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疗健康产业创新不断涌现,并发展成为最活跃的行业之一,36氪见证和陪伴着这一领域创新企业的成长,并为行业带来专业的声音。
为此,36氪推出了“医疗健康行业周报”这一栏目,接下来将定期发布,为读者提供资本、政策、财务、新产品等多角度的行业资讯。
3月6日医疗健康行业周报请查收。行业周报收录了本周医疗健康领域「36氪创投频道」报道的融资新闻,以及其他值得关注的国内外行业新闻动态。
投资融资
「诺尔医疗」获得亿元A轮融资脑科学创新企业诺尔医疗NeuroEchos已完成近亿元A轮融,由山蓝资本领投,同威资本和深圳高新投联合投资。诺尔医疗2017年8月24日成立于中国深圳,截止目前已累计完成5轮融资。公司专注于打造基于SEEG电极的癫痫脑电AI辅助决策系统,因此在产品端——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诊疗产品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模式,软件上通过核心算法实现对脑电波异常的自动识别、标注及判断,实现辅助诊断;硬件上则布局面向难治性癫痫诊断的电极产品(一代、二代)以及面向癫痫治疗为核心目的的激光消融产品(三代),实现诊疗一体化。
36氪首发 | 打造基于SEEG电极的脑电AI平台,「诺尔医疗」获得亿元A轮融资
「弘海微创」获数千万A轮融资神经介入创新医疗器械公司「弘海微创」近日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中发展启航基金领投。本轮融资主要用于脑静脉取栓支架、颅内静脉支架等产品的研发。弘海微创成立于2017年,公司聚焦神经介入和外周血管介入领域医疗器械研发及产业化,致力于为脑动/静脉、外周动/静脉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系列介入器械解决方案。核心技术团队具有超过20年血管介入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经验,是国内最早开展介入产品研发的技术人员。
36氪首发 |「弘海微创」获数千万A轮融资,推进脑静脉取栓支架临床试验开展
蓝马医疗获数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生物创新药企业苏州蓝马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在近期获得由博远资本、IDG资本共同领投,苏高新创投跟投的数千万美金Pre-A轮融资。本来融资所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进行针对实体恶性肿瘤的TILs(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疗法产品的工艺开发以及针对多个实体瘤癌种的TILs疗法产品的IND申报。蓝马医疗成立于2020年12月,专注于开发以TILs疗法为核心的细胞免疫治疗产品。
华毅乐健完成数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基因治疗药物研发企业苏州华毅乐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红杉中国领投,阳光保险、清松资本、北京生命园创投基金跟投,老股东光大控股、果实盈富、华兴资本继续加持;华兴资本担任本次交易的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推进公司先导基因治疗产品的生产、注册、临床和研究,以及加速公司在其他靶向肝脏和靶向神经领域产品的开发。
「华龛生物」获近3亿元B轮融资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近3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高榕资本、中金资本旗下中金启德基金和中金启元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联合领投,中国科兴、国药中生、洪泰基金、爱博清石、源慧资本、沂景资本等跟投,老股东本草资本、德同资本等投资机构与某国际知名生命科学产业集团继续跟投。本轮募集资金将用于研发升级、扩大核心产品产能、丰富产品线与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拓展国际化业务与CDMO业务等。
36氪首发 | 基于可降解3D微载体实现细胞规模化制备,「华龛生物」获近3亿元B轮融资
「熙软科技」获超亿元B轮融资「熙软科技」近日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由泰康人寿领投,朗玛峰创投跟投,老股东红杉中国、高榕资本再次加注。目前熙软主要产品线包括:医院智慧运营管理平台、区域卫生经济监管云、小熙移动HRP等,本轮融资将用于上述产品的研发升级、品牌建设、应用场景拓展。跃为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独家财务顾问。
36氪首发 | 「熙软科技」获超亿元B轮融资,助力医院运营管理数字化
「霆升科技」完成国产ICE首例探索性临床试验霆升科技于近日已完成国产化ICE第一例探索性人体临床试验,并在2021年12月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元徕资本领投,泰煜投资、道远资本、黄埔医药基金跟投,老股东诺庾资本、钛和资本继续跟投加持。本轮募集资金将用于心腔内超声ICE的临床试验样品生产、新产品开发、团队人员扩充、公司场地扩建。 此前,霆升科技曾于2020年12月完成由钛和资本领投的天使轮融资;2021年6月完成由诺庾资本领投、钛和资本跟投的Pre-A轮融资。
