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一支队伍管执法”打通基层执法“最后一公里” 2022-03-23 15:11:04  来源:吴兴区人民政府

湖州市吴兴区埭溪镇综合行政执法队近日排查到一处项目工地存在扬尘问题,随即通过吴兴执法协同指挥应用系统发起执法任务,联合镇环保站、城建办、自然资源所共同开展建筑工地“监管一件事”联合执法。

不到半小时,各执法人员按照各自职责,对施工现场的扬尘治理、围挡设置、车辆冲洗、污水排放、裸土覆盖、用地红线、消防器材等项目进行逐一检查,发现违规问题5项。执法人员要求施工方限期整改,与各部门商定复查日期,形成基层执法检查“全流程闭环”。

“过去,执法权分属区级各部门,镇级政府没有执法权。”埭溪镇党委副书记石向峰介绍,高效执法机制的建立改变了以往的情况,主要得益于按照省级试点任务推行的“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通过打通从监管到执法的各个环节,该镇有效避免了权责不清、交叉重复执法和推诿扯皮等问题,探索出了一条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治理更高效——

一根针巧解千千结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埭溪镇社会治理办主任林型松用来形容基层治理千头万绪的一句话。“条块分割、区镇(乡)权责不对等、基层干部负担重等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许多基层执法工作人员。”他说。

为解决这项共性问题,2020年底,浙江省率先在吴兴区埭溪镇等37个试点区域部署开展“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并在综合行政执法工作领域创新推出了“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试点工作。

镇党委书记汤雪东告诉记者,该项试点工作将《浙江省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统一目录》和《乡(镇、街道)权责清单目录》等相关内容作为基础,把易于确定、执法程序简便易行、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且由基层政府实行更加方便有效的执法事项进行下放。

带着这样的政策指引,一年多来,埭溪镇以区级部门赋权赋能为核心内容,围绕重塑区级管理体制和基层治理体系的各项新要求,全力推进改革试点提质增速,努力打通基层执法“最后一公里”。

“我们有效承接了15个领域的执法事项,推动综合执法案件同比增长76.89%,市容类案件由89%下降至59.3%,投诉举报同比下降72%,工作成效初步显现。”汤雪东说。

执法更高效——

一张网用活大数据

包括老虎潭水源地保护区在内,埭溪镇共有45平方公里的山林。得益于“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试点工作,去年开始,埭溪镇的生态保护工作有了“最强大脑”,外出执法实现了同步直播。

“吴兴执法协同指挥应用系统上线运营后,全镇的基层执法工作已经全面进入数字化阶段,借助该平台,一张网可直接办理580项执法事项。”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埭溪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阮剑虹告诉记者。

举例来说,埭溪镇在处置诸如违法建筑、环境污染等问题时,也可以在平台发起任务申请,系统就会自动匹配涉及该任务的所有相关责任部门,对任务进行“一次联合检查、处置所有问题”。

“基层治理工作面广量大,各类执法事项分属不同部门,很难由某一具体部门牵头管理。通过在埭溪镇先行先试,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可以减少27%的执法辅助人员。”区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了锁定非法排污、非法捕捞和毁林种茶等“零容忍”事件,该镇依托吴兴执法协同指挥应用系统,在赋权提能、力量下沉和智慧执法等方面精准施策,高效推动“城警一体化”巡察执法,创新设立“老虎潭水库生态联勤保护站”,定期派驻工作人员常驻办公。

管理更高效——

一根绳凝聚向心力

去年初,埭溪镇专门成立埭溪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埭溪中队实行整合,联合开展执法工作。“执法事项和配套力量下沉到属地后,实现了基层行政执法从碎片化向一体化加快转变。”吴兴区委编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基本原则,埭溪镇前期梳理了基于政务服务事项和“属地管理”事项责任等清单,更好地集约了执法队伍资源。

为加速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试点工作,该镇建立健全综合行政执法指挥平台和评价体系,加强对行政执法统筹协调,推进执法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建设,强化监督机制,促进文明执法。

围绕新的体制机制,该镇着手在行政执法权下放、部门人员下沉、改革考评机制等方面探索新办法,不断调动起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高效的管理方式解决了区级部门末端执法与属地政府全程治理的割裂。” 石向峰告诉记者,为了丰富“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试点工作的内涵,去年以来,该镇在监管执法、应急管理、纠纷化解、平安建设等重点领域形成了一批基层治理成果。

关键词: 一呼百应 brush的复数形式 江西什么时候开学 顺德北滘中学 cancer是什么病 广州二模

相关阅读:
热点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