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个提问:“是什么造成了人与人的差距?”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真正决定你人生高度的,是你的思维方式。
平庸者各有各的不同,优秀者的共性却常常十分相似。
真正优秀的人,大都有这三种思维方式。
别人入局,你能“破局”
有一颗苹果树,人人都可以摘。
但每个人都在想,别人去摘,我就没有了,所以抢先一天摘。
结果,大家越来越卷,摘苹果的时间越来越提前了。
A摘得可能是红苹果,B摘得可能是青苹果,C摘得可能是小青果。
最后,大家都没有苹果吃了。
怎么破解呢?去另找一颗苹果树,或者自己种一颗苹果树。
这就是“破局思维”。
单一重复的思维,使得我们的眼界变窄,看不见更广阔的天地和机会,自然也就无法创造更大的价值。
所以,你需要停止无意义的重复思维,形成“破局思维”。
有这样一个故事:
央视当年在拍摄《激荡三十年》纪录片的时候,原计划打算对30位风云人物进行采访。
问题是,这些大人物都太忙了,根本约不到时间。
制作周期只有4个月,时间越来越少,整个团队都陷入了绝望。
当时的策划罗振宇想了一个办法:不采访当事人,采访旁观者。
比如海尔老板张瑞敏砸冰箱,就不去采访张瑞敏本人,而是采访当年报道他砸冰箱的第一个记者。
节目组随即行动起来,在两个多月里,采访了300多个与当事人相关的边缘人物。
尽管没有采访到当事人,但《激荡三十年》拍得很成功,拿回了当年几乎所有的纪录片大奖。
面对着“当事人无法采访”的困境,罗振宇选择采访旁观者,破了这个死局。
这就是破局的高手。
破局之后,要有“边界”
当你找到了突破点之后,你去做这个事情,就一定要有“边界思维”。
什么是“边界思维”?“边界思维”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不能做的事情不要做。
你另找一颗苹果树,你不能偷,不能抢;
你自己种苹果树,那你得在自己领地上栽种,不能侵占别人的土地。
你要明确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你是老板,你不能为了利益,而丧失了底线,去做违法的事情。
你是管理者,你不能模糊情理法的边界,做出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你是员工,不能为了冲业绩,就做出违背公司价值观的事情。
第二层,不懂的事情不要做。
你自己去种苹果树,但你不知道栽种的方法,那你不能盲目地种,胡乱地种。
这个道理看似简单,但很少人能够做到。
因为,人们总是经常性地低估困难,而高估自己的能力。
而且,越是那些能力低的人,越容易产生对自己过高的评价。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达克效应”。
股神巴菲特有一条重要的投资原则,就是首先要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
他说: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样才能做好投资。必须把生意看懂了,有的生意是我们能看懂的,但不是所有生意我们都能看懂。
正是秉承这样的原则,在过去60余年的投资生涯中,他只买了78支股票,因为他从来不做能力边界之外的事情。
马云在管理阿里巴巴时,经常告诫管理者多问自己3个问题:“我有什么,我要什么,我放弃什么”。
为什么要问这三个问题?其本质也是要求管理者对自己能力边界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知道自己有什么,才能得到什么。
真正能成大事的人,都有“边界思维”,他们知道自己的能力是有边界的,会在能力边界之内寻找更大的价值空间。
边界之内,要掘“深井”
你去种苹果树,需要打一口井,取水灌溉。
你挖了一个地方,没有水。
然后,你换了个地方,继续挖,还是没有水。
于是,你再换一个地方挖,一直挖呀挖。
最后,你挖了很多的地方,地上留下了很多洞,却始终没有水的踪迹。
其实,是你挖的不够深,只要再坚持挖一下,就能见到水了。
这就是“深井思维”。
孟子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尤为弃井也。”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挖到一半还没看见水的时候就选择放弃,那这口井就只能是一口废井。
曾国藩也说:
“用功辟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
下功夫做事就好比挖井取水,与其同时挖好几个井但都挖不到泉水,还不如只守着一口井一直挖下去,用尽全力挖到井水,这样才能用之不竭。
很多时候,你之所以事业不成功,就是因为你在遭遇挫折、困难和利益冲突的时候,你选择了放弃。
为什么成功的人少?实际上,不是成功的人少,而是放弃的人多。
华为任正非先生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在他创办华为30年来,始终专注在ICT领域,为成为世界一流的通讯设备供应商而努力。在华为成长的过程中,经常面临着众多的艰难和诱惑,但他从来都没有动摇过。
有人建议他做房地产,轻轻松松实现百亿利润,他一口回绝。
有人建议他涉足互联网和资本运营,也被他断然拒绝了。
别人都把钱拿来炒股,而他却把钱投入研发。
正是任正非的这种专注和坚守,引领着千千万万的华为人共同前行,才有了今天的华为。
京瓷创始人稻盛和夫认为,让他走向成功的,是正确的思维方式。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思维,就会拥有什么样的命运。
真正优秀的人,在面对着各种复杂的局面,会用“破局思维”突破困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用“边界思维”,界定行动的界限,做正确的事情;用“深井思维”,保持专注,长久坚持,直至取得成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创业酵母”(ID:chuangyejiaomu),作者:酵研院,36氪经授权发布。
- 湿地之美|广州海珠湿地
- (热点观察 漫评)美国对欧洲盟友“下狠手”
- 全球微动态丨德媒文章:政治极化愈演愈烈,美国民主面临堕落
- 每日观察!海河观津丨百万候鸟来“息”,它们为何偏爱北大港?
- 焦点!一起来拍中国空间站!
- 焦点播报: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16例 详情公布
- 天天快看点丨辽宁汇聚高校校友资源 引青年人才在辽创新创业
- 每日热文:梦天成功发射!天空飘来一个字:6
- 环球最资讯丨长图丨“院士天团”做优“湖南饭”,该是什么味?
- 常益怀等5市州明早有大雾 出行请注意安全
- 环球动态:11月全省温高干旱持续发展
- 【全球独家】10月制造业PMI为49.2% 建筑业景气水平较高
- 环球今日讯!亚马逊营业利润率下降至2% 国内头部电商或进一步抢占海外市场
- 国家药监局:促进彩色隐形眼镜生产经营企业规范化发展
- 即时焦点:智慧芽升级科创力评估平台 累计上线12条产业技术链
- 【世界热闻】内蒙古启动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评选
- 环球观焦点:内蒙古:这5项职业资格考试暂停
- 全球热门:飞天圆梦|静待梦天,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收官在即
- 飞天圆梦|“梦天”已就位!杨利伟动情讲述“初代”航天人故事
- 对标保时捷Taycan?大众中国功勋苏伟铭亲自下场造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