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象山再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铁墩岛 2022-03-22 13:56:17  来源:今日象山

近日,宁波市生态环境局象山分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会同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第三方生态科技公司专员,再次登上象山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铁墩岛,多点踏看高清全景摄像头安装位置,进一步完善岛上鸟类栖息地监测体系建设,为我县“数字鸟岛”应用场景改革筑牢根基。

据了解,我县自2013年在铁墩岛开展中华凤头燕鸥人工招引和恢复监测项目以来,几乎每年都有近5000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凤头燕鸥和数十只珍稀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凤头燕鸥到此繁衍生息,象山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此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中华凤头燕鸥孵化繁殖基地。2021年,落于铁墩岛招引保育场的中华凤头燕鸥成鸟最多时有84只,创下了全世界该鸟种一次观测数量的新纪录。

“数字鸟岛”建设作为象山海上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示范地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对实现保护区鸟类数字化、智慧化管理,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岛数字化建设和管理示范区有着积极意义。“我们计划在4月底前安装好监测设施并投入试运行,为5到8月份的繁殖季做好准备。”市生态环境局象山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其间,象山分局将联合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逐步完善鸟岛基础设施和监测体系建设,探索鸟岛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鸟岛监管机制,实施“数字鸟岛”应用场景改革,为珍稀鸟类打造栖息繁殖天堂。

美丽半岛,美在蓝天白云,美在绿水青山,美在生物多样。近年来,我县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认真落实《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持续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全力守护好大自然的这份馈赠。去年5月,象山分局启动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工作,对全县河流、土壤、植被、气候、地形地貌等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全域生态系统、高等植物、陆生脊椎动物、水生生物、陆生昆虫、大型真菌、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等7项12大类开展详细调查,并根据象山现状编制《象山县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工作方案》,对已开展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同时,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联合宁波市环科院在象山南田省级森林公园举办生物多样性调查志愿者体验活动,通过“沉浸式”的亲子体验,召唤更多家庭为保护象山生物多样性代言,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象山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境内植物种类繁多,良好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合动植物的生产和栖息。而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保护工作更是任重道远。”象山分局相关负责人说。依托海上“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我县已基本完成生态系统、高等植物、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和爬行动物、水生生物、陆生昆虫、大型真菌的野外调查以及调查数据的整理汇总。

目前,我县有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渔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花岙岛国家级海洋公园等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地,保护地内物种保护成效渐显,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注点也从中华凤头燕鸥、江豚、欧亚水獭等“明星”物种慢慢拓展到了身边的常见物种,公众的物种保护意识日益提高。

关键词: 自然保护 意大利留学中介 学历培训机构 雅思是什么意思 华师大二附中国际部 雅思听力高频词汇

相关阅读:
热点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