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时下,兴和县民族团结乡的冷凉蔬菜喜获丰收,村民正在地里采摘西兰花。本报记者 张晓鹏 摄
初秋时节,兴和县民族团结乡冷凉蔬菜迎来大丰收。种植基地菜农采收忙,销路畅通收入有保障,许多村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稳定就业,冷凉蔬菜种植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一项“热”产业。
走进兴和县民族团结乡大五号村蔬菜种植基地,放眼望去,菜地里的菠菜、芹菜绿油油一片,长势喜人。30多位村民们正穿梭在菜地里忙着采摘、捆绑、装筐、搬运,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今年种了200亩菠菜,现在采摘的是二茬菠菜。菠菜一年能种三茬,亩产在4000斤左右,除去用工和农资,自己能收入50万元。” 看着一筐筐菠菜装车销往全国各地,大五号村菠菜种植大户张利冬高兴地说。
“一天能采15、16筐,一筐10块钱,一直能从5月初干到10月初,干活儿离家近,工资还日结。”谈到在家门口就能赚钱,村民李凤清笑容满面。
不仅仅是大五号村村民靠种菜实现了增收致富,兴胜村的村民们同样尝到了种植蔬菜的甜头。中午时分,走进兴胜村,放眼望去,蔬菜田里绿浪翻滚,村民们正忙着收割芹菜。
“现在我们的土地都流转给了种植大户,流转一亩地600块钱,其他时间在基地打工,一年能收入2—3万元。”交谈间,村民张汉军对自己的收入很是满意。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位于兴和县民族团结乡中部的大五号村和兴胜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灌溉条件优越,特别是当地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是兴和县最好的冷凉蔬菜种植基地之一。
“民族团结乡因地制宜,在全乡中部大力发展冷凉蔬菜产业,目前全乡种植菠菜、甘蓝、西兰花等10多个品种的冷凉蔬菜,面积达3万亩左右。”兴和县民族团结乡党委副书记巴特尔表示,下一步,民族团结乡将立足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大力引进新型品种,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不断改进种植技术,切实提升蔬菜产量及品质。同时,以蔬菜深加工为重点,积极招商引资,加快建设万亩蔬菜产业园区,使其真正成为面向首都的“大菜园”,让全乡的蔬菜产业尽快现实标准化、市场化、产业化,进而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记者 邓秀秀)
关键词:
- 兴和县冷凉蔬菜喜获丰收
- 集宁区:老旧小区改造 让居民幸福感就地升温
- 2023央行国家公园纪念币纪念币发行时间+面额+发行量
- 法检携手以高水平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向着最偏远的失联村庄进发
- 科技赋能大运会|双臂拉花咖啡机器人
- 科技赋能大运会|"黑科技"降温背心送凉爽
- 美日韩首脑碰头将加强三方安全合作?中方回应
- 趣科技|量身定制韩国将从2025年启用AI教科书
- 日本福井县打算明年引入"XR巴士"
- 看江苏经济“沉浸式”升级 “秘诀”竟在此!
- 主力复盘:近2亿封板盟固利 新时达6天3板
- 精选!确山县双河镇:全力支持配合开展巡察工作
- 因小微企业划型不准、违规发放房地产贷款等,广发银行被罚2340万元
- 中兴通讯: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4.72亿元 去年同期45.67亿元
- 苏泊尔:累计回购670万股 占比0.83%
- C威马上市首日龙虎榜:三机构上榜 合计净卖出1385.76万元
- 人民同泰振幅19.45% 上榜营业部合计净买入40.50万元
- 腾讯控股:8月18日以4.01亿港元回购122万股公司股份
- 素颜美肌:东方佰丽胶原水光诠释原生自然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