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在部分南方城市,冬天“取暖靠抖”的情况已发生明显变化。近年来,湖北武汉、安徽合肥、湖南长沙等城市的部分城区,在冬季已开始进行集中供暖,有的城市则正在规划建设供暖项目。
据报道,20世纪50年代,中国以北纬33度附近的“秦岭—淮河”为界,划分了一条集中供暖分界线,分界线北边的城市由政府统一建设集中供暖系统。50年过去,这条线依然与今日中国的供暖状况大致符合。同样的,50年过去,南方人关于“冬天冷、求暖气”的呼声也一直存在。
“近几年,每逢合肥市‘两会’召开,就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推进城市集中供暖工作的建议、提案”,“在启动该市(扬州)片区集中供暖设施建设前,不断有市民打电话咨询,希望早日实现集中供暖”……报道中描写的细节,在互联网上也不难找到印证,打开一条相关新闻评论,供暖的呼声随处可见。
“冬天室内,北方人穿着短袖,南方人瑟瑟发抖……”在互联网上,关于南北方冬季差别的段子不绝于耳。因为没有暖气,所以“取暖基本靠抖”“洗澡需要勇气”“被子压到喘不了气”,这些差不多就是冬季南方室内的真实写照。人的体感如此不适,南方冬季如此可畏,也大可思考一下:这是不是比“北纬33度”更具说服力的供暖理由?
武汉、合肥、长沙等地开始集中供暖,就是对居民呼声的回应。相比50年前,今日中国的发展程度早已不至于因集中供暖捉襟见肘,更何况是经济表现更加出色的南方。有诉求也有条件,尝试进行集中供暖,让南方人过上惬意自如的冬天,当然应当持开放乃至鼓励的态度。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南方的集中供暖就该草草上马、迅速推进。如报道中所言:“一些城市城建部门负责人认为,南方每年的供暖周期短,集中供暖设施利用率低,北方统一集中供暖模式不适合南方。记者随机采访了合肥市两个暖气管道进入已有10年左右的小区,发现仍有大约30%的业主没有开通暖气。”可见,南方如何集中供暖,也面临着自身地域特有的问题。何况南方也是广阔的地域概念,冬季温差明显,这无疑也为供暖共识的达成制造了不同意见。
而南方也大可不必循着粗线条的政策制定路径,各地不妨细致评估自然及经济状况,以民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再决定是否供暖、如何供暖。同时,也可避免北方供暖的经验教训,如在供暖时尽可能安排清洁能源,防止雾霾伴随而至。更重要的是,南方供暖当作出财政上的安排,如当地确实需要暖气,应该确保暖气不是“部分单位”“高档小区”的专享,要兼顾普惠。
南方是否集中供暖,已经持续讨论多年,目前尚未有统一意见。只不过有一个方向当明确:在是否供暖的问题上,一条宏观笔直的地理线条,终究抵不过具体微观的身体感受。后者,更该成为政策制定者所考虑的因素。
关键词: 南方
- 【世界热闻】内蒙古启动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评选
- 环球观焦点:内蒙古:这5项职业资格考试暂停
- 全球热门:飞天圆梦|静待梦天,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收官在即
- 飞天圆梦|“梦天”已就位!杨利伟动情讲述“初代”航天人故事
- 对标保时捷Taycan?大众中国功勋苏伟铭亲自下场造车
- 环球速递!被人忽视的线下市场,隐藏着双11的另一个流量密码
- 环球热头条丨抖音还差一个双11购物节
- 【天天新要闻】中银证券给予珀莱雅买入评级 强品牌力、全渠道布局推动Q3业绩高增长
- 焦点简讯:鸭脖狂奔,绝味失宠
- 天天观天下!做不了山姆,永辉转身向盒马?
- 安信证券给予紫燕食品增持评级 成本压力仍然较大 看好公司全国化进程
- 天天新消息丨郑州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34.03亿元 同比增长2.15%
- 世界快资讯:中钢协:加快落实两大产业发展计划
- 世界短讯!俄方称暂时无法确认继续履行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的条件
- 世界聚焦:美媒:近八成美国人认为国家已“失控” 多数民众给现状差评
- 新华全媒+丨天津:适老化改造改出“暖心窝”
- 环球精选!媒体评述:梦天实验舱整装待发 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迈向收官
- 全球观察:捷报连连!多条高铁建设取得新进展!
- 世界通讯!飞天圆梦丨太空“新房”来了!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实验室将建成
- 秋季女性白癜风患者更需注意这些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