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预制菜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超市里、餐桌上。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宅经济”拉动预制菜从供应餐厅向供应家庭及个人消费者拓展。为更好地了解预制菜行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开展了预制菜消费调查,并于2月18日发布了调查报告。调查发现,目前预制菜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菜品质量参差不齐、菜品口味有待提升、菜品标识不详细、菜品种类单一、物流配送及提货问题多等方面。 预制菜整体接受度高
江苏消费网舆情监测系统数据显示,2022年1月1日至2月10日,江苏省关于年夜饭预制菜的舆情共计56948条,其中敏感舆情1883条,主要问题集中在菜品质量差、价格高、虚假宣传、发货运输慢、售后难等方面。
本次调查活动采用线上问卷的方式,借助江苏省消保委官方微信平台“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线上调查问卷,共采集有效问卷13069份。
本次线上问卷调查显示,预制菜的主要消费群体为年轻人。超八成(81.97%)的消费者有购买预制菜的经历,特别是今年春节期间,近六成的消费者准备年夜饭时选择了预制菜。其中,25.01%的消费者完全选购预制菜准备年夜饭;31.47%的消费者选择部分购买预制菜品,部分仍由自己准备。
食品安全与标识引关注
虽然对预制菜的整体接受度较高,但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满意度却较低。
对于预制菜,消费者最关心的还是食品安全问题。近三成(29.03%)的消费者表示最关注预制菜的食品安全问题,包括食材新鲜程度、制作流程是否干净卫生等。根据本次调查结果,部分消费者反映自己购买的预制菜出现菜品变质腐败、食材不新鲜、菜内含有异物以及存在过期等现象。
消费者对预制菜品味道的满意度也较低。当被问及菜品口味是否达到预期时,仅有34.36%的消费者表示预制菜品的口味超过预期非常美味,超过六成(62.32%)的消费者表示预制菜品口味一般,甚至有3.32%的消费者觉得预制菜口味较差,不好吃。
菜品口味是否达到预期?
数据来源:江苏省消保委
绝大部分消费者在购买预制菜时都遇到了标示信息不明确的问题,包括未标注菜品名称及主要食材、未标注菜品分量、未标注生产日期或保质期、未标注菜品价格等问题。
菜品种类单一反映强烈
对于市场上的预制菜,消费者最强烈的反映是觉得套餐内容过于单一,可以选择的品种较少,菜品不能自由搭配,该类诉求占比为28.58%。还有19.03%的消费者认为市场上的预制菜品价格贵,性价比较低,不够划算。
您觉得市场上的预制菜存在哪些问题?
数据来源:江苏省消保委
对于预制菜的种类方面,您有什么需求?
数据来源:江苏省消保委
关于预制菜的种类方面,36.58%的消费者希望可以丰富套餐种类;27.65%的消费者希望可以推出更多适宜不同家庭人数的菜品分量;19.13%的消费者则希望预制菜可以不用套餐形式,多推出一些招牌菜单品。
交付、配送慢成难题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消费者主要通过线上渠道购买预制菜,线下预制菜品的场景主要集中在酒店餐馆,占比为19.52%。
由于消费者主要通过线上渠道订购预制菜品,线下提货与物流配送成为消费者在购买预制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调查消费者未购买预制菜原因时,有13.31%的消费者表示是因为对在途运输环境有顾虑。在问及提货或物流遇到的问题时,超八成的消费者表示在提货过程中遇到问题,仅有11.88%的消费者表示在提货过程中没有遇到问题。
其中,商家交付快递慢或者物流配送较慢是消费者遇到的主要问题,占比达52.86%。16.36%的消费者表示线下提货预制菜时快递或者外卖运输过程中未按照冷链运输,18.9%的消费者表示在预约成功后,现场自提预制菜却被告知没有货品。
●消保委建议
企业要把好标准与检测双关
江苏省消保委建议,首先,把好食品安全关,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企业可以制定一套专门的食品安全标准,尤其针对预制菜“两次烹饪”的特点,明确食材全流程可回溯等要点。商家也要把好“检测关”,可以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或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线上“明厨亮灶”。
其次,产品详情规范标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预制菜企业应对预制菜品明码标价,并在醒目位置清晰、明确标识套餐内菜品内容、所用食材、菜品分量、生产日期、保质日期、储存方式、后续加工方式以及用餐人数等重要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保证商品运输条件,提高配送效率。企业应当按照菜品的储存要求,全程冷链运输,注意商品包装,避免胀气、漏袋等情况。商家也可以提示消费者最佳运输距离、品尝时限,避免因为长途运输造成产品风味丧失。
细分菜品品种类别,提升预制菜口感风味。企业可以采取不同方式提升菜品口味。如根据季节、节日推出相关产品,如螃蟹、八宝粥等产品;根据地域特色,推出本土化食材、口味;根据口味细分,如同一菜品可以做成香辣、麻辣、偏甜等口味。
多方共治,加强对预制菜市场的监督与管理。平台也应通过建立评价机制,跟踪用户投诉,重视市场反馈等方面加强对平台商家的管理,保障平台消费者合法权益。消费者在选购预制菜时,应当选择正规品牌和商家的产品,关注商家的相关资质;留意产品标签等重要信息;收货注意查验,发现问题应当及时采取拍照、录制视频等方式留存证据,与商家协商解决问题。(钟小雯记者薛庆元)
- 中了,2600万!鸿雁成功拿下成都轨交30号线一期配电箱项目
- 五一植发热潮将至,中德植发专家提醒植发需谨慎
- 广州众城【上叶蓝莓叶做新生代健康茶饮料】
- 方太携手国家航天院所,以航天同源科技高能气泡洗引领厨房创新
- 望古唐网络科技BOOS联盟进军短视频带货平台
- 思之敢响,声之敢为|“敢响”2022成都时尚消费影响力盛典现场直击
- 发力蛋制品 劲仔食品小蛋圆圆鹌鹑蛋入围iSEE全球创新品牌百强榜
- 新捷途X70S颜值与实力全面升级,将于4月29日发布预售
- 奶茶行业品牌多、竞争大 冰雪时光靠什么赢得掌声?
- 千千惠生活全国上线“随心退”功能,消费者可无条件随时退款
- 杭州临平区:创建市场疫情防控“三色”预警分类管理机制 动态防控监测预警
- 海南开展防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入岛联合执法行动 对当事人立案调查
- 河北保定市场监管局创新应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提升监管效能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 原料新鲜 用料扎实 冰雪时光稳扎茶饮下沉市场
-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连续三年荣获平安陕西建设先进集体 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优势
- 浙江杭州:西湖食品安全风险综合治理中心挂牌成立 健全机制规范运行为
- 湖北恩施州鹤峰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进口水果排查专项行动 加强宣传引导
- 宁夏青铜峡市场监管局:拧紧节日食药“安全阀” 确保节日期间市场安全稳定
- 北京东城对辖区旅游客运企业开展专项联合检 营造和谐市场环境
- 安徽开展专项执法查处滥用行政权力行为 共同营造公平竞争良好社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