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人际关系中,有一个非常常见的错误认知 -只要经常联系,就说明彼此关系亲近。
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
有位学员,他是做教育培训行业的,因为人际关系的困惑来找我做一对一教练辅导。
一直以来,他自认为是个善于交际的人。一周7天时间,至少有4天下班后,他都会和朋友们聚在一起。
后来,由于教育培训行业的重大改革,一夜之间,他失去了工作。
在这个行业混了近十年,他做出过不错的成绩,然而在面对突然失业,被迫转行的时候,自己对未来也充满了迷茫和担忧。
本想跟身边朋友聊一聊对未来职业的想法,听听他们的意见,他却发现自己根本说不出口,而且朋友们对他的职业变动也并不关注,除了每次问一句找到工作没,并没有其他更加深入的交流,大家还是像以前那样聊天吃饭喝酒,聊足球聊篮球。
这一切让他觉得自己非常失败,不仅工作没有了,就连朋友也不是真正关心自己。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判断你和一个人关系亲近度的标准,不是你们相处的时间长短,而是你与Ta的心理距离。
什么是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说的是你与对方对彼此内心想法的了解程度。
了解程度越高,说明你们的心理距离越近,了解程度越低,说明你们的心理距离越远。
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在防御机制,而只有当你与一个人有着比较近的心理距离时,你才能够卸下内心的防御,愿意打开自己,并与对方做出深入的交流。
就像我这位学员,他虽然花了很多时间和朋友们在一起,但他们聊的都是内心之外的东西,并未真正卸下自我防御机制,他们之间还有不少心理距离。
所以,在遇到困难时,他就无法向他们分享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而对方也无法感应到他的需求,因此也就无法回应。
可见,判断你与对方亲密度的标准,不是时间,而是你与Ta的心理距离。
如果,你在与你心理距离远的人身上花了太多的时间精力,却忽略了与你心理距离近的人,那么在遇到重大事情时,你就会有种无处诉说、无人倾听、无人出谋划策的感受。
除了心理距离,在我上面分享的学员案例中,他找不到出谋划策的人的另一个原因是:他过于局限了人际交往的角色。
也就是说,在他的人际交往中,交往对象的角色过于单一,他的这些朋友都属于同一类别。
02
所以,如果你想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那就需要按照心理距离的远近,对你的朋友进行划分。
在这里,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所有朋友划分为三类,分别是:核心关系、功能关系、泛泛之交。
第1类关系:核心关系
如何判断你和Ta的关系属于核心关系?
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问题,进行判断:
第一个问题:如果Ta不在你身边了,你觉得自己的人生还完整吗?
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
于是,他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奏。
没有了子期,伯牙认为自己的人生已不再完整,因为再也没有人能听得懂他了。
钟子期,就是伯牙的核心关系。
第二个问题:Ta对你有多重要,你是否心甘情愿为Ta做出牺牲?
日常与人相处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面临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比如时间上的冲突、金钱上的冲突,以及关系上的冲突等。
而处于你核心关系的人,就是在你面对利益冲突时,心甘情愿的愿意为Ta牺牲自己所在乎的利益的人。
在这里,”牺牲”说的并不是那些不重要的东西,而是那些你非常在乎的东西。
如果你很在乎时间,你却愿意为Ta挤出时间;如果你很在乎金钱,你却愿意为Ta大手大脚的花钱,那么Ta就是你的核心关系。
第三个问题:你是否愿意把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告诉他?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脆弱,以及难以启齿的东西,也许是阴暗的一面,也许是痛苦不堪、不愿回首的过去,是否有这样一个人,让你愿意把这一切都告诉他,而不必担心他的评判与轻视?
如果你与Ta的关系,可以满足以上任一问题,那就说明你与Ta具有核心关系。
一个人的核心关系,不会很多,毕竟知音难觅,灵魂知己更是难得,所以对于这类关系,你该格外珍惜,为此付出时间和精力。
相反,如果你还没有核心关系,那么你的人生就会有举步维艰之感,这时就需要你去寻找和发展。
第2类关系:功能关系
功能关系,说的是那些能够满足你特定需要的功能性关系。
比如,你需要有人给你情感上的依靠,你需要有人给你事业上的帮助,你也需要有人陪你一起逛街吃饭等......这些就都属于功能关系。
如何判断你跟Ta的关系是功能关系呢?
