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火山石投资”(ID:VolcanicsVenture),作者:小火,36氪经授权发布。
每月一期的「火山特写」是火山石资本微信公众号推出的新栏目,在这里我们会讨论智能科技、创新医疗、科技消费领域里值得瞩目的新趋势。
这一期的「火山特写」将把镜头聚焦于效率工具细分领域中的明星初创企业「Roam Research」带火的新概念——“双向链接”,我们邀请到了火山石资本投资的「互链文档」创始人Victor和火山石投资同事Gavin,聊一聊值得期待的新一代效率工具的创新、挑战和可能性。(文末还有「互链文档」限量内测码哦。)
近几年异军突起的新型效率软件表现非常抢眼,从曾经的项目管理、协作办公、待办清单等单纯的工作任务模块,逐渐演变成了对整个工作流的改变甚至是颠覆。无论是成立了8年、仅有40人就达到了20亿美元的估值的Notion,还是翻了25倍估值的Roam Research,他们都呈现出了一个无法被定义的、完全全新的形态。有人类比他们为乐高,用一个个小积木,只要有想象力,你就可以把它创造成任何东西。在这些一个个小积木中,有一个非常意思的新概念——“双向链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它。
01 双向链接是什么
近年来在办公效率工具领域中颇受欢迎的“双向链接”其实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它和脑神经学中,「神经元」通过互相连接建立记忆的「赫布理论」十分相似。在笔记中的任意一个词语都可以成为一个「神经元」,在之后的笔记中如果有出现重复的词语,那么这两篇笔记就会连接在一起。随着时间的增加、笔记的累计,你所记录下来的一切都可以被连接到一起,就像一张网,由一个个知识点发散开来,并且交织在一起。
来源:Room Research 官网
02专治“读完就忘”失忆症
“双向链接”对于有内容收集和内容产出工作需求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内容管理工具,例如自媒体从业者、分析师、学生、老师等等。因为在查阅大量资料之后,即便已经将笔记记录下来,但很容易出现“我好像读过但怎么不记得了”或者“这段想法我为什么当初会写下来”的状况,仿佛失忆。
这是因为想法与想法,信息与信息之间并没有建立链接,而「记忆」是在「神经元」建立了链接的情况下产生的。“双向链接”就是在你记录下来的信息之间建立链接,你可以更好的回顾你的所学所想,从而产生更多思考。
以不同的主题分类整理 vs 内容与内容做连接
举个例子,做学术研究中经常需要查阅大量论文,将笔记记录在有双向链接功能的软件中,可以更直观看到不同论文中对同一个概念的解释、引用和思考。在持续的笔记积累中,信息的数量开始增长,信息与信息之间也在不断建立着链接,他们互相交错,形成一个不断扩张的网状图谱。
Twitter网友Mark Lambertz使用两个月后的Roam
03一年完成博士论文背后的秘密
无独有偶,被誉为“当代黑格尔”的德国社会学家Niklas Luhmann (尼克拉斯·卢曼)在1981年发表的《与卡片盒交流》论文中,讨论了一个帮助自己完成了58本书和500篇论文的撰写和发表的笔记方法:“Zettelkasten”(卡片盒)。
尼克拉斯·卢曼的卡片盒
卢曼把自己的想法记录在卡片上,每个卡片都有一个固定的编号,卡片之间可以相互引用。拿起任何一个卡片,都可以根据卡片上的引用编号得知产生这个想法的卡片出处,以及其他提及此想法的卡片。卢曼认为卡片盒流程的核心是尽可能多的建立笔记卡片之间的链接。
尼克拉斯·卢曼的卡片笔记
卢曼去世后,他的「卡片盒笔记法」引起了世人的关注,Sönke Ahrens (申克·阿伦斯)把对「卡片盒笔记法」的研究成果编撰出书《How to take smart notes》(《卡片笔记写作法》)。「卡片盒笔记法」不但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自己的“输入”知识体系,也是可以显著提高知识“输出”的效率。最直观的例子是,卢曼每天写6张卡片笔记,一年就完成了博士论文。
04互链文档的目标——超级大脑
在持续的笔记积累中,信息的数量开始增长,信息与信息之间也在不断建立着链接,他们互相交错,形成一个不断扩张的网状图谱。我们由零散的单个笔记,慢慢在笔记中建立链接,我们构造了属于自己的个人知识体系,建立起一个“超级大脑”。
发烧友Nick Milo 发布在Twitter上的Obsidian使用图
这也正是「互链文档」希望可以帮助用户达成的目标。互链和其他双向链笔记产品不同在于,互链不仅仅只是笔记与笔记之间的链接,它还能链接非笔记内容,例如,通过互链可以与本地文档(doc,ppt,pdf等文件)、微信等浏览器页面之间建立关联,甚至可以边看B站边做笔记。
