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在购物APP上浏览了一些商品,随后就在下载的新闻资讯客户端接到该款商品的广告推送;在某社交APP上跟朋友无意间聊起育儿经验,稍后就收到母婴用品的广告推荐……
这样的遭遇令不少用户怀疑个人隐私被泄露。记者调查发现,一些APP利用用户上网浏览记录、定位、基本身份信息等要素,实现广告精准推送。
记者在某社交APP上进行测试,先后发布了4条包含信用卡办理、婚纱摄影、婴儿纸尿裤和房产交易的信息,此前记者没有在任何终端发布或检索过类似信息。但不到30分钟,在三个不同的新闻资讯类APP上,某地产企业广告进行了首页推荐,在另一款社交APP上,某婚纱摄影广告做了“头条推荐”。
据业内专家介绍,APP通过分析用户的上网浏览记录,并结合用户定位和性别等身份信息,可绘制成用户肖像,从而实现广告的精准推送。
不少用户质疑:自己仅在A平台发布过信息,为什么B平台能够精准推送广告?长期从事程序化广告研究的专家吴俊告诉记者,A平台根据用户的浏览偏好,将用户的手机打上了“标签”,而这些“标签”与手机的设备识别码是相对应的。当用户使用B平台的相关服务时,B平台可以通过设备识别码来调取相应的“标签”信息,从而实现了跨平台的精准广告推送。
“业内把这些精准推送的广告称为‘程序化广告’。平台根据用户行为给其打上对应‘标签’后,在后台以竞价或自动个性化方式为广告主做精准投放。”吴俊表示,一般情况下,网络服务提供商不会将“标签”对应者的原始信息透露给广告主。
记者发现,多款APP在用户协议中明示:会根据用户浏览痕迹制作用户“标签”并用于个性化广告推送,但未明确是否会与其他平台共享用户“标签”。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认为,一边是企业反复强调不会窥探用户隐私,一边是用户隐私被泄露的直观感受越来越强烈,这种现象亟须引起行业和监管部门的重视。
5月2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为用户提供停止接收定向推送信息的功能;用户选择停止接收定向推送信息时,应当停止推送,并删除已经收集的设备识别码等用户数据和个人信息。
吴俊建议,APP在做用户画像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守好数据获取“最少必要原则”的底线,同时各APP应以更显著直接的方式向用户开放拒绝“被标签”和个性化广告推送的操作入口,让用户享有选择权。
- 步长制药:泸州步长与美国瑞美德签订合作开发和许可协议
- 全球热资讯!加拿大和英国参与了对俄的袭击 粮食无法外运 两国要担责!
- 《名家传承》艺术人生专题访谈——周华刚
- 新消息丨风电整机商三季报业绩分化:明阳智能最赚钱、电气风电下滑最明显
- 吴树永--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人才
- 《2022科学生发白皮书》发布,生发防脱消费趋势请查收 | CBNData报告
- 两大国货品牌跨界联动,演绎国潮新力量
- 京东11.11发布“百大产业带扶持计划” 推动家装建材、家具产业带商家高质量增长
- 育博再添荣誉!英儿高获科技成果认证!
- 《生活进化论》第三季第一期x钢琴演奏家陈萨:理享空间,让音乐进阶非凡
- 《名家传承》艺术人生专题访谈——徐孝正
- 《名家传承》艺术人生专题访谈——朱德富
- 精彩看点:抗原阳性或核酸检测异常后需要这样做……
- 两小伙隔离被分到电竞房 不光可以工作学习还可以娱乐
- 京沪高铁:第三季度实现扣非净利润11.81亿元
- 一组数字看懂梦天实验舱
- 全球报道:军人“成人礼”!千名海军新兵授枪仪式场面震撼
- 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每日时讯!黑龙江迎首场降雪 铁路部门全力确保运输安全
- 只因不愿意啃老提前还完房贷 95后小伙花2万装修入住毛坯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