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消费标的们的日子很难熬。
前有咖啡品牌TIMS中国自降身价,现又有一家独角兽下调估值。
美国生鲜电商巨头Instacart公开宣布,将估值下调,从390亿美元降至约240亿美元。
这一举措引起市场震动,毕竟这家美国第二大独角兽公司一下子减了1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近955亿元)。
或许现阶段,在这场不确定性很强的战役里,没有人能保证什么,这已经是一个信号,即那些乘上风口的独角兽们的估值正在跟随市场的变动而集体回落。
1市场情绪悲观
Instacart为首的独角兽之所以下调估值,很大原因在于目前市场呈现的不确定性。
我们都知道,无论国内外,最近新股可谓是触到了一个冰点,不怎么受待见。
毕竟宏观层面上的多重因素不可忽视,俄乌冲突、新冠疫情再加上各大央行加快紧缩的脚步,这一切都使得市场环境表现低迷,情绪上的预期较为悲观。
基于这样的宏观环境,在国内的新股不再受到热捧,尤其是那些盈利能力不稳定的标的频频破发,投资者不赚钱反而赔了本进去,有的甚至中一签亏掉1.2万,让人直呼“扛不住”!
在海外,新股的表现也同样不尽人意。
不同于去年美股IPO市场的盛况,2022年一季度的表现可谓是反差强烈,Dealogic数据显示,2月17日至3月14日期间,美股没有出现过一次传统的首次公开募股(IPO)。
与此同时,截至3月22日,高盛、花旗、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美银等5家国际投行今年以来通过IPO获得的佣金收入合计仅为1.8亿美元,全然不及去年同期(23.72亿美元)。
2盈利模式存疑
而除了对市场环境的担忧,这些独角兽本身的盈利模式也还处于艰难探索之中。
严冬一来,自然瑟瑟发抖。
就拿本文的Instacart为例,它所在的生鲜电商赛道的盈利模式是个“老大难”问题。
首先,我们无法否认生鲜电商背后蓝海的巨大潜力,2021年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4658.1亿元,同比增长27.92%,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明显提升,在疫情的催化下,生鲜电商站上风口,不断有入局者加入进来。
Instacart也抓住了这一机会,它的创始人是梅赫塔,在创业这条路上可谓是越挫越勇,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开始思考起来互联网和购物的关系,于是创办了Instacart,后来还曾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美国最有前途的公司”。
图片来源:网络
2020年疫情的突发使得这家公司备受瞩目,消费者送货上门的需求不断爆发,公开信息显示,Instacart一年的订单数量增长了500%,平均每笔订单的消费金额增加了35%;截至2021年12月,Instacart在美国生鲜、杂货配送市场的占有率为52%。
而看到了公司的发展潜力,资本自然不会错过这一机会,频频递出橄榄枝,造就了它的高估值。
但是,表面的光鲜并不能掩盖它的焦虑,当疫情常态化,红利触及天花板之后,Instacart的增长成了问题,主动降估值也成了意料之中的无奈之举。
图片来源:官网
毕竟,这年头,做生鲜电商的还真是不好赚钱,竞争内卷下高企的成本会压得它们不堪重负。
持续亏损是常态,更难受的是闭店裁员、资金链断裂,然后撑不下去就黯然离场。
这是一个很烧钱的赛道,生鲜产品本就有高损耗率,难以标准化,同时,为了覆盖最后1公里,保证时效性,配送的成本一下子被拉高,再加上吃完流量红利后客单价难以保障,养不活自己可太正常了。
而那些想要烧钱扩规模的品牌们,在这种背景下,只会陷入恶性循环,毕竟打价格战没有太大的意义,流量红利早已结束,可以套利的空间所剩无几,这并不是能保证高履约能力和质量的好办法。
曾经那么春风得意的入局者们,眼见着一个个同行倒下,别说能成为赢家了,现在都在低调求生,想要破局,找到自我造血的办法。
如今,生鲜电商们只能抛开所谓的估值光环,好好打磨基本功,毕竟供应链、仓储物流上的技术壁垒需要突破,成本端更需要有效把控。
更为关键的是,本业已经存在增长瓶颈,那么还得寻找新的增长点,打造差异化,于是他们又盯上了预制菜。
餐饮行业的工业化东风吹过,疫情扰乱下宅经济加速渗透,做饭技能或许需要加满点,简单易操作的预制菜便成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新宠。而生鲜电商切入这一赛道是有一定优势的,毕竟几番折腾下,它们已经拥有一定体量的用户和设备基础。
但是如何更胜对手一筹,还是得看供应链的水平以及产品的创新研发能力,这一细分品类还处于起步中,它们也还在探索试水。
3新消费的泡沫破裂
不仅仅是生鲜电商,其他新消费赛道,例如盲盒、新式茶饮等都已经显出了增长瓶颈,高估值下的泡沫开始被挤出,而这是一个自然进化的必然过程。
说到底,新消费的风口好蹭,但想要很快、很好地获得回报,是很难的。
这已经不是一个盲目追求增长的时代了,在莫测的市场环境下,或许在此时此刻,所有人都想要更加安全的落地。
这也意味着,画饼的故事终究要告吹,长期不盈利光讲成长性的逻辑或许就是在“耍流氓”。
说到底,带着投机心理,非理性的盲目入场是有代价的,适时出清也是必然。上一次出现还是华丽登场,下一次现身未必就不是灰溜溜退场,被资本无限溺爱的新品牌们终究需要正视现实,接受现实,最后努力改变现实。
4结语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它蕴含的力量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然而,近期,新消费独角兽频频下调估值,已经说明了它们面临着短期内无法改变的盈利困境,随着市场悲观情绪的进一步蔓延,这些公司需要卸下、甚至忘记估值光环,所谓的高估值有时候是浮云,不如调整预期,短期存活下来才是阶段性胜利,学会在沉淀中汲取力量,找回初心,坚定初心,用心做产品,贴近消费者。
关键词:
- 发力蛋制品 劲仔食品小蛋圆圆鹌鹑蛋入围iSEE全球创新品牌百强榜
- 新捷途X70S颜值与实力全面升级,将于4月29日发布预售
- 奶茶行业品牌多、竞争大 冰雪时光靠什么赢得掌声?
- 千千惠生活全国上线“随心退”功能,消费者可无条件随时退款
- 杭州临平区:创建市场疫情防控“三色”预警分类管理机制 动态防控监测预警
- 海南开展防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入岛联合执法行动 对当事人立案调查
- 河北保定市场监管局创新应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提升监管效能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 原料新鲜 用料扎实 冰雪时光稳扎茶饮下沉市场
-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连续三年荣获平安陕西建设先进集体 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优势
- 浙江杭州:西湖食品安全风险综合治理中心挂牌成立 健全机制规范运行为
- 湖北恩施州鹤峰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进口水果排查专项行动 加强宣传引导
- 宁夏青铜峡市场监管局:拧紧节日食药“安全阀” 确保节日期间市场安全稳定
- 北京东城对辖区旅游客运企业开展专项联合检 营造和谐市场环境
- 安徽开展专项执法查处滥用行政权力行为 共同营造公平竞争良好社会环境
- 安徽启动2022年春茶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 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 吉林: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 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
- 福建福州:宣传知识产权法律知识 全方位推进地方高质量发展超越
- 辽宁抚顺积极建设知识产权强市 建设知识产权强市为目标
- 2021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发布 南京以总体满意度排名第一
- 立案20件!安徽严查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 督促经营者守法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