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彩陶坡遗址出土红山文化早期龙形蚌饰 2023-08-25 16:06:08 来源:人民网
(相关资料图)
据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消息,近日,松山区彩陶坡遗址在考古发掘中出土一件龙形蚌饰。专家初步分析认为,此件龙形蚌饰应属于红山文化早期,年代上早于此前出土的玉龙,填补了红山文化早期龙形象的空白。
彩陶坡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安庆沟镇。龙形蚌饰出土于遗址内一座房址的西南角,因质地酥脆,考古队员在现场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初步加固处理,并连同周围土块整体提取。之后,还将请专业的文物保护人员开展拼对、修复等后期保护工作。
此件龙形蚌饰长20厘米左右,由头部、身部和尾部等几部分组成,雕刻手法细腻写实,头部特征明显,口部张开,朝向彩陶坡坡顶的方向,尾部用刻划的菱格纹来表现鳞片,还压有一块蚌饰残片,可见简单刻划的边框和内部的圈点纹。
彩陶坡遗址发掘项目负责人胡春柏表示,该龙形蚌饰整体形态有别于以往发现的C形玉龙,呈现出舒展的龙的形象。
此外,该房址还出土两件可复原陶器,一件是夹砂灰陶饰划线纹筒形罐,一件是夹砂灰陶饰字纹筒形罐,均为典型的红山文化遗物,且年代偏早。
据悉,红山文化是中国著名的新石器文化类型之一,在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专家认为,龙形蚌饰既丰富了红山文化龙的形象,也扩展了学术界对红山文化龙的认知,是洞察红山文化普通聚落人群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线索。(记者 刘颖颖)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内蒙古彩陶坡遗址出土红山文化早期龙形蚌饰
- 星空有约丨27日土星冲日,“指环”光彩夺目
- 开学礼物
- 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Ⅳ响应!双休湖北将遭遇强降水,风力高达10级
- 全球快看点丨淅川法院:业务学习常态化 提升能力促质效
- 商城县伏山乡多举措做好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环球头条
- 光山公安:服务群众有真情 炎炎夏日亦“清凉”
- 南阳宛城法院:公众号转载图文侵犯明星肖像权 网文自由但非法外之地 环球最资讯
- 真相 | 夏威夷大火悲剧重演,美政府却依然“手足无措”
- 通讯:美国商家抱怨对华“脱钩”损害各方利益
- 【中国网评】祸水东引?亚太国家不欢迎“小北约”
- 排污入海危害世界 日本必将付出代价
- 【成语漫话世界】本末倒置
- 谷神星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 财政部、税务总局:继续实施公共租赁住房税收优惠政策
- 陕西延川新泰煤矿闪爆事故相关责任人已被控制
- 11岁的网红爵士乐钢琴手 发明小机器人来伴奏
- 20多家券商官宣下调佣金费率 助力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
- 汝南县王岗镇:清理河道垃圾 共护河畅水清|世界滚动
- 驻马店移动公司党委“一二三五”工作法 推动“领题破题 合力攻坚”主题活动落地见效
热点

资讯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