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通过《河南省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佩戴口罩规定》,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
这不是第一个戴口罩“入法”的省份,福建在去年已经实施了相关规定,并开出了“不戴口罩罚单”。
戴口罩“入法”,将对饮品人有哪些影响?
01 最高罚款5000元,餐饮从业者戴口罩“入法”
近期,全国疫情多点散发,餐饮业做好疫情防控、保障食品安全,正确规范佩戴口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3月30日,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河南省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佩戴口罩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7月1日起,河南省从事餐饮服务的人员在工作期间必须按照要求规范佩戴口罩,否则将处以罚款。
《规定》中明确了哪些内容,我们一起来看:
哪些人需要戴口罩?
从事加工、制作、传菜、配送、外卖餐饮食品以及点餐、收银、卫生保洁等工作的餐饮服务从业人员。
哪些场所需要执行?
除酒店、饭店、餐馆、固定餐饮摊点等这些传统餐饮类别外,茶艺馆、咖啡厅、酒吧等新兴餐饮类别也涵盖至管理范围中。机关、学校、医院、企业、托幼养老机构等单位食堂以及中央厨房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同样适用。
如何进行处罚?
餐饮服务从业人员未按照规定佩戴口罩的,由监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个人处五十元以上一百元以下罚款。累计处罚三人次以上者,予以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同时,餐饮服务提供者未按照规定向本单位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免费提供口罩且拒不整改的,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事实上,河南并不是第一个对“戴口罩”立法的省份。
早在2021年2月1日,福建省就已正式实施《福建省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佩戴口罩的规定》。在实施的首日,厦门市就开出了首张“不戴口罩”罚单。
餐饮从业者作为食品与顾客的密接人群,正确佩戴口罩,可有效阻挡飞沫、预防病毒的传播,保障食品卫生与顾客健康安全。
现如今,福建、河南两省将“戴口罩”写入法规,明确餐饮从业者们戴口罩不能随性而为,而是“必须戴”。
02 用口罩圈粉,喜茶、瑞幸都在做
在疫情防控当下,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口罩,对于饮品行业来说,口罩早早被列入门店日常必备消耗品。
换个角度来看,口罩也是一个圈粉、传递品牌感的小窗口。
比如喜茶,定制了品牌专属的医用口罩发放给员工,与穿戴的工作服一样,和品牌视觉达成统一。
顾客看到后纷纷喊话,想要get同款。
当口罩成为日常刚需,人们慢慢在意起口罩的个性化与设计感,渐渐地也让口罩有了潮流属性,担当起时尚配饰的角色。
不少饮品品牌借此抓住消费者心理,推出周边限定口罩,通过外卖、活动等形式送出。
今年3月,瑞幸推出了“樱花幸运口罩”,购买樱花季指定饮品套餐即可获得。喜茶、奈雪的茶,则是通过外卖随单的方式将口罩赠予顾客。
大多顾客在得到口罩后会通过晒单、佩戴等方式带来品牌的再度曝光,从而吸引更多的人下单。
疫情当下,这些细节的创意,能够圈粉无数。毕竟,谁能拒绝颜值在线且实用的周边呢?
一枚口罩,匹配上品牌气质的设计,也可以成为品牌文化传递的工具,增加品牌的好感度与传播力。
关键词:
- 发力蛋制品 劲仔食品小蛋圆圆鹌鹑蛋入围iSEE全球创新品牌百强榜
- 新捷途X70S颜值与实力全面升级,将于4月29日发布预售
- 奶茶行业品牌多、竞争大 冰雪时光靠什么赢得掌声?
- 千千惠生活全国上线“随心退”功能,消费者可无条件随时退款
- 杭州临平区:创建市场疫情防控“三色”预警分类管理机制 动态防控监测预警
- 海南开展防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入岛联合执法行动 对当事人立案调查
- 河北保定市场监管局创新应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提升监管效能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 原料新鲜 用料扎实 冰雪时光稳扎茶饮下沉市场
-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连续三年荣获平安陕西建设先进集体 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优势
- 浙江杭州:西湖食品安全风险综合治理中心挂牌成立 健全机制规范运行为
- 湖北恩施州鹤峰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进口水果排查专项行动 加强宣传引导
- 宁夏青铜峡市场监管局:拧紧节日食药“安全阀” 确保节日期间市场安全稳定
- 北京东城对辖区旅游客运企业开展专项联合检 营造和谐市场环境
- 安徽开展专项执法查处滥用行政权力行为 共同营造公平竞争良好社会环境
- 安徽启动2022年春茶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 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 吉林: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 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
- 福建福州:宣传知识产权法律知识 全方位推进地方高质量发展超越
- 辽宁抚顺积极建设知识产权强市 建设知识产权强市为目标
- 2021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发布 南京以总体满意度排名第一
- 立案20件!安徽严查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 督促经营者守法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