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双11,是快递业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新实践。”在近日于上海举行的双11物流服务动员会上,中国快递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康说,“按照相关预测,今年双11产生的快递包裹量,将会是近十年来的最高点。”
年年双11,年年包裹大战,今朝有啥不同?参加会议的中国快递协会、菜鸟网络和主要快递企业人士为我们一一解答:
——一场新物流大练兵, 孙康表示。
统计显示,2017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400亿件,连续4年稳居世界第一,年业务量占全球45%以上。今年1月到8月,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302.6亿件,同比增长27.2%,接近2016年全年的水平。
包裹量不断增长,靠早年堆资源、拼人力的方式已行不通。依托智能物流骨干网,突出数字化和精细化,今年双11是快递业的一场新物流大练兵。
菜鸟网络双11项目副总指挥孙建说,除了往年用的电子面单、智能分单,今年平台会投入更多物联网技术,比如通过视频云监控系统,对分拨中心、网点内的包裹堆积情况进行分析,对于未及时清场、作业停滞等做出实时预警,为物流大盘调度决策提供参考。
——重点区域、绿色包装两大关注点。孙康谈到,结合以往经验,今年双11要关注校园、社区、乡镇三大重点区域。比如校园已成为网购的一个巨大群体。根据数据分析,1万人的在校学生每天平均收取的快件量在3000-5000件左右,这需要校方、后勤部门的积极组织和疏导。
绿色包装今年也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菜鸟表示,今年双11将启动升级版的“回箱计划”,将回箱范围拓展到全国百城5000个回收点。国家邮政局提出,要以电商快件为重点,推动快递包装减量化。加强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置管理,推广使用节能新车型。
——充分调动300万快递小哥。按照预测,今年双11期间,菜鸟将协同全行业超过300万人员,呈现海陆空多军团作战的局面。
孙康说:“双11期间,由于快递量的激增,快递员担负着很重的配送任务。快递企业要做好一线员工的保障工作,让他们高高兴兴、安安全全地完成派送任务。”
菜鸟网络表示,今年双11前会完成“快递员星计划”在主要快递公司的覆盖,鼓励消费者对快递员进行打分,更好的服务会得到更好的回报。与会快递公司纷纷表示,今年双11将确保一线员工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同时也希望快递员在忙碌的过程中,得到消费者的理解和各方的关心。
——用好快递末端四路大军。每年的双11快递服务,难就难在末端配送上,今年也不例外。
韵达快递员孙勇说,传统的快递员上门服务,正在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比如消费者经常不在家,有的小区不让快递车辆进入,有的写字楼对快递员使用电梯有限制,等等。
做好快递“最后100米”配送服务,需要用好四路大军:快递员上门、店面(驿站)代收、智能快递柜和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设备。
快递末端的多元化,将给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选择。菜鸟网络表示,正通过“人+站+柜”的方式,与快递物流企业协同发展。今年双11期间所有的菜鸟智能柜将对快递员继续免费,这些智能柜已覆盖包括北、上、广、深、杭在内的全国大中城市。
——50万单/天的机器人分拨中心彰显快递业“科技范”。在很多人印象里,快递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但事实上,随着劳动力成本逐年提高,运用“黑科技”来降本增效是必然选择。
备战今年的双11,一个新建的超级机器人分拨中心9月中旬在杭州正式启用。据悉,这是行业内平均速度最快,分拨效率最高的机器人分拨中心。高峰期内,2000平方米的场地内,350台机器人昼夜作业,每天可分拣超过50万个包裹。
- 发力蛋制品 劲仔食品小蛋圆圆鹌鹑蛋入围iSEE全球创新品牌百强榜
- 新捷途X70S颜值与实力全面升级,将于4月29日发布预售
- 奶茶行业品牌多、竞争大 冰雪时光靠什么赢得掌声?
- 千千惠生活全国上线“随心退”功能,消费者可无条件随时退款
- 杭州临平区:创建市场疫情防控“三色”预警分类管理机制 动态防控监测预警
- 海南开展防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入岛联合执法行动 对当事人立案调查
- 河北保定市场监管局创新应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提升监管效能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 原料新鲜 用料扎实 冰雪时光稳扎茶饮下沉市场
-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连续三年荣获平安陕西建设先进集体 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优势
- 浙江杭州:西湖食品安全风险综合治理中心挂牌成立 健全机制规范运行为
- 湖北恩施州鹤峰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进口水果排查专项行动 加强宣传引导
- 宁夏青铜峡市场监管局:拧紧节日食药“安全阀” 确保节日期间市场安全稳定
- 北京东城对辖区旅游客运企业开展专项联合检 营造和谐市场环境
- 安徽开展专项执法查处滥用行政权力行为 共同营造公平竞争良好社会环境
- 安徽启动2022年春茶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 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 吉林: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 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
- 福建福州:宣传知识产权法律知识 全方位推进地方高质量发展超越
- 辽宁抚顺积极建设知识产权强市 建设知识产权强市为目标
- 2021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发布 南京以总体满意度排名第一
- 立案20件!安徽严查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 督促经营者守法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