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海安市召开工业发展大会,升级出台加快新型工业化、提速创新驱动、扶持企业上市等集成政策“套餐”。
去年,海安实现工业应税销售2370亿元,总量居江苏长江以北县级市第一,在南通市综合考核中摘得“十连冠”。
“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让工业经济成为海安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标识。”海安市委书记于立忠表示,海安将充分释放陆港枢纽优势,锚定“先进制造”,争创全省首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打造长三角北翼最具竞争力产业高地,奋力开启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又一春”。
心无旁骛做强先进制造
打开2022年南通重大产业项目清单,无论是新开工制造业项目还是“专精特新”项目,海安都位居前列。
通润汽车占据全球千斤顶30%市场份额,铁锚玻璃生产了全国80%的高铁侧窗玻璃……去年,海安在全国工业百强县(市)、创新百强县(市)榜单中分列第20位、第11位。
“锚定新型工业化主方向,心无旁骛做强先进制造,保持定力壮大实体经济。”于立忠说,昔日“农业县”蝶变工业“优等生”,海安的“转型密码”就4个字:守正创新。
从“一黑一白”(轻工纺织和机械加工)到“十链共舞”,海安打开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11家企业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总数居全省县级市前列;6家企业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和省长质量奖及提名奖,总数在南通居首。去年,工业经济贡献了46.5%的GDP和70%以上的投资、50%以上的就业、40%以上的税收。
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198名科级以上干部挂钩服务重点工业企业……海安,敢与苏南“拼环境”。说起“海安服务”,落户两年的晟驰微电子董事长崔文荣深有感触:“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政府承诺全部兑现!”
追高逐新放大陆港优势
玻璃上镀一层膜,通过弱电操控,就被赋予了节能、调光的特性。“膜的厚度只有头发丝的七八十分之一。”繁华应材总经理刘江满脸自豪,“能生产这种产品的,全球共3家,国内就我们一家。”
身处工业强市如林的长三角,海安深知,唯有“追高逐新”,放大“陆港枢纽、科创新城”叠加优势,才能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聚创新之能,攀产业之高,海安在南通率先组建“科创委”,近5年累计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近1500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52项。创造性开展“机关部门服务企业科技行”,56个机关部门帮助400多家企业跑高校、找专家、引成果、上项目。
陆港枢纽优势,是海安打造产业高地的又一“撒手锏”。从零起步的海安商贸物流园已拥有保税物流、期货交割、多式联运、大宗物资交易四大功能平台,建立有色金属、塑料原料等六大物资集散中心。每周,满载30多只集装箱的中欧班列(海安—东盟)从海安出发,本地货源占比达六成。
海安市市长谭真介绍,南通市党代会明确“支持海安建设长三角重要陆港城市、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海安打造全省首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如虎添翼。
产业倍增筑高新增长极
扶创新、奖上市、“白名单”……海安工业发展大会上送出的“虎年大礼包”,令企业惊喜不断;即将实施的产业倍增、大企业领航、智改数转、节能降碳“四大行动”,更让人充满期待。
省委要求南通“努力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置身“大坐标”,海安必须持续锻强工业经济“长板”,才能成为强劲“增长极”。
“产业倍增强调‘项目冲锋’,坚持以亩产论英雄。”海安市发改委主任许金龙说,今年将对383家1000万元以上、141家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改,推动企业“滚雪球式”发展。
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去年海安新增星级上云企业58家,总数居南通第一。今年,将以高端纺织、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为切入点,培育创建一批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和省级智能示范工厂(车间),夯实工业经济“数字底座”。
广引“金融活水”,浇灌“工业好苗”。“在制造业贷款总额跃居南通第一的基础上,海安组建‘科技银行’,搭建工业链金融平台。”海安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崔海德说,优质工业企业形成“雁阵梯队”,未来几年将进入上市挂牌的“爆发期”。
- 发力蛋制品 劲仔食品小蛋圆圆鹌鹑蛋入围iSEE全球创新品牌百强榜
- 新捷途X70S颜值与实力全面升级,将于4月29日发布预售
- 奶茶行业品牌多、竞争大 冰雪时光靠什么赢得掌声?
- 千千惠生活全国上线“随心退”功能,消费者可无条件随时退款
- 杭州临平区:创建市场疫情防控“三色”预警分类管理机制 动态防控监测预警
- 海南开展防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入岛联合执法行动 对当事人立案调查
- 河北保定市场监管局创新应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提升监管效能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 原料新鲜 用料扎实 冰雪时光稳扎茶饮下沉市场
-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连续三年荣获平安陕西建设先进集体 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优势
- 浙江杭州:西湖食品安全风险综合治理中心挂牌成立 健全机制规范运行为
- 湖北恩施州鹤峰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进口水果排查专项行动 加强宣传引导
- 宁夏青铜峡市场监管局:拧紧节日食药“安全阀” 确保节日期间市场安全稳定
- 北京东城对辖区旅游客运企业开展专项联合检 营造和谐市场环境
- 安徽开展专项执法查处滥用行政权力行为 共同营造公平竞争良好社会环境
- 安徽启动2022年春茶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 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 吉林: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 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
- 福建福州:宣传知识产权法律知识 全方位推进地方高质量发展超越
- 辽宁抚顺积极建设知识产权强市 建设知识产权强市为目标
- 2021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发布 南京以总体满意度排名第一
- 立案20件!安徽严查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 督促经营者守法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