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张静】美国为“强化本国制造业”在2022年8月16日生效的《通胀削减法》已实施一年。根据韩联社16日的报道,随着韩国产业开始得到美国政府的补助,作为电池核心部件的正极材料对美出口大幅增长,韩电动车在美销量也在上升,但对于如何摆脱核心原材料对中国的依赖韩企束手无策。由于美国仍未明确划定禁止进口核心原材料的名单,因此表面上“尝到甜头”的韩国企业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报道称,美国是与中国和欧盟并列的全球三大汽车市场之一,由于《通胀削减法》规定只有在北美最终组装的车才能获得补助,一度让韩国汽车行业倍感压力。经过协商,美国将韩国车企的大部分电动车型都纳入补助范围。今年上半年,韩国现代和起亚两家企业在美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11.4%。有分析认为,随着韩国电池企业在北美生产能力的提升,未来获得的税务减免数额将更大。
不过,即便韩国电池行业正在受惠,其大量核心矿物原料供应仍同中国产业链“拴紧”,这让许多韩企很难相信《通胀削减法》是真正的利好。《韩民族新闻》16日报道称,《通胀削减法》严格限制了相关企业从中国进口电池核心矿物。韩国商工会议所的统计数据显示,韩国81.2%的氧化锂和氢氧化锂,83.3%的氧化钴和强氧化钴,77.6%的硫酸钴和硫酸锰从中国进口。因此,目前韩国电池行业虽然获得了一些美国的税务减免和补助等优惠,但仍对未来忧心忡忡。
“对华依赖度居高不下!”韩国《全球财经》16日的报道发出这样的感慨,韩国的两级材料、前驱体等电池核心零部件和主要太阳能零部件的对华进口比重仍然达到九成。韩国贸易协会的报告显示,随着韩国电动车出口增加,锂镍电池、电池生产原料、永久磁石等核心资源对华依赖度或将持续上升。韩国电池业内人士表示,在全球电池供应链中排除中国企业是不可能的。
“韩国半导体行业如何调整供应链仍处于迷雾中”,《韩民族新闻》称,韩国半导体业也因被美国觊觎而“身价上涨”,但美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电池和半导体等尖端科技领域将中国排除出全球供应链,谋求以美国为中心“重组”供应链。这令身处在美中摩擦“夹缝”中的韩企面临经营的高度不确定性。
美国《芯片与科学法》也在本月迎来实施一周年,在美国本土进行半导体生产、封装和研发的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虽然获得了补助,但付出的代价是10年内被限制对华投资。由于中国针锋相对地对镓、锗等核心矿物实施出口限制,韩国半导体业担心,未来的半导体研发可能受阻。彭博社近日的文章称,韩国和中国企业正利用迂回的方式,寻找合作机会,这让美国重组供应链计划更加困难。
关键词:
- 美《通胀削减法》实施一周年,韩企盘点“跟随”得与失
- 美国:汽车电动化路上磕绊多(环球热点)
- 海外网评:枪支暴力“流行病”肆虐,美国儿童家里中弹
- 大运河畔工业城市常州:让工业遗存“活起来”
- 湖北竹溪:创新保护楚长城 千年遗产焕生机
- 甘肃张掖七彩丹霞“邂逅”热气球
- 旅游+直播火了!导游、旅游企业纷纷入局,盈利渠道多元化
- 四川凉山州2023年火把节系列活动正举行 吸引大量群众参与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实干笃行】广东突出“制造业当家” 打造发展新优势
- 闻“汛”而动提前部署 加快恢复生产生活——辽宁全力打好防范强降雨“主动仗”见闻
- 2208只蒙古百灵鸟被迫脱离草原 14人被判赔偿超250万
- 18家工地食堂脏乱差没人管?检察机关向3家单位发出检察建议书
- 8月17日北向资金最新动向(附十大成交股)
- 【文化评析】传统戏曲与青年文化的双向奔赴
- 主力复盘:2.8亿封板新时达 1.9亿流出太平洋
- 六部门重磅发文 千亿级风电光伏退役市场开启
- 长安三万里收律师函 被指违背历史 要求道歉!
- 开国元勋被变成革命叛徒?自媒体无下限
- 《寻味上海》│沪郊百宝 三林有“酱”
- 《寻味上海》│海派菜大师再现名菜“瓜姜鱼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