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8月19日电 题:香江观澜:港人“北上”消费成新潮流
【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香卢平
数月前,一张照片在港深两地“火”了。港铁车厢内不同方位的多名乘客都不约而同携带“鲍师傅”点心从深圳回港。那是疫后两地全面恢复人员往来的初期,这种有别于疫前的“反向购物”现象很快被当成新鲜事传开,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时至今日,香港居民“北上”消费现象不但未见减退,还已形成一种新风潮。香港入境处数据显示,7月前往内地的港人超过468万人次,远超同期内地访港客的297万人次。香港媒体和社交网络平台涌现不少分享如何在内地吃喝玩乐的攻略。
客观而言,香港物价普遍高于内地,加上近期人民币兑港元走弱,港人追求性价比而赴深圳、广州、珠海等广东省内城市消费,自然而然。内地餐饮选择众多,物美价廉,平日忙于工作的港人休息日趁机大快朵颐,也不失为乐事一桩。
毗邻香港的深圳热门商圈,譬如罗湖国贸与老街,福田会展中心周边,以及靠近深圳湾的海岸城等均是港人“北上”的热门消费地。精明好客的商家顺势而为,甚至推出凭“回乡证”领取的优惠券。难怪有深圳人感慨:周末上街,身边说“港普”的人多了!
对于喜爱文化艺术的港人而言,“北上”参观博物馆、逛书店、看电影也是不二之选。据笔者所知,有香港高官就特别热衷到深圳逛书店,并称赞深圳的书店格局设计创新,书籍数量多且种类齐全。而一些在港生活的“港漂”,对于到深圳观看国产电影乐此不疲。
粤港居民的生活被拉得更近,频繁往返两地的人们几乎可实现“无缝衔接”。便利的交通是促成这一切的先决条件。无论是今年7月实施的“港车北上”还是今年2月新开通旅检的港深边界第七个陆路口岸莲塘/香园围口岸,都为港人“北上”提供更多元的出行选择。
当中后者备有“人车直达”设施,即旅客乘搭公共交通、驾车或步行也能直达关口。而8月14日起,港铁还为往返高铁香港西九龙站与深圳福田站的乘客推出“灵活行”安排,旅客可免费改乘同日指定车次最多3次。两站本来就只有十多分钟的车程,高铁迈向“地铁化”带来便利,无疑更增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股“北上”消费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以近年风靡内地的“网红”饮品店为例,香港年轻人也青睐这类选择多、形式新的商品。同时,内地社交平台也逐步进入香港青年视野。早前有机构对香港学生使用社交媒体习惯开展调查,结果显示小红书的使用率已上升至33%。
“北上”消费疫后再掀热潮,某程度体现港人生活方式趋变,反映两地民心相向。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如今俨然已成事实。
关键词:
- 香江观澜:港人“北上”消费成新潮流
- 庆巴中建交49周年 巴西各地掀“中国风”
- 日本民众集会抗议核污染水排海:“不能让核污染水污染大海”
- 新华全媒+|多彩活动好风光,旅游正当时——拉萨雪顿节见闻
- 寻潮东莞
- 底线不可逾越!东部战区发布轰炸机挂弹起飞画面
- 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部长会议在印度举行
- 海康威视:未来在条件成熟时还会有创新业务子公司IPO
- 电影《暗杀风暴》总票房破4000万
- 国足看归化!武磊失3单刀,费南多11射进2球,扬科维奇可考虑下
- 区域发展新亮点|成渝双城经济圈打造高质量发展新突破口
- 供应链成为“共赢链” “中国制造”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
- 金观平:共享经济贵在提质增效
- 湖湘画卷|耒阳:一湾烟火 激荡满城活力
- 国家队出品的7大反诈利器!愿多一人看见,少一人被骗
- 当选2016“最美医生” 吴孟超希望医患能团结一心
- 现实版《无双》?台湾一画家高仿假钞流入市场
- 不可逾越的底线!东部战区发布轰炸机挂弹起飞画面
- “折扣电商”红利还能持续多久?唯品会连续43个财季盈利 直面阿里京东“低价”挑战
- 2023中国算力大会聚焦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