来源:互链文档官网
接下来我们就听听互链文档的创始人——Victor,与火山石投资人——Gavin对于“双向链接”,以及新一代办公效率工具的讨论和展望。
Q1: 为什么双向链接突然成了办公效率工具的风口
Victor:近十年以来由于智能硬件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的总量爆炸式增长,从文本信息、到长图文,再到音频视频等等,但我们每天只有24个小时,能花在接收信息上的时间是无法同样爆炸增长。所以我们需要工具来帮助我们弥补信息数量和我们的时间精力之间的鸿沟,例如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而双向链接是一个效率提升比较好的方式。
Gavin:我自己的工作流里面用效率工具很多,包括「Notion」,「Airtable」等。而作为投资人,也比较关注在海外发展得比较好的创新产品,所以也关注到了「Roam Research」,发现了他们提出的 “双向链接” 的概念,学习了之后觉得非常有意思,他们的产品非常特别,定价也很贵,但却有一批非常忠实的深度付费用户,甚至有很多用户直接买了5年的会员服务。
Q2: 为什么Victor会做这样一款工具
Victor: 早期在做一个通过NLP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生成知识图谱项目的时候,就对信息的组织形态有过思考:信息与信息之间应该有更细力度的逻辑关联。而在链接在笔记中的应用(如:「Roam Research」)给了我不少灵感,用户需要一款工具将他们平时工作中的信息跨形态的进行关联,所以在互链上,任何网页、Office 文件、PDF、文档都可以通过链接的形态构构建关联关系,从而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Q3: 双向链接类笔记工具目前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Victor:最大的挑战是需要把“笔记”这个概念摘掉,我觉得现在大家追求的并不应该是下一代印象笔记,而是一个可以帮助人们整理信息的应用。例如一些设计师用户会把「notion」做成自己的设计成果展示,一些初创企业会把「notion」做成公司网站。这些其实都远远超出“笔记”的功能了。是一个可以满足多功能使用的工具。就像「乐高」一样,你无法定义「乐高」是什么,用一块块小积木,只要你有想象力,可以搭建出任何东西。
Gavin:双向链接是一个新的形态的东西,对于国内大部分用户来说,使用会有门槛。一方面要降低使用门槛,让新用户更好入门,另一方面要找到精准的用户群。这两方面是整个行业要努力的地方。
Q4: 你们眼中的「互链文档」是什么
Victor:像是一位和我非常紧密的工作秘书。无论是工作上还是日常的信息获取,「互链文档」都可以做到。因为创始人是一个需要非常快速学习新事物的工作,我用「互链文档」学习了UI/UX、用户的访谈,还会处理工作上的开发计划等等。因为「互链」是双屏设计,左侧是文档或者是网站,右侧是记录端,所以可以一边用左侧给自己输入新知识,一边在右侧输出自己的记录和理解。
Victor学习UI/UX的互链文档截图
Gavin:目前来说是我的笔记和文档的知识库,平时和创始人、同行的交流可以用互链文档储存管理起来。例如在沟通项目的时候,左右分屏,左边放BP,右边做笔记。且所有信息都可以找到源头,快速溯源。
Gavin做项目研究的互链文档截图
Q5: 对「互链文档」的愿景是什么
Victor:我们前三年想把20%的浏览器需求也容纳进「互链文档」。当我们在浏览器中搜寻信息的时候,是想要转发给别人,还是要自己记录下来,所以我们希望可以把互链上的信息流根据用户原本的流程来创建,提高效率。让用户原本3-4小时的信息查找时间缩短至2-3小时。后五年的期待是让互链改变一部分人的工作方式,构建一种新的信息形态。例如用户可以选择共享自己的笔记,这样互链既可以成为用户的知识存储输入,也可以成为输出工具,在用户之间可以进行分享。
Gavin:希望未来可以成为用户在工作流(workflow)上的重要一环,类似「Zoom」会议软件就是一个工作和交流上的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之后用户需要找内容、记笔记、输出内容的时候都在互链上。
赫布理论认为,神经元的相互链接是我们建立记忆的方式,我们越经常链接到某个知识点,我们对此的记忆就越强。不断把新的知识和旧的知识结合在一起,达到了温故知新的效果,人也会越来越“聪明”、越有创造力。就像Steve Jobs所言:
Creativity is just connecting things.
