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今年入汛以来,受多轮台风和强降雨影响,我国多地自然灾害风险居高不下,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多发,防汛形势复杂严峻。“七下八上”正是防汛关键期,是防汛最吃劲的阶段,务必按照中央提出的要求,始终绷紧防汛救灾这根弦,慎终如始做好防汛抗洪救灾各项工作。
我国汛期自然灾害具有发生范围广、突发性强、致灾重等特点,往往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汛工作存在诸多困难。预防是打好防汛硬仗的“先手棋”、关键点,应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风险,尽可能将自然灾害伴生的风险化解在萌芽阶段。
对于如何准确把握今年主汛期形势,国家有关部门已组织了多次联合会商。尽管全国已建成近10万处水雨情监测站,但我国水库、堤防数量多、分布广,部分险情难以及时被发现。对此,应进一步提升汛期灾害监测能力,充分发挥汛期灾害监测和综合指挥调度平台作用。利用各类自然灾害监测站网点,紧盯中小河流水文监测、重点城市防洪排涝情况,及时研判灾害性天气风险,并评估其致灾力,从预见期和精准度两方面形成早期风险评估。加强信息共享和上下联动,提升监测预报预警和群测群防能力,形成国家、流域、各省上下联通、部门协同、标准一致、成果互动、相互验证的防灾联合调度,提升研判汛期风险能力,提供预判垮坝、决口等重大风险的可行方案。
防汛的关键在于流域防洪工程的调度。如何削减洪峰势头,科学精细调度干支流水库,是对决策科学的最大考验。进一步发挥防洪控制性工程作用,提高洪水调蓄能力,利用蓄滞洪区减轻防洪压力。提高科学调度水平,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以流域为整体、以重要水利工程为要素、以防洪安全为前提,科学调度防洪工程,充分发挥调洪削峰作用,实现预报和调度相融合,为转移风险提供更科学的决策依据。
防汛的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安全和社会稳定。提升汛期灾害风险规避能力,是对防灾减灾成效直接有效的反馈和检视。目前,海河流域洪水逐渐消退,松花江流域洪水演进过程复杂,不少基层工作人员和群众的防灾救灾实战经验不足。应进一步强化系统预警功能,动态研判成灾风险,完善预警手段,提前采取行动。根据不同致灾因素、致灾级别、致灾组合制定覆盖高危地区的群众转移预案,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修订完善。坚持安全第一、避险为要,强化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视情提前组织危险区人员转移避险。要提高公众自救避灾意识,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培训和提升,借助社区平台和应急志愿者队伍装备和人才优势,推动自救互救知识普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鲍淑君)
关键词:
- 绷紧防汛救灾这根弦
- 文明中国丨福建三明:文明乡风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 前7月我国对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增长19.1%(新数据 新看点)
- 两名基层干部的“鸡毛信”(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 齐心协力 重建家园
- 鲜切花产业背后的科技力量(一线调研)
- 研发新农机 为民添便利(人物故事·聚焦乡村创业)
- 商务部:中方要求美方立即取消违反世贸规则的钢铝232措施
- 正输掉对华"科技战"!"希望美国看到这一点"
- 9亿元打水漂? 中国文保建筑改成了日式餐厅!
- 特朗普称24日将前往佐治亚州富尔顿县监狱投案自首
- 创业板指跌幅扩大至1%
- 安信证券给予东华测试买入评级 PHM业务增速亮眼 测控分析系统初现锋芒
- 云从科技:正式发布从容大模型1.5版本
- 赛福天上半年净利润3083.3万元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降1471.5%
- 创业板指早盘跌1.3% 数据要素板块涨幅居前
- 黄陂区信息技术产业聚企成链 “东湖高新·木兰智汇谷”开工
- 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重要举措——司法部有关负责人解读《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
- 建工修复等15只创业板股融资余额增幅超10%
- 常州港首次起运出口新能源整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