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大街上飞驰的绿牌新能源汽车,还是山区高耸的风电站和大漠连成片的光伏电池板;不论是就业市场新增的大量工作岗位,还是资本市场的一路高歌猛进,都在清晰的传递着一个信息:新能源行业正在处于高速扩张的发展期。
近日,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大气环境监测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卫星在轨应用后将实现对生态环境、气象和农业等多领域定量遥感服务能力的跨越式提升,助力我国实现碳中和与碳达峰、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
随着全国能耗双控的加码和能源低碳转型长效机制的建立,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全球范围内新能源企业都在推进碳减排工作。在大步迈向碳中和过程中,新能源能否成为深度脱碳的重要支撑?
新能源引领“脱碳”大潮
讨论新能源之前,不得不提到“碳中和”这个大背景。
所谓碳中和,就是指通过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发电等形式,来抵消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实现二氧化碳总的零排放。
2020年9月,我国正式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也是中国基于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材料、环保等行业做加法,对钢铁、化工、建筑等行业做减法。通过交通、电力等部门的节能减排、新能源份额的提升、汽车电动化等措施,逐步实现碳中和。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等,合理的应用这些可再生能源可以有效的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减少碳排量。
为实现双碳目标,新能源产业链上全面发力:
·据工信部电子信息司2月15日发布的消息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产品出口超284亿美元,与2020年相比增长近43.8%。
·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2021年4月发布的公告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量比重达11%,未来将逐年提高,到2025年将达到16.5%左右。
伴随着新能源与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新的能源形态已经显现。“光伏、风电+农业”、“光伏、风电+渔业”、“光伏、风电+建筑”、“光伏+汽车”等“新能源+”模式方兴未艾,实现了应用场景的有效融合和资源的多维开发。
17世纪中叶,煤炭取代薪柴,人类步入“煤炭时代”;20世纪60年代,石油取代煤炭,人类进入“石油时代”。每次的能源更迭,都有人赚的盆满钵满。而如今,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第三次重大能源转型,“新能源时代”开始,资本市场已然嗅到商机,又一个暴富机会来了吗?
瞄准新能源未来的发展方向
为实现碳中和,化石能源占比将逐渐减少,清洁能源将逐步成为能源主力。
基于此,以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板块迅速成为市场的“香饽饽”,大量资金涌向新能源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至少有20家上市公司“官宣”了百亿级规模的投资项目,其中光伏、锂电池等新能源领域成为最主要的投资领域。
双碳风口下,新能源产业迎来“抢滩登陆战”,各领域玩家动作不断为求抢占先机。
· 光伏产业链
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已有包括格力、TCL、创维、海尔、康佳等行业老牌巨头均已先后布局光伏赛道,而其切入光伏赛道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格力将前进方向聚焦在太阳能发电、储能与空调的联动上,从本质来看,格力的发展目光集中在家电产业与产品的变革上,为家电产品附着了“光伏”的属性,同时通过产品进入光伏领域。
如果说格力侧重产品侧,那么创维则是看中了背后的光伏业务。2020年初,创维成立深圳创维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进军光伏行业,据了解,创维将以户用光伏开端,并逐步开拓工商业光伏、用电侧综合智慧能源管理等业务。
TCL和康佳将目光放在了光伏产业链上。2020年,TCL科技收购中环集团,目前,中环旗下的硅片及组件生产等业务已经跃升为TCL科技的主业之一,据李东生透露,接下来TCL还将加大光伏领域的投资;康佳则在2021年初通过其控股子公司江西康佳新材料投资20亿元,进军新能源光伏玻璃项目,资料显示,其一期项目已投产。
· 储能产业链
除此之外,作为A股市场热门概念之一,储能是众多上市公司青睐的布局方向。
3月以来,已经有多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布局计划。永泰能源发布公告称,与长江电力、三峡集团等签署合作协议,拟共同出资在河南全省投资建设储能项目及其他新能源项目。
欣旺达也公告称,公司子公司拟在什邡市投资80亿元,计划建设20Gwh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生产基地。