创造力其实就是把事物联系起来。
卢曼称自己的“笔记盒”为“第二记忆”、“另一个自我”,也许双向链接笔记的确有成为我们的“第二大脑”、“超级大脑”的可能性。新型效率工具远远不止”双向链接“这一个功能,同时也不止步于”新型效率工具“,它的延展性和未来的可能性,是谁都说不清楚、无法定义的。
「赫布理论」是一个解释人类的大脑运作原理的理论,也是上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神经科学理论之一。赫布理论主张,大脑是由无数神经元组成的,当人接触到了一个信息,大脑中不同的神经元开始互相连接。
来源:Corbis, Getty Images
例如当你在课本上看到“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这句话的时候,大脑中“爱因斯坦”神经元和“相对论”神经元就连接到了一起。之后当提到“爱因斯坦”,你就自然而然会想到“相对论”,反之亦然。
随着学识的增长,你会知道更多和“爱因斯坦”有关的信息;例如他是个犹太人,他是位科学家,他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一张著名肖像是“吐舌照”等等,这些信息也会和“爱因斯坦”互相连接在一起。大脑中关于“爱因斯坦”的知识体系就这样一点点地建立起来。
除了“爱因斯坦”有关的信息外,你也会接触到其他和“诺贝尔奖”有关的信息,“诺贝尔奖”虽然一开始是一个围绕“爱因斯坦”的神经元,但也可以自成为一个知识体系,或者成为其他主题的一个链接。就这样,信息的数量开始增长的同时,信息与信息之间也在不断建立着链接,他们互相交错,形成一个不断扩张的网状图谱。
火山石投资是一家覆盖人民币、美元基金的风险投资机构,管理资产规模30亿人民币以上。致力于发掘、投资并服务中国泛智能技术、新医疗健康、科技消费领域具有高成长潜力的早中期创业企业,提供持久增值服务,陪伴他们共同成长。
(火山石部分投资成员企业)
- 湿地之美|广州海珠湿地
- (热点观察 漫评)美国对欧洲盟友“下狠手”
- 全球微动态丨德媒文章:政治极化愈演愈烈,美国民主面临堕落
- 每日观察!海河观津丨百万候鸟来“息”,它们为何偏爱北大港?
- 焦点!一起来拍中国空间站!
- 焦点播报: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16例 详情公布
- 天天快看点丨辽宁汇聚高校校友资源 引青年人才在辽创新创业
- 每日热文:梦天成功发射!天空飘来一个字:6
- 环球最资讯丨长图丨“院士天团”做优“湖南饭”,该是什么味?
- 常益怀等5市州明早有大雾 出行请注意安全
- 环球动态:11月全省温高干旱持续发展
- 【全球独家】10月制造业PMI为49.2% 建筑业景气水平较高
- 环球今日讯!亚马逊营业利润率下降至2% 国内头部电商或进一步抢占海外市场
- 国家药监局:促进彩色隐形眼镜生产经营企业规范化发展
- 即时焦点:智慧芽升级科创力评估平台 累计上线12条产业技术链
- 【世界热闻】内蒙古启动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评选
- 环球观焦点:内蒙古:这5项职业资格考试暂停
- 全球热门:飞天圆梦|静待梦天,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收官在即
- 飞天圆梦|“梦天”已就位!杨利伟动情讲述“初代”航天人故事
- 对标保时捷Taycan?大众中国功勋苏伟铭亲自下场造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