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潺潺,游人如织,草原上牛羊成群,大青山林木茂盛、郁郁葱葱。金秋时节,走进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北郊的敕勒川国家草原自然公园,绿浪翻涌,草香扑面。
“我们都叫它‘城市后花园’,一有空闲就来这里逛逛,实地感受‘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呼和浩特市民刘宝全说。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
(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出实招、求实效,聚焦绿化提升、水体治理、污染整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打造绿浓水清的宜居环境。
敕勒川草原和大青山是呼和浩特市北部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然而前些年受干旱少雨、开垦采石等因素影响,一度植被消减、沙石遍地。
“那时呼和浩特一到春秋季节,风沙大得很,回家经常带着一身土。”刘宝全说。
从2012年起,呼和浩特市累计投入近2亿元对敕勒川进行生态修复。如今,敕勒川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夏季平均湿度为67%,吸引许多游客前来享受宜人的生态环境。
与此同时,呼和浩特市对大青山前坡先后实施生态综合治理保护工程和生态建设工程。“每年植树季节,荒山上满是一支支植树造林队伍。”30岁的刘宝全说,像他这个年龄的呼和浩特市民,学生时代几乎都参与过大青山的植树造林活动。
“截至目前,已累计在大青山地区完成绿化荒山7.2万亩,生态保护建设面积总计118平方公里,构筑起一道亮丽的绿色生态屏障。”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杨乌日吐介绍。
从敕勒川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进入市区,成排林木、成片草地等浓郁绿色不断映入眼帘。
近年来,呼和浩特大力实施城市“口袋公园”建设,2022年新建“口袋公园”310处,城市绿地空间持续增大。
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2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9.62平方米。站在大青山上放眼望去,整个城市绿意盎然。
夕阳西下,清澈河水披上金色外衣,岸边花草随风摇曳,温润的晚风传来阵阵鸟鸣……前不久,在呼和浩特南部的大黑河畔,一名本地画家创作了一幅名为《大黑河夕照》的画作。大黑河是黄河支流,也是呼和浩特市重要水系。“近几年,这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名画家说。
“为彻底治理水系,呼和浩特市实施了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市45家涉水企业全部建成一级污水处理设施,并对城区5座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实施提标改造和产能扩建,出厂水水质达到一级A的标准。”呼和浩特市水务局局长张永德介绍。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呼和浩特市委负责同志表示,“我们要在‘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上持续发力,让呼和浩特山更青、水更绿、空气更清新,成为一座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的美丽城市。”
- 天天通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9.62平方米 呼和浩特在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上求实效
- 天天速看:洪秀柱护送昆山妈祖分灵到海南临高天后宫
- 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25亿立方米蓄滞洪区全面开工|当前观点
- 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再次突破12米大关|全球消息
- 新建广州站至广州南站联络线开工建设 世界热议
- 京台共话基础教育:盼持续深化交流合作-热闻
- 支持天文学基础建设的慈善信托项目备案成立 将助力筹建光学天文望远镜-每日快讯
- 政企协同、以送带检 北京持续推动燃气安全监管全覆盖
- 山西欢送新一批援吉布提医疗队员 为当地患者送“光明”
- B站发布《中国奇谭2》《长歌行》等68部片单 称未来三年原创投入只增不减
- 2023安徽半汤露营旅游大会开幕 共谋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 生态环境部:积极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
- 每日观点:冲刺决战显实效 肩挑责任更向前——全国各级食品安全办推进落实“两个责任”一年工作综述
- 天天热点!中烹协:第32届中国厨师节将于10月在福州举办
- 第四届全国少年儿童“劳动美·丰收乐” 主题公益活动火热进行中
- 大闸蟹市场过度饱和 养殖户转型瞄上青虾
- 第105届劳保会——拳拳劳保寄深情,惟愿家国两安康
- 物价回升释放积极信号-今日要闻
- 文旅新产品带来消费新体验
- 2023“百带千”大聚会 啄木鸟家庭维修入围服务提供商TOP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