同力日升公告,公司拟通过支付现金的方式以2.4亿元收购天启鸿源33.76%的股权,并对天启鸿源增资2.5亿元。此次股权转让及增资完成后,公司将在新能源电站及储能领域实现快速拓展。
据高工产业研究院统计,2021年国内储能电池出货量48Gwh,同比增长2.6倍。从国内主要企业的出货情况来看,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天储能、南都电源占据前四。其中,储能锂电池两大厂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在2021年均实现相关业务的高速增长。除上述企业外,亿纬锂能、科士达、国轩高科等企业也纷纷加大储能赛道的投入。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新能源众多细分赛道中,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是其中最受资本青睐的产业链之一。
据企查查数据研究院推出的《2021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融资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新能源汽车赛道融资事件数量为历年最多,共计239起,披露总额达3639亿元,同比大增181.66%,创下历史新高。
在新能源汽车上游产业链中,宁德时代是吸金能力最强企业,2021年披露融资总额超582亿元,完成一轮定向增发。
而处于产业链中的造车新势力也发展迅速,比亚迪2021年披露融资总额超266亿元,恒大汽车2021年披露融资总额超220亿元。此外,蜂巢能源、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宝能汽车、哪吒汽车等也排在前十。其中,蜂巢能源的融资总额也超过了200亿元,其他企业融资总额超过了100亿元。
除此之外,人类还在探索更高效、更清洁的新能源,比如潮汐能、核聚变发电等等。虽然目前还看不到这些更超前的新能源商业化开发的曙光,但新的能源技术如星辰,照亮了地球更美好的方向。
总结
当减碳排成为大多数国家举国之力都积极推进的重要事务,它不仅为能源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与产业价值,也为生态环境的改善作出贡献。
随着资金密集涌入新能源投资领域,新能源领域眼下正发生一系列变化。不论是全球气候变暖对大环境带来的影响,还是新能源的发展开始摆脱10年前单纯靠补贴模式来获得市场回报的方式,抑或是新能源的买方市场逐步从政府拓展到企业和家庭,这些都在不断加速推进行业的发展进程。
面对“双碳”目标下蕴含着巨大的新能源投资机会,也需要紧跟着国家产业政策引导的投资方向来寻找新的商业机遇,同时利用好金融力量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工业洞察”(ID:xingongye8),36氪经授权发布。
关键词:
- 发力蛋制品 劲仔食品小蛋圆圆鹌鹑蛋入围iSEE全球创新品牌百强榜
- 新捷途X70S颜值与实力全面升级,将于4月29日发布预售
- 奶茶行业品牌多、竞争大 冰雪时光靠什么赢得掌声?
- 千千惠生活全国上线“随心退”功能,消费者可无条件随时退款
- 杭州临平区:创建市场疫情防控“三色”预警分类管理机制 动态防控监测预警
- 海南开展防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入岛联合执法行动 对当事人立案调查
- 河北保定市场监管局创新应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提升监管效能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 原料新鲜 用料扎实 冰雪时光稳扎茶饮下沉市场
-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连续三年荣获平安陕西建设先进集体 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优势
- 浙江杭州:西湖食品安全风险综合治理中心挂牌成立 健全机制规范运行为
- 湖北恩施州鹤峰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进口水果排查专项行动 加强宣传引导
- 宁夏青铜峡市场监管局:拧紧节日食药“安全阀” 确保节日期间市场安全稳定
- 北京东城对辖区旅游客运企业开展专项联合检 营造和谐市场环境
- 安徽开展专项执法查处滥用行政权力行为 共同营造公平竞争良好社会环境
- 安徽启动2022年春茶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 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 吉林: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 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
- 福建福州:宣传知识产权法律知识 全方位推进地方高质量发展超越
- 辽宁抚顺积极建设知识产权强市 建设知识产权强市为目标
- 2021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发布 南京以总体满意度排名第一
- 立案20件!安徽严查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 督促经营者守法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