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国产宠物粮想要逆袭,底气何在? 2021-11-08 15:22:16  来源:36氪

在小红书,搜索“猫粮”,显示有32w+篇笔记;搜索“狗粮”,显示有29w+篇笔记。

在知乎,随手点开一个关于猫粮的问题,就有300多万的浏览量。

数据的背后,是消费者对宠物口粮的谨慎小心。一方面,经历了早期粗放型养宠,当前国内养宠模式已经发展成“育儿式养宠”,伴随而来的是对宠物食品品质、健康、营养、安全等方面的关注,就像给孩子换奶粉一样,每一次换宠物粮都是一次挑战,消费者不停探索,只是为了找到一款真正吃得放心的宠物粮。

曾经作为品质和安全代名词的进口宠物品牌接连翻车持续加剧了毛孩子家长们的“养宠焦虑”。以今年刚发生的加拿大进口品牌GO九种肉翻车事件为例,多名宠物主爆料称猫咪食用GO九种肉全猫粮后出现呕吐、腹泻、便血、肝功能受损甚至死亡等现象,把GO九种肉全猫粮推上舆情风口浪尖。随后,百利、Now、纽翠斯、爱肯拿等明星进口宠粮也都纷纷卷入翻车风波。

另一方面,据《2020宠物消费白皮书》显示,二线城市成为养宠占比最高的城市线,且有很多养宠家庭养了不止一个毛孩子。相较于进口粮动辄近千元的价格,69.9%的养宠人月收入不足10000元,这预示着“性价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有可能是影响我国宠物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

加上这几年国货崛起,国潮复兴的消费风向下,不少养宠家庭希望能在国产粮中找到品质差不多、价格更亲民的宠物口粮。

但是目光投向国产宠物粮,不代表手上就对国产品牌充满了信心。

首先,消费者对早期发生的国产粮“毒粮”事件心有余悸。国内宠物食品产业起步晚,直到2000年以后国内才出现中宠、佩蒂、天元等规模化工厂,但他们主要生产对外出口的宠物产品。当时国内对于宠物食品没有明确规范,法无禁则可为,一些黑心厂家、小作坊便以劣质产品获取短期利益,引发一件件“毒粮”事件,把国产粮钉在“耻辱柱”上。想要打破“毒粮”负面口碑,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其次,从2000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从3000美元上涨到10504美元,中国宠物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层级依然呈现出高、中、低三个档次。国产宠物产品可以说没有品牌,牌子集中分布在中低端,高端市场基本空白。对于有高品质追求的消费者来说,国产宠物粮的选择,太少。

所幸,机会还是有的。

政策出手 扼杀国产宠粮乱象

2018年4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第20号公告,出台了《宠物饲料管理办法》《宠物饲料标签规定》《宠物饲料卫生规定》等为代表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2019年9月发布第210号公告,规定2020年3月1日以后生产的国产和进口宠物饲料产品所附具的标签,应当符合《宠物饲料标签规定》,并对宠物饲料标签开展监管执法工作,我国宠物粮市场进一步走上规范化生产和运营 。

中宠股份董事长郝礼忠曾在【郝老板内参】直播间说:“法律、法规、政府监管的逐渐完善与严格,将逼迫企业真正关心产品质量,把宠物健康、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中国宠物食品行业也将更加自律。”

营销战上品牌开道,正面场上政策先行。主粮新锐品牌不断涌入,根据宠业洞察、行业媒体披露及淘系电商数据不完全统计,仅仅是2021年5-7月期间,上新宠物主粮30个品牌,国产品牌占了25个,并且15个品牌为新品牌,占比达到了60%。从野蛮生长到规范生产,蛰伏了多年的国产宠物粮开始崭露头角。

抢占工厂 国产品牌硬核突围

去年5月,从宠物营养品切入的“卫仕”推出了膳食平衡系列犬猫主粮,产品范围扩张至宠物主粮。随后,卫仕母公司宠幸宠物与安徽芜湖繁昌经济开发区签约了宠幸宠物用品产业园项目。

宠食品牌伯纳天纯是上海依蕴宠物用品有限公司旗下宠物粮,背靠2家生产工厂,设有独立的研发实验室和工厂实验室。

据《2020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宠物食品