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扬州市江都区樊川镇羴禾农场:“稻蛭共生”养出来的水蛭 2022-04-01 17:44:54  来源:扬州市农业农村局

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扬州市江都区樊川镇羴禾农场里一派繁忙景象:土地修整、添加草料、搭建大棚……农场总经理褚光汗流浃背,脸上满是笑容:“我们农场是水蛭养殖基地,今年有望生产销售50万尾,形势向好!”

45岁的褚光是江都樊川人,多年在外从事建筑产业。近年来,国家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褚光想为家乡农业生产作出贡献,决定回乡创业。

投资农业,选准项目很重要。通过调研考察,褚光最终选择了水蛭养殖。“水蛭,就是蚂蟥,富含水蛭素,能治疗心脑血管淤堵,具有很高的医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褚光介绍,近年来中医农业兴起,药用水蛭养殖发展潜力大。褚光先后到沈阳水蛭研究所、亳州药材市场学习取经,最终选定一种叫做“金钱宽体蛭”的水蛭品种,并成立羴禾农场。

羴禾农场占地100亩,分五期建设,去年第一期20亩。褚光介绍,第一期试验田,一部分采用“集约型养殖”,将水蛭养殖在水箱里;剩下的大部分采用“稻蛭共生”,将水蛭养殖在稻田里。

一年后,褚光发现,“稻蛭共生”养出来的水蛭个头大、单体质量高,但因是原生态露天养殖,水蛭难以抵御各种天敌,产量低;“集约型养殖”出来的水蛭,质量、数量都有保证,“实践出真知,我们确定今后主攻集约型养殖。”

阳光明媚,记者在农场里走了一圈,看到农场一侧放着100多个长方形的蓝色水箱,这些水箱长40米、宽3米,是今年新增加的集约型养殖的水箱。农场今年积极推进二期建设,扩大了集约型养殖规模,总养殖面积达到40亩。羴禾农场计划在4年内完成共五期的建设投产,年产值有望突破1000万元。

“这是刚刚收来的野生水蛭。”褚光伸手从水箱里捞出一条约10厘米长的水蛭,告诉记者,这些天,农场正忙着在扬州、泰州各地收集野生金钱宽体蛭,野生蛭生命力强,用来当种苗孵化,成活率高、质量好。

望着一个个泛着波光的水箱,褚光的目光里满是希冀。他说,希望中医农业能在家乡生根发芽,让水蛭养殖成为水乡樊川新的农业名片。

关键词: 羴禾农场 稻蛭共生 广州教育 石家庄韩语培训 广告设计培训 沈阳美术培训 成都英语培训学校

相关阅读:
热点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