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信用监管在市场监管中的基础性作用,今年以来,河北省石家庄市市场监管局聚力改革、开拓创新,将“大数据+信用+双随机”有机结合,构建“平台+模型+共治”信用监管新模式。
搭建监测平台,实现精准预警
该局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研发全省首个企业信用风险预警平台,于今年7月6日正式上线运行。该平台以“全归集、找风险、重应用”为运行原则,对企业信用风险进行监测和预警。
在“全归集”方面,平台全面、准确地归集、监测企业生产经营中产生的各类信息,如登记注册信息、年报公示信息、行政处罚信息、投诉举报信息等,形成企业全景画像。
在“找风险”方面,石家庄市市场监管局借助平台构建科学客观的信用风险指标体系,依靠基层工作人员丰富的监管经验,收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异常状态所体现出来的数据特征,如公示信息全零申报、登记地址与公示地址不符、电话位数不正常等异常情形,形成企业生产经营异动情形统计表,然后将各类涉企数据与企业生产经营异动情形统计表信息逐项比对,将监测出的异常数据生成企业“风险点”。
在“重应用”方面,该局积极组织执法人员使用平台开展抽查,并开发手机APP移动终端,将所有风险预警提示信息嵌入其中。当执法人员开展入企检查时,可以利用手机端程序查看企业存在哪些风险点,使执法人员“有的放矢”进行靶向性监管,提高检查效率和监管质量。
完善信用体系,构建两个模型
石家庄市市场监管局成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工作。该局出台《石家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办法》《石家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完善制度建设,让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工作全面落地。同时,该局聚焦重点领域精准发力,以食品生产企业为切入点,建立“通用+专用”两个模型,提升监管效能。
建立“食品生产企业信用分类模型”。综合考量食品生产企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以及行政处罚等情况,将企业信用分为Ⅰ(优秀)、Ⅱ(良好)、Ⅲ(较差)、Ⅳ(差)四类。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时,根据企业不同信用分类等级设定不同抽取比例,努力做到对失信企业“利剑高悬”、对守信企业“无事不扰”。
建立“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模型”。根据食品类别、消费对象、条件保持、过程控制、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等因素,将企业信用分为A(低危)、B(次低危)、C(次高危)、D(高危)四级,依据不同风险分级采取不同日常监管措施。
强化监管实效,提升监管效能
以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二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以及获证检验检测机构信用监管为主要抓手,石家庄市市场监管局制定实施方案,不断完善信息公示、信用承诺、失信惩戒、信用修复等机制,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监管模式,构建起以“理论+实践”相促进、“平台+应用”齐发力的信用监管新格局。
据统计,石家庄市企业信用风险预警平台自上线以来,已录入45.56万户企业信息,收集27类企业生产经营异动情形,生成102万个企业信用风险点,导出信用风险企业名单300余户,为促进全市市场监管领域信用监管尤其是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点领域信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初步实现监管信息可共享、监管数据可分析、监管风险可预警、监管执法可联动的工作目标。
- 发力蛋制品 劲仔食品小蛋圆圆鹌鹑蛋入围iSEE全球创新品牌百强榜
- 新捷途X70S颜值与实力全面升级,将于4月29日发布预售
- 奶茶行业品牌多、竞争大 冰雪时光靠什么赢得掌声?
- 千千惠生活全国上线“随心退”功能,消费者可无条件随时退款
- 杭州临平区:创建市场疫情防控“三色”预警分类管理机制 动态防控监测预警
- 海南开展防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入岛联合执法行动 对当事人立案调查
- 河北保定市场监管局创新应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提升监管效能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 原料新鲜 用料扎实 冰雪时光稳扎茶饮下沉市场
-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连续三年荣获平安陕西建设先进集体 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优势
- 浙江杭州:西湖食品安全风险综合治理中心挂牌成立 健全机制规范运行为
- 湖北恩施州鹤峰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进口水果排查专项行动 加强宣传引导
- 宁夏青铜峡市场监管局:拧紧节日食药“安全阀” 确保节日期间市场安全稳定
- 北京东城对辖区旅游客运企业开展专项联合检 营造和谐市场环境
- 安徽开展专项执法查处滥用行政权力行为 共同营造公平竞争良好社会环境
- 安徽启动2022年春茶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 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 吉林: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 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
- 福建福州:宣传知识产权法律知识 全方位推进地方高质量发展超越
- 辽宁抚顺积极建设知识产权强市 建设知识产权强市为目标
- 2021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发布 南京以总体满意度排名第一
- 立案20件!安徽严查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 督促经营者守法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