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在生态文明建设‘全国一盘棋’中,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区生态保护建设步入力度最大、变化最显著的新时代。期间,内蒙古累计营造林1.31亿亩、种草3.18亿亩、防沙治沙1.38亿亩,规模均居全国第一。”自治区林草局副局长马强在8月15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生态文明重要成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内蒙古始终把绿色作为最亮的发展底色,坚持不懈让广袤草原“带薪休假”,在兴安林海“挂斧停锯”,对重点沙漠“锁边治理”。
严格落实林草长制,着力构建林草资源保护发展长效机制;
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深入推进“一湖两海”生态综合治理和察汗淖尔湿地公园建设,积极推进贺兰山国家公园创建、大青山国家公园申建和巴丹吉林沙漠公园申遗;
加大林草专项整治力度,扎实开展打击毁林毁草专项行动。划定基本草原7.3亿亩左右,在全国率先出台《内蒙古自治区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条例》,每年3.8亿亩草原落实禁牧制度得以休养生息,470万农牧民从中受益;
坚持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做好“增绿”文章。深入开展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瞄准“两山”理论“转换点”,借力“生态+”,变“拼资源”到吃“生态饭”,生态文明建设正创造着实实在在的绿色GDP。2015年到2019年,全区生态产品总值增加5410亿元,增幅13.75%。林草湿总碳汇量达1.2亿吨,居全国第一位。总碳储量达106亿吨,居全国第二位;
内蒙古8个地区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5个城市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呼伦贝尔是全国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生态系统。“中国绿肺”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集中连片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重点国有林区之一。库布其沙漠治理作为中国防沙治沙的成功实践,被写入190多个国家代表共同起草的联合国宣言。2021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第十五次会议上,锡林郭勒退化草原修复项目是唯一一个中国向世界推荐的草原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李永桃
关键词:
- 聚焦生态文明成果|内蒙古累计造林、种草、防沙治沙规模居全国第一
- 第四届中蒙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办
- 齐心协力 重建家园
- 沉浸式文旅,新体验激发新活力
- 奋战在一个个井场上
- 日媒:美日澳计划派出多艘军舰在南海举行联合军演
- “高薪招聘” 偷渡境外赚大钱?广西捣毁一特大组织偷渡团伙
- 国家疾控局关于新冠病毒EG.5变异株相关科普问答
- 以为出国拿高薪 中科院博士被骗至缅甸
- 多氟多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20亿元
- 金融创新引领支持 “清华经验”树立科创孵化新样本
- 华润集团:有第三方公司和个人冒用“华润”“华润数科”等名义自建网站、开发系统及平台
- 电影《巨齿鲨2:深渊》全球票房已超2.91亿美元
- 悠闲假日 “过林卡”
- 谁的多巴胺动了,京东礼品七夕节携精奢好物为爱献礼
- 南通空气质量较去年同期明显改善
- 徐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
- 美国为何成为“政治暴力合众国”
- 救援不积极 党争最起劲 美政府应对毛伊岛大火不力引民愤
- 中国国家公园有多美 一起来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