36氪首发 | 获近亿元A轮融资后,「霆升科技」完成国产ICE首例探索性临床试验
行业动态
着眼靶点的动态模拟,「予路乾行」要用AI推进新药研发关于靶向药物的研发,其难点不仅在于选取疾病相关信号通路中的目标蛋白,更在于针对目标蛋白在生理环境下的构象变化过程中选取适宜的分子构象,并找到有效的结合位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药物分子结构。对于新靶点的探索中,药学家与生物学家往往需要综合应用多种实验手段,从不同的角度与方向探索相应靶点蛋白的分子结构特征与生物学机理,从而筛选并设计相应的药物分子。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药物设计技术硬件水平的高速发展和算法的优化,AI在药物研发管线的诸多流程环节中,从数年前的边缘辅助角色逐渐转变为主要角色,结合了结构生物学及分子动力学运算工具的方法流程,逐渐在针对全新靶点的药物发现领域发挥出至关重要的推动力。
36氪近期接触到的予路乾行即定位于一家以分子模拟与建模技术驱动新药研发的技术型企业,它于2021年由郑铮博士创办。后者长年专注于与人工智能算法相结合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所主导开发软件产品Movable Type Package为包括美国德州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葛兰素史克公司、DeepCure研究机构与生物医药企业广泛使用……(点击此处获悉详情)
最前线
3月1日起!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保障医疗质量安全仍是红线3月1日起,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将实现全国互认。过去,患者在转诊过程中,时常面临多次检查的窘境,比如在二级医院已经拍过的X光、CT等,到三级医院后还需再次检查。除了增加就医开支外,还需重复排队、等待检查结果,且一些有辐射的检查,也会对患者身体带来一定损伤。
2月18日,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四部门联合印发《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推动实现不同医疗机构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办法施行的目的是“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减轻人民群众就医负担。”
具体来看,检查检验的“结果互认”是指超声、X线、核磁共振成像等所得到的图像或数据信息;免疫学、化学、血液免疫学等检验的数据信息。但是并不包括医师出具的诊断结论,这也意味着临床医生拿到其他医院的影像或数据时,需自己阅片并进行判断。从这一角度来看,AI影像等辅助诊断产品或面临一定利好……(点击此处获悉详情)
编辑:顿雨婷
关键词:
- 发力蛋制品 劲仔食品小蛋圆圆鹌鹑蛋入围iSEE全球创新品牌百强榜
- 新捷途X70S颜值与实力全面升级,将于4月29日发布预售
- 奶茶行业品牌多、竞争大 冰雪时光靠什么赢得掌声?
- 千千惠生活全国上线“随心退”功能,消费者可无条件随时退款
- 杭州临平区:创建市场疫情防控“三色”预警分类管理机制 动态防控监测预警
- 海南开展防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入岛联合执法行动 对当事人立案调查
- 河北保定市场监管局创新应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提升监管效能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 原料新鲜 用料扎实 冰雪时光稳扎茶饮下沉市场
-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连续三年荣获平安陕西建设先进集体 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优势
- 浙江杭州:西湖食品安全风险综合治理中心挂牌成立 健全机制规范运行为
- 湖北恩施州鹤峰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进口水果排查专项行动 加强宣传引导
- 宁夏青铜峡市场监管局:拧紧节日食药“安全阀” 确保节日期间市场安全稳定
- 北京东城对辖区旅游客运企业开展专项联合检 营造和谐市场环境
- 安徽开展专项执法查处滥用行政权力行为 共同营造公平竞争良好社会环境
- 安徽启动2022年春茶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 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 吉林: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 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
- 福建福州:宣传知识产权法律知识 全方位推进地方高质量发展超越
- 辽宁抚顺积极建设知识产权强市 建设知识产权强市为目标
- 2021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发布 南京以总体满意度排名第一
- 立案20件!安徽严查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 督促经营者守法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