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至海底2000多米,突然遭遇险情,怎么办?“蛟龙”号海试时的这一幕,也是叶聪“潜入深海”20年遭遇到的无数考验之一。
“啃下这块‘硬骨头’ ”
叶聪,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首席潜航员,“奋斗者”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万米海试总指挥。
(资料图)
20多年前,刚刚参加工作的叶聪就赶上了“蛟龙”号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的的立项。当时,中国的下潜能力只有不到600米。国外同行听说中国要研制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都质疑地说“可能吗?”国外对载人深潜技术高度封锁,叶聪和同事们就边学习边设计,硬是啃下这块“硬骨头”。
“蛟龙”号海试,叶聪主动请缨作为潜航员。在海试过程中,“蛟龙”号出现电气绝缘故障报警。继续下潜,有可能遇到漏水事故;选择上浮,则可能故障消失,难以找到故障点位,甚至连故障数据都拿不到。经过审慎思考,叶聪和同事们选择再次出发,经过好几次下潜,最终锁定了故障点位。
“要向那剩余的0.2%发起挑战”
“蛟龙”号研制成功,下潜深度超过7000米,下潜能力可以覆盖99.8%的海底区域。但叶聪说:“我们不能止步于此,更要向那剩余的0.2%发起挑战。”2016年,我国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启动研发,叶聪成为总设计师。
那段时间对于他来说,可以说没有节假日,甚至没有“上下班”的概念。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向世界海洋最深处发起了挑战,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 10909 米!
“我们赶上中国载人深潜最好的时代”
“现在我们三台载人潜水器每年下潜次数约占全世界的一半。我们赶上了中国载人深潜最好的时代!”主题教育要求,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叶聪自豪地说,目前他们想要研制出“生命力”更强、使用体验更好、可持续运营的深海载人潜水器,拓展更多应用场景。
2012年,“蛟龙”号曾与神舟九号航天员乘组有过一次“天地通话”。现在,中国空间站“天宫”在太空翱翔,“奋斗者”号在深海探索。
从不到六百米到一万米,中国探索世界的足迹已经潜入深海。叶聪坚定地说:“我们也将全力以赴,勇攀深海科技高峰,实现更大的深海梦想、深潜梦想。”
关键词:
- 叶聪:潜入深海,勇攀高峰
- 乌克兰2024年举行选举?泽连斯基:西方伙伴先打钱!
- 伊朗将与伊拉克联手处理这个问题
- 京彩好评:文化消费 正在成为一种刚需
- 外交部证实:推迟公明党代表团访华
- 比亚迪:上半年净利润109.54亿元 同比增长204.68%
- 突发雷暴大风!此地多人受伤 “听到巨大声响”
- 无声“杀手”!这个夏日美食竟让一男子骤然去世…
- 8月2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附名单)
- 富森美2023半年度分配预案:拟10派4元
- 58600元“天价酒”高频曝光 听花酒要做青海春天的“虫草”?
- 绝味食品:上半年净利约2.42亿元 同比增长145.55%
- 天臣医疗:2023年半年度净利润约2659万元 同比增加39.04%
- 财通证券:拟每10股派发0.5元现金红利
- 亚洲联网科技(00679)将于10月27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01港元
- 嘉诚国际:与丝纺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罗德里:有了科瓦西奇我可以更多向前推进 不喜欢比赛时间增加
- 海贼王1091真情报:路飞和索隆对手公布,路飞VS黄猿,索隆VS路奇
- 上海电力:上半年净利约7.88亿元 同比扭亏
- 郑商所:纯碱期货2309及2310合约交易指令每次最小开仓下单量调整为4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