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新华社天津6月20日电(记者周润健)“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北京时间6月21日22时58分将迎来夏至节气,标志着蛙鸣阵阵、蝉吟声声、荷韵飘香的盛夏来临了。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袁瑾介绍,以夏至为起点,气温持续升高,一年最热的时段即将到来。民间有“夏至不过不热”之说。按照民间习俗,夏至这天,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要吃面,正所谓“一碗面下肚,暑气消大半”。
至于其中的缘由,众说纷纭。在北方,夏至前后正是小麦丰收、新粉上市之时,古人以面食敬神,庆祝丰收,自然就有了吃面的习俗。面条不仅种类多,口味也多,如北京炸酱面、天津三鲜打卤面、山西刀削面、陕西臊子面、兰州牛肉面等等。
吃凉面是夏至北方普遍习俗。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记载,夏至这天,北京家家户户都要吃一种冷淘面。冷淘面即“过水面”,将面条下锅煮熟,捞起来过一下凉水,食用时加一点调味料,有的还配上各种菜码。当夏日热得满身大汗时,吃上一碗凉面,解暑降温,浑身爽利。
在南方,“夏至面”的种类也很多,如镇江锅盖面、扬州阳春面、常州炒浇面、淮安长鱼面、南通跳面、昆山奥灶面、杭州片儿川、福建虾面、广东竹升面等等,展现了南方别有的风情和意趣。
“面条是中国人夏日餐桌上的常客,天气愈热,吃面条的频率也就越高。一是做法简单,吃着方便;二是口感不错,营养丰富;三是宁心护肾,养生保健。”袁瑾说。
夏至吃面还有一种解释为,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而面条便是食物中最长的了。这天以后白昼将渐渐缩短,民间就有了“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说的是吃过“夏至面”,白天就越来越短,每天做针线活,用的线也一天比一天少。
相比于其他食物,面条清爽、素净,既是简朴的果腹之物,也可以衬托任何食材,汇聚百态生活,容纳万千滋味。夏至到了,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不论你身处何方,不管你有多忙碌,记得吃上一碗“夏至面”,这是生活的滋味,也是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
- 今日夏至:处处闻蝉响,遍地听蛙鸣_全球观天下
- 2023年6月国家大剧院招聘考试安排是什么? 当前最新
- 2023年6月国家大剧院招聘怎么报名?-当前快报
- 2023广州人才绿卡有哪些待遇? 全球关注
- 2023广州人才绿卡怎么申领?|资讯
- 2023年广州最新人才绿卡政策有哪些变化?_世界微速讯
- 魔兽世界怀旧服荣誉有什么用?魔兽世界怀旧服荣誉点数在哪兑换?|全球新动态
- 世界最新:购买二手房过户流程是怎样的?二手房过户之后银行多久打款给卖房?
- 平均年化利率怎么算?年收益率与年化收益率的区别是什么?
- 天天微动态丨自家wifi密码忘了也连不上
- 南通2023启东市第二医疗集团招聘岗位一览
- 韩国政府:绝对不会在禁止进口福岛水产品方面让步 焦点精选
- 【速看料】美国海岸警卫队:加拿大反潜巡逻机在搜索失联潜水器区域探测到声音
- 大便后擦屁股纸上有血是怎么回事?拉屎顺畅但是擦出血怎么回事?-世界快看
- 伊朗南部霍尔木兹甘省发生4.9级地震
- 2023西安黑河森林公园端午优惠福利活动
- 英国50岁“高龄”宠物乌龟逃走:2年后被找到 离家只有几公里
- 村里的球赛何以火起来(暖闻热评)|环球快看点
- 联想发布 12 合 1 多功能扩展坞:三屏异显、10Gbps、100W PD 快充
- 短债基金是什么意思? 短债基金和长债基金的区别是什么?-天天讯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