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泰顺县雅阳镇】畲民的“小确幸”织就民族的“大幸福” 2022-03-01 12:25:48  来源:泰顺县人民政府

“山哈歌要唱,歌唱中国共产党,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繁荣民平安。”雅阳镇承天民族村的畲歌文化传承人雷开福用畲歌一遍又一遍地歌唱着蒸蒸日上的美好生活、美美与共的幸福家园、欣欣向荣的民族团结,唱出了泰顺县雅阳镇畲族群众的共同心声。

共生共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钟昌付、雷顺库分别是承天民族村和灵乾民族村的低收入农户,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村子里,同样享受着厚实的政策红利。闲谈之际,老人们时常会聊起挨饿吃杂粮的过往,也会说起现今衣暖饭饱的“小日子”。话里行间,可以深刻感受到老人们幸福感和对党委、政府的感激之情。

而雅阳镇的民族工作,不止于此。

雅阳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地方,居住着汉、畲、苗、侗、布依等19个民族。让少数民族群众享受到充裕的“物质食粮”的同时,雅阳镇也一样重视“精神食粮”。

近年来,雅阳镇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工作主题,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为主抓手,深入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讲座、《浙江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宣传、扶贫帮困等活动。依托畲乡大舞台和民族村文化礼堂,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文艺汇演、畲族文化分享会,通过唱畲歌、编彩带、做香包等形式,进一步深化“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思想。

这一切,都印记在承天民族村畲族文化展示馆里,可谓张张照片有历史,件件物品有故事……

共建共享 铸造民族共同繁荣新家园说起之前的村庄环境,承天民族村村书记钟小平和灵乾民族村村书记雷朝锋感受都是一样的。乱摆乱放、垃圾乱倒、杂物乱堆、污水乱排、村民意识淡薄,脏乱差现象层出不穷。

得益于泰顺县的“最干净村”和“最脏村”评选活动,村里多次召开动员部署会,在村干部和党员的带领下,村里开展了“美丽庭院”创建、划上了规范的停车线、明确了农具的摆放要求、提升了村民的环保意识。承天民族村和灵乾民族村都评上了泰顺县“最干净村”,还分别拿到了30万元、10万元奖励。

更得益于,浙江省委开展的《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承天民族村成功申报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房屋外立面扮靓了、畲族文化上墙了、通信管道入地了、通村道路改黑了,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入围浙江省级AAA级景区村庄。

“最干净村”工作美化绿化了路面环境,特色村寨项目则是嬗变升华了村庄品质,生活在“富春山居”般美丽家园中的畲民们,很安逸。

在雅阳镇北端的灵乾民族村,畲族文化底蕴深厚,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红军路穿村而过,绿水青山环绕,前庭后院繁花绿树、鸟语花香,俨然一幅“依依墟里烟,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画面,生活在“诗画田园”般美丽家园中的畲民们,很恬淡。

共荣共富 铸就民族共同富裕示范区“这几年,只要村里有好的思路、富民的产业,政府都会大力支持。我们村每年都可以争取到四到五个民族项目,用于发展特色产业和传承民族文化。”承天民族村村书记钟小平介绍道。

立足氡泉景区的区位优势,承天民族村办起了畲家农家乐和畲家民宿,村民吃上了旅游饭,腰包也随之“鼓起来”。 村里还建起了畲族文化广场,组建的竹竿舞蹈队,每年可承接演出百来场,每场次收入1500元。

灵乾民族村在深挖畲乡韵味、提升文化内涵的同时,依托全省统战系统“双百村结对”的民族乡村帮扶机制,大力发展蓝莓、黑老虎等特色农业产业,解决了村民就业人员20多人,村集体每年可增收5万元。

如今,民族村发展骎骎日上,承天民族村和灵乾民族村都走上了“畲族风情+乡村旅游”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少数民族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0年间翻了三番,已近乎等同于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在雅阳这片土地上,两个民族村呈现出“南北并发”之势,绽放着璀璨的民族星光,熠熠生辉。

关键词: 党章修正案 优秀县委书记 提高工作执行力 抗击疫情表彰大会

相关阅读:
热点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