这里有两个判断标准:
第一个标准是:能够满足你特定需求的关系。也就是说这个人身上存在你需要的某些东西,从而能够满足你的某种需求。
第二个标准是:这些功能是能够被你所用的。如果你用不了,那么这个人对你来说就不能算是功能性关系。
我们与他人的功能关系,可具体分为13类,在这里先跟大家介绍其中很重要的7类。
1、同好:那些与你有相同或相近兴趣爱好的人。
2、支柱:那些永远站在你这边的人,他们是你的最佳拥护者。
3、中介:顾名思义,他们会给你提供桥梁,让你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4、教练/推手:他们擅长引导和发掘潜力,会推动你不断向前,不断成长。
5、开心果:那些能让你有好心情,给你带来快乐的人。
6、开拓者:那些给你带来新视野、新想法、新文化的人。
7、同行者:拥有共同目标一起前行的人。
可见,不同的朋友,因为他在性格特点、经验能力上的不同,与你形成的关系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功能关系。
比如:我的团队成员,就是我的“同行者”,我们平时一起远程工作,互相支持打气,向着共同目标不断前行。
我的一些朋友,则是我的“同好”,我们有共同的爱好,包括园林、书画......所以,每年我都会花一些时间与他们见面,或是一起游赏园林,或是一起品茶论画。
我也有一些“开拓者”式的朋友,比如我的一些CEO、创始人朋友,跟他们聊天常常会有很多新的收获,包括视野上的收获,以及见识上的收获。
我也有自己的教练/推手,每月一次的一对一教练辅导,正是帮助我梳理近期问题、深入认识自己的机会。每当我有重大问题需要决策时,教练/推手也会给我很大助力。
这些,都是我的功能关系,而对于不同功能的朋友,与之交往的方式自然也该不同。
当你运用这个划分方法时,需要注意以下两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什么人处于什么角色是由你决定的,角色并不是天生的。你可以去刻意经营你们之间的某一种功能性关系。
第二个原则:不要把你的所有期望和需求放在同一个人身上。
关系中的很多痛苦之所以会产生,正是因为我们总想在一个人身上满足自己所有的需求和期待。
第3类关系:泛泛之交
泛泛之交,说的是那些不能满足你特定需求的关系。
这些关系,可能是平日单位里的一些同事,你们虽然相互认识,但你不会找他帮忙,更不会有情感上的连接,这就是泛泛之交。
在所有关系中,泛泛之交一般都占据了最大的比重。
就像从小到大,我们认识过那么多的人,但现在留在生命中的还有多少?那些被我们遗忘的,以及分开后就再也不联系的,都是泛泛之交。
在通过对朋友进行了以上三类梳理后,你就会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拥有一个全景性的了解。
而这时,你就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在哪个类别严重缺失,或者对哪个类别的关注过少或过多,从而就能做出相应的调整。
并最终为自己构建一个具有不同功能、满足不同需求的人际关系网,然后花时间精力把它经营的越来越好。
最后的话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你和外界发生联系的过程,就是你在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的过程。
只有当你拥有了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你才可能活出真正好的人生。
与你共勉。
关键词:
- 发力蛋制品 劲仔食品小蛋圆圆鹌鹑蛋入围iSEE全球创新品牌百强榜
- 新捷途X70S颜值与实力全面升级,将于4月29日发布预售
- 奶茶行业品牌多、竞争大 冰雪时光靠什么赢得掌声?
- 千千惠生活全国上线“随心退”功能,消费者可无条件随时退款
- 杭州临平区:创建市场疫情防控“三色”预警分类管理机制 动态防控监测预警
- 海南开展防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入岛联合执法行动 对当事人立案调查
- 河北保定市场监管局创新应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提升监管效能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 原料新鲜 用料扎实 冰雪时光稳扎茶饮下沉市场
-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连续三年荣获平安陕西建设先进集体 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优势
- 浙江杭州:西湖食品安全风险综合治理中心挂牌成立 健全机制规范运行为
- 湖北恩施州鹤峰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进口水果排查专项行动 加强宣传引导
- 宁夏青铜峡市场监管局:拧紧节日食药“安全阀” 确保节日期间市场安全稳定
- 北京东城对辖区旅游客运企业开展专项联合检 营造和谐市场环境
- 安徽开展专项执法查处滥用行政权力行为 共同营造公平竞争良好社会环境
- 安徽启动2022年春茶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 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 吉林: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 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
- 福建福州:宣传知识产权法律知识 全方位推进地方高质量发展超越
- 辽宁抚顺积极建设知识产权强市 建设知识产权强市为目标
- 2021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发布 南京以总体满意度排名第一
- 立案20件!安徽严查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 督促经营者守法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