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下称消保局)发出2021年首份侵害消费者权益通报。根据通报,消保局调查发现,人保财险在为某平台借贷业务提供履约保证保障时,存在承保后未及时签发保险单、未严格执行经银保监会备案的保险费率、使用已废止的保险条款等问题,漠视并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通报内容显示,2018年3月,人保财险总公司授权广东省分公司与某集团签订合作协议,约定人保财险广东分公司为该集团旗下平台的借贷业务提供“合同履约保证保险”保障,保险金额为贷款本金与利息之和。截至2019年12月底,双方终止业务合作,人保财险累计承保合同履约保证保险、个人贷款保证保险及个人贷款保证保险(多年期)(下统称信保业务)保单700余万笔。
保险产品经保险公司设计开发后,往往需经监管部门备案或审批后方可销售,这是保护保险消费者的一种方式。人保财险在上述信保业务的承保过程中,未按照向银保监会备案的保险费率测算单一保单的保险费率,而是直接采用该集团对单一客户进行差异定价后推送给人保财险的保险费率数据进行收费、承保。
业内人士表示,保险产品主要包含条款、费率两大要素,在向监管部门备案保险产品时,就约定了这两大要素。人保财险在实际承保过程中不按照备案时的费率进行承保,属于违规。在实操过程中,个别公司通过这种方式变相突破监管要求,是监管部门近年严查严打的重点。
除了费率,条款使用上也有问题。2019年1月,人保财险《借款合同履约保证保险条款》备案通过,原《合同履约保证保险条款》同时废止。但是,2019年2月后,人保财险承保的借款合同履约保证保险业务仍使用了上述废止条款,涉及保单150余万笔,保费收入近4亿元。
在正常的投保流程下,保险消费者投保成功后,将收到保险公司邮寄回来的纸质保单或以电子邮件、短信等形式反馈的电子保单,保单将是申请理赔时的重要凭证之一。然而,在上述信保业务中,人保财险在承保后,未及时向投保人签发保险单或其他保险凭证,也未向投保人发送投保成功短信。
消保局表示,人保财险的上述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基本权利,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消保局将严格依法依规对人保财险进行处理。
关键词: 银保监会
- 天天资讯:阿里巴巴市值跌回8年前:没有人永远胜利
- 环球观察:前三季度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
- 环球头条:宠物看病这么贵,宠物医院却不赚钱?
- 焦点快报!智能割草,“机器人”的内卷新战场?
- 施耐德电气携手北马激情开跑 倡导绿色可持续理念
- 看热讯:浙江医药: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HER2单抗-AS269偶联物(ARX788)获临床试验批准
- 伊利离“八年再造半个伊利”有多远
- 步长制药:泸州步长与美国瑞美德签订合作开发和许可协议
- 全球热资讯!加拿大和英国参与了对俄的袭击 粮食无法外运 两国要担责!
- 《名家传承》艺术人生专题访谈——周华刚
- 新消息丨风电整机商三季报业绩分化:明阳智能最赚钱、电气风电下滑最明显
- 吴树永--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人才
- 《2022科学生发白皮书》发布,生发防脱消费趋势请查收 | CBNData报告
- 两大国货品牌跨界联动,演绎国潮新力量
- 京东11.11发布“百大产业带扶持计划” 推动家装建材、家具产业带商家高质量增长
- 育博再添荣誉!英儿高获科技成果认证!
- 《生活进化论》第三季第一期x钢琴演奏家陈萨:理享空间,让音乐进阶非凡
- 《名家传承》艺术人生专题访谈——徐孝正
- 《名家传承》艺术人生专题访谈——朱德富
- 精彩看点:抗原阳性或核酸检测异常后需要这样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