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人民网赤峰8月23日电 (记者 金洪花)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殿堂,昨天和明天在这里相逢,文明的精华在这里汇聚。近日,“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网络主题活动内蒙古站采访团走进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博物馆,探寻塞外历史名城的“前世今生”。
“博物馆要展现文物多重价值,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的平台,增加观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赤峰博物馆馆区副馆长张小明告诉记者,近年来,赤峰博物馆在展陈提升、社会教育、科学研究、文创产品打造等工作中取得了许多新突破,让更多的人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走近博物馆。
图为赤峰博物馆外观。人民网记者 金洪花 摄
据张小明介绍,2022年初,赤峰博物馆对基本陈列进行了提升改造。在展陈内容上,对基本陈列展览大纲进行了重新写作,分别以《日出红山》《古韵青铜》《契丹华韵》《和同一家》为主题,更加突出展现不同民族之间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史实。如在第三展厅《契丹华韵》增加了“南北交融”的单元结构设置,展现宋辽时期多民族相互交融的历史史实;在第四展厅《和同一家》,展示了金元明清时期各民族的共同生产生活所创造的农牧交错、民族融合的多元文化。在展陈形式上,以数字大屏、互动换装、VR眼镜等多媒体科技手段,带给观众全新的参观体验。
图为《和同一家》陈列展厅。主办方供图
不仅如此,赤峰博物馆通过举办社会教育活动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进一步拉进博物馆和观众的之间距离。截至目前,共举办清公主文化系列、红山文化系列、中华传统节日系列活动、江南生活美学系列活动、传拓技艺体验生活等20余场;同时,开展“文博观影活动”“非遗知识讲座”“人人都是策展人”“爱上博物馆”集章打卡等活动。搭建博物馆与公众的交流,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据了解,赤峰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八万余件(组)。其中一级文物135件(组),二级文物381件(组),三级文物876件(组)。红山文化勾云形玉佩、红山文化石雕人像、赵宝沟文化凤型陶杯、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鬲、西汉王莽铸钱陶范、辽代三彩鸳鸯壶、清代金丝楠木骨灰罐、清代金字《甘珠尔经》等文物都属馆藏精品,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学术研究价值。
关键词:
-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从文物里读懂赤峰 感知民族融合的多元文化
- 两岸青年与媒体人走进农业示范园 点赞贵州现代农业发展成就
- 孙玉友:择一事终一生
- 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和国际交流中心关于调整2023年北京市青少年短道速滑锦标赛比赛时间的补充通知
- 余姚一钢结构建筑倒塌 12名被困人员已全部找到
- 胡锡进:用罄30万元资金 亏损额今天达到9050元
- 被判入狱5年 “港独”分子要求认罪减刑 法院驳回
- 华南医药正式聘请长春中医药大学于澎教授成为特聘专家
- 江中药业:OTC业务营收增长23.27%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涨13.95%
- 富士莱: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未出现逾期不能兑付的情形
- 最长25天 抖音电商延长秋冬服装预售发货天数
- 神驰机电:上半年净利润1.32亿元 同比增长53.96%
- 众兴菌业:公司北虫草尚在试生产阶段 规模较小
- 世界最资讯丨潢川县双柳树镇:全民齐发力 筑牢反诈“心防线”
- 每日短讯:罗山:招商引资成效显
- 为安全加码!蓝山打造行业首个第三排侧碰测试
- 罗马诺:卡塔尔俱乐部阿尔阿拉比准备正式报价维拉蒂
- 中国七夕情人节,奢侈品生意清淡,销售吐槽:怎么都不给女孩买东西了
- rar解压帮手官网(rar解压)
- 贵州财经大学在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佳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