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楼市降温的大背景下, 10 月房地产市场持续降温,“十一黄金周”相比往年更是略显惨淡。
CRIC 数据显示, 10 月, 29 个重点监测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降 3% ,同比下降 22% ,较 2019 年同期下降 12% 。
房企单月销售业绩表现不及上半年及历史同期。 10 月, TOP100 房企单月业绩规模较 9 月环比回升 1.4% ,同比去年降幅收窄至 32.2% ,继续延续自 7 月以来的下跌趋势。 超 8 成百强房企单月业绩同比降低,同环比双降的百强房企数量达 37 家。
接下来的两个月,房地产市场难言乐观,市场成交或将缓步下行、房企销售将继续承压。 “以价换量”仍是企业加快成交去化的必选项,部分负债率较高的房企将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
01
百强房企10月业绩环比回升1.4%
受下半年市场明显降温的影响,10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7761.4亿元,单月业绩规模较9月环比回升1.4%,同比降幅收窄至32.2%,同比去年同期延续了自7月以来的下跌趋势。
1-10月,百强房企销售操盘金额累计达到93347.2亿元,较2019年和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8.5%和6.7%,累计业绩增速放缓。
表:2021年1-10月百强房企
业绩表现及同比变动(亿元)
数据来源:CRIC
图:2021年1-10月百强房企
单月操盘业绩表现及同比变动(亿元)
数据来源:CRIC
02
超八成房企单月业绩同比降低
具体到企业表现,10月,超八成百强房企单月业绩同比下降,其中,同比降幅大于30%的房企达到44家。同时,包括绝大部分TOP30房企在内,有近八成企业单月业绩不及上半年月均水平。
整体来看,10月房企单月业绩表现不及上半年及历史同期,同环比双降的百强房企数量达37家。
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10月也有部分企业销售表现优于百强房企整体水平,共15家企业单月业绩同比提升。其中,金茂、建发、龙光、华侨城、德信、力高等企业实现单月业绩同环比双增。此外,碧桂园、融创、保利10月单月的销售业绩规模均在500亿元左右,业绩表现相对突出。
图:2021年10月各梯队
房企单月业绩同比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CRIC、企业公告
03
TOP30房企规模优势明显
前十月,百强房企各梯队销售门槛继续提升,与此同时,规模增速呈现出进一步分化趋势,行业竞争加剧。
具体来看,行业龙头房企继续稳健增长,并保持规模优势,TOP10房企1-10月销售操盘金额门槛达到2288亿元,同比增幅达25.3%,较2019年增长40.1%。
TOP20和TOP30房企的销售操盘金额门槛也分别同比提升23.5%和11.3%,实现规模稳定提升。而TOP5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门槛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达到485.6亿元,门槛增幅低于其他梯队房企。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10月末TOP100房企的销售操盘金额门槛同比增长5%至179.4亿元,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图:2021年1-10月TOP100房企
销售操盘金额入榜门槛及变动(亿元)
数据来源:CRIC
04
市场端打折降价趋于常态化
百强房企销售业绩低迷与市场持续降温不无关系,10月,CRIC重点监测的29个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降3%,同比下降22%,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12%。
实际上,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打折促销都成了10月以来的关键词。
四大一线城市市场不容乐观,成交环比增长4%,同比跌幅下降18%。其中,北京、上海成交整体仍处低位,广州市场形势最为严峻,成交创年内次新低,仅深圳成交有所回升。
其中,北京市场最为典型,10月北京新房市场转冷,六成以上新盘推出特价房源,优惠力度不低于9折,而二手房市场迅速冷却,挂牌量增加的同时,成交量却保持下滑趋势,二手房价同样向下调整,其中海淀区部分学区房售价跌幅多达15%。
此外,广州市场也较为严峻,房企打折降价常态化,过半楼盘降价促销,部分项目推出工抵房,降价幅度多达30%。为降低购房门槛,部分项目实行首付延期,外围区域的部分楼盘更是出现了“首付贷”等乱象。
25个二、三线城市市场难言好转,成交环比下降4%,同比下降23%。其中,四成二、三线城市成交环比回升,不乏南宁、天津、郑州这类压力城市,两成二、三线城市成交同比转正,徐州、西安等皆升至年内高位。但近半二、三线城市市场依旧低迷,成交同比跌幅持续扩大。
随着前期积压的按揭贷款陆续放贷,部分城市或将集中网签备案,11月成交规模有望明显提升。但由于新增按揭贷款规模增长受限,在售项目依旧面临较大的去化压力。
四季度房企销售继续承压,通过“以价换量”来促销售、抓回款的空间越来越小,部分负债率较高的房企将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
短期来看,年末房企仍需加快开发节奏、保证年底的货量供应,深化销售渠道并维持积极的营销和折扣力度,冲刺全年业绩。
长期来看,未来房企的经营逻辑向“以销定投”转变,在开发和销售端对企业的经营效率、供货节奏以及去化效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房地产税加速进入实操阶段,长期将改变楼市供需及房价预期,短期也将加剧市场观望情绪。预计年底房地产市场还是不容乐观,成交或将缓步下行,“以价换量”仍是加快成交去化的必选项。
附:10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单月业绩排行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丁祖昱评楼市”(ID:dzypls),作者:克而瑞研究中心,36氪经授权发布。
- 湿地之美|广州海珠湿地
- (热点观察 漫评)美国对欧洲盟友“下狠手”
- 全球微动态丨德媒文章:政治极化愈演愈烈,美国民主面临堕落
- 每日观察!海河观津丨百万候鸟来“息”,它们为何偏爱北大港?
- 焦点!一起来拍中国空间站!
- 焦点播报: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16例 详情公布
- 天天快看点丨辽宁汇聚高校校友资源 引青年人才在辽创新创业
- 每日热文:梦天成功发射!天空飘来一个字:6
- 环球最资讯丨长图丨“院士天团”做优“湖南饭”,该是什么味?
- 常益怀等5市州明早有大雾 出行请注意安全
- 环球动态:11月全省温高干旱持续发展
- 【全球独家】10月制造业PMI为49.2% 建筑业景气水平较高
- 环球今日讯!亚马逊营业利润率下降至2% 国内头部电商或进一步抢占海外市场
- 国家药监局:促进彩色隐形眼镜生产经营企业规范化发展
- 即时焦点:智慧芽升级科创力评估平台 累计上线12条产业技术链
- 【世界热闻】内蒙古启动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评选
- 环球观焦点:内蒙古:这5项职业资格考试暂停
- 全球热门:飞天圆梦|静待梦天,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收官在即
- 飞天圆梦|“梦天”已就位!杨利伟动情讲述“初代”航天人故事
- 对标保时捷Taycan?大众中国功勋苏伟铭亲自下场造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