墩街道农事服务中心,作为直接服务基层农民群众的实体化运作平台样板,投资360余万元,占地约4000平方米,成立了由3人组成的农事服务专家团队,为园区内慈壹佳、瑞辉等55个果蔬农场、苗木花卉基地提供专项服务。目前,全市14个镇(涉农街道)实现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每个镇级平台均可提供8项以上服务内容,其中11家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去年还建成慈溪市级农事服务中心,健全市镇两级运作体系,专职配置“农事管家”,打响“金扁担”服务品牌。
率先在全省构建起县域新型庄稼医院“一张网”。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发展,新建实体新型庄稼医院15家(总院1家、镇级分院12家、村服务点2个),推广使用特色产业专用肥药,提供个性化、可定制的农业生产解决方案,推动“肥药双控”。依托新型庄稼医院推广“益农宝”手机APP,目前下载量达到1000余人次(会员关注率90%以上)。
依托原有市供销系统152个一般性村服务站点,启动村级综合服务社示范社建设,全力打通村民生产生活服务“最后一公里”,向村民提供“3+X”服务。2020年以来,组建村级综合服务社示范社30家,代销农副产品1000余万元,代办涉农人身意外险、信贷办理等金融保险服务600余人次。
- 千千惠生活全国上线“随心退”功能,消费者可无条件随时退款
- 杭州临平区:创建市场疫情防控“三色”预警分类管理机制 动态防控监测预警
- 海南开展防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入岛联合执法行动 对当事人立案调查
- 河北保定市场监管局创新应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提升监管效能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 原料新鲜 用料扎实 冰雪时光稳扎茶饮下沉市场
-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连续三年荣获平安陕西建设先进集体 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优势
- 浙江杭州:西湖食品安全风险综合治理中心挂牌成立 健全机制规范运行为
- 湖北恩施州鹤峰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进口水果排查专项行动 加强宣传引导
- 宁夏青铜峡市场监管局:拧紧节日食药“安全阀” 确保节日期间市场安全稳定
- 北京东城对辖区旅游客运企业开展专项联合检 营造和谐市场环境
- 安徽开展专项执法查处滥用行政权力行为 共同营造公平竞争良好社会环境
- 安徽启动2022年春茶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 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 吉林: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 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
- 福建福州:宣传知识产权法律知识 全方位推进地方高质量发展超越
- 辽宁抚顺积极建设知识产权强市 建设知识产权强市为目标
- 2021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发布 南京以总体满意度排名第一
- 立案20件!安徽严查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 督促经营者守法经营
- 陕西消保委发出“五一”消费提示 按需购买防浪费理性消费树新风
- 养元饮品一季度净利润下降 今年上市公司买理财规模降至近五年最低
- 失守3000点!沪指重挫逾5%创两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两市跌停股票超700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