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
记者4日从中国海油获悉,8月3日,我国首艘、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运输加注船“海洋石油301”在广州港锚地,成功为全球最大吨级双燃料超大型油轮提供保税液化天然气加注服务,我国国际船舶液化天然气加注产业步入世界前列。
“海洋石油301”船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自主管理运营的第一艘液化天然气运输加注船,此次经过8.5个小时,成功为32万吨的双燃料油轮“马兰狄俄涅号”加注约6500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据中海油广东水运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市场商务部经理叶荻介绍,“此次的加注量可供该船连续航行超10000海里,可覆盖广州到欧洲的往返航程。这是我国第一次为超大型油轮进行锚地加注,相较于码头加注不同,锚地加注的作业环境更为复杂,对操作管理、安全管理的要求更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介绍,近年来,为降低船舶排放污染,全球以液化天然气为动力的运输船舶市场发展迅猛,数量大幅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球在运营远洋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有346艘、订单达513艘。2022年全球新建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订单占替代燃料船舶订单数的81%。
与传统船用燃油相比,液化天然气可实现硫氧化物零排放,氮氧化物减排90%,二氧化碳减排25%,每年燃料成本可降低30%左右,兼具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尤其适合国际远洋船舶运能大、运距长的需求,受到广大船东的青睐,越来越多的新造船以液化天然气为燃料以满足船舶减排要求。“马兰狄俄涅号”所在的希腊马兰油轮管理公司操作总监乔治·阿斯特罗斯表示,该公司一直在寻找替代燃料的解决方案,而液化天然气现在是很好的解决方案。
国际远洋船舶液化天然气加注需求日益增长,带动了液化天然气船舶加注产业的蓬勃发展。这些以液化天然气为动力的国际船舶通常航线较长,燃料补给的安全性、便捷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国际船舶保税液化天然气供应服务成为国际海事服务组成的重要部分,是衡量港口国际化水平和配套服务的重要指标。2022年以来,国内多家能源及港口企业纷纷行动,在深圳、宁波等各大沿海港口建成国际船舶液化天然气加注中心,并成功实施多次加注作业,使我国具备提供规模化国际远洋船舶液化天然气加注服务的能力。
“对于马兰油轮来说,中国是我们开展业务往来的国家中最大的一个,在中国加注是一种战略能源供应的解决方案。中国海油是我们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有能力为我们提供可持续的液化天然气供应。”乔治·阿斯特罗斯表示。
在加快沿海国际船舶液化天然气加注能力建设的同时,我国积极推动内河航运清洁化发展。去年9月,工信部、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将增加液化天然气、电池等绿色动力船舶,降低内河船舶污染排放。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移动加注船,全面掌握船对船、加注站对船、槽车对船及燃料换罐等多种加注技术。
中国海油气电集团船舶业务部业务推广与实施经理程林告诉记者,作为国内第一、世界第二大液化天然气进口商,中国海油已建成3座国际船舶液化天然气加注中心,并在珠江流域、近海区域等地建成投运13座船舶液化天然气加注站,推动液化天然气清洁燃料在国内水运行业的推广应用。
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液化天然气加注市场需求将超过1000万吨,2030年将达到3000-4500万吨。“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加快天津、厦门、海南等国际船舶液化天然气加注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内河液化天然气加注链条,推动构建区域性船舶液化天然气燃料应用生态,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中国海油供图)
关键词:
- 我国完成首次超大型油轮锚地液化天然气加注
- 8月5日成都大运会篮球中国队比赛赛程
- 大运会排球每日赛程安排表
- 银川检察机关践行“枫桥经验”品牌展示
- 贵州威宁:谱写创新能动履职新篇章
- 旅游业反弹 英国航空公司大幅加薪
- 南非总统府为女足争取同工同酬待遇发声
- 泰国一火车与皮卡车相撞致8死3伤
- 全球海运业陷入严重海员短缺
- 财政部 水利部紧急下达4.5亿元中央财政水利救灾资金 支持京津冀地区做好水毁水利工程设施修复等防汛救灾工作
- 本轮券商行情大热背后:“量化营业部”频频现身龙虎榜
- 美国7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8.7万人 低于市场预期
- 8月4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附名单)
- 星火相传 八方救援!大连救援队驰援涿州
- 官方通报重庆事业单位招考作弊案:已抓获组织作弊团伙成员
- 数据复盘:19亿净流入通信设备 龙虎榜抢筹晶澳转债
- 5名中国公民入境俄罗斯受阻 我使馆提出交涉
- 中国科学院牟刚:LK-99未得到充分证明 室温常压超导仍处于概念阶段
- 时代中国前7个月合同销售额近103亿元
- 至纯科技:前次募投项目尚未达预期 公司决定终止定增募资不超17.93亿元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