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指数基金发起消极攻击 2021-10-21 19:50:03  来源:36氪

在现代金融历史中,不乏小规模推出时运行顺利,但在过多炒家涌入后变身成魔的案例,如铁路债券、日本摩天大楼、分割的房地产抵押证券等。仅从规模来看时,没有一种狂潮能够与被动投资(也称消极投资)相比。那些通过买入全部标普500股票以追踪整个市场(而非猜测哪只股票能跑赢大市)的基金,已经获取了巨大的市场规模。投资公司协会认为,美国基金超过40%的净资产总额通过被动工具管理。该现象值得警惕。

指数基金的发展源于对一项新的核心观点的确认,即传统基金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伪命题。多年来,绝大多数传统基金无法战胜市场。通过投资者每年向这些公司支付的约1%-2%的高额管理费(炫酷的对冲基金则更高),积极选股的基金经理们获取了巨额奖金。与此相比,指数基金的收费则微乎其微(大型指数基金只收0.04%),却能够有效实现选定的业绩基准。长期来看,它们让实施积极管理的基金经理们望尘莫及。

在一本叫“万亿”新书中,FT记者Robin Wigglesworth记载了被动基金崛起的编年史,从1960年代的学术探索,到1970年代的商业失败,再到2000年代的大获成功。据书中估算,投资于被动管理基金的资金已超过26万亿美元,比美国一年的经济总产出还多。这已经足以让人们心烦意乱了,因为过去金融界就曾盖过类似的高楼,最后却因为太大而不能倒。

Wigglesworth先生在大举庆祝这种被动投资革命的同时,也列举出可能存在缺陷的地方。显而易见的一条缺陷就是,投资基金把权力让渡给了编纂指数的公司。MSCI、标普、富时等指数曾经被认为是沉闷地反映市场表现的金融工具,现在则在参与市场塑造。如果把一家公司的股票加入指数,全世界的投资者都将迫使抢购其股份。指数的权力确实是一个潜在缺陷。但总体来讲,这是个缺陷足够明显,监管者和投资者很容易防范。

另一重担忧是公司治理。被动投资三巨头BlackRock、State Street和Vanguard合计持有美国大型上市公司超20%的股份(还持有很多其他的股份)。尽管一个人的投票作用有限,但仅投资几家公司的积极基金经理将推动其稳健经营。投资组合里包括上百家公司的被动投资者则很可能不会太认真。他们的投票控制着很多董事会争议的结果,这很令人担忧。

被动投资巨头回应说,他们是很用心的所有者,会有员工专注于敦促所持股公司的管理层。的确如此,管理资产达9.5万亿美元的BlackRock在10月13日宣布,计划把一些投票权代理给基金投资者。这也许也有助于缓解另一重担忧。人们担心,由同一家巨型被动基金所持有的公司将不会努力竞争,以免其成功会给其股东持有的其他公司带来伤害。

来自资产管理人最大的意见是,被动基金在搭积极选股的基金经理努力工作的便车。总体来讲,即便是一般的主动基金也会把资本导向有价值的公司(同时引离经营不善的公司)。经纪商Bernstein的Inigo Fraser Jenkins曾把被动投资与计划经济作比较:前苏联的计划者在把资源分配给有前途的企业方面表现不佳,但至少他们在努力尝试;指数基金则沉醉于自身的被动性中难以自拔。

如何看待这些风险呢?被动投资者主导的市场确实会引发人们对于资本流向是否正确的疑虑。然而现在的局面还远远谈不到主导。主动投资者仍然在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个人零售投资仍然很有活力(有时候过分活跃了)。私募股权公司能保持公募和私募的估值整体相对合理。风险投资家则涌向初创企业。

此外,被动基金存在的所谓缺陷,要与投资者参与后省下来的真金白银放在一起看。被动投资带来的日益增长的影响值得深思,但不应对其全盘否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来咖智库”(ID:laikazk),编译:豆豆,36氪经授权发布。

关键词: 指数 基金 发起 消极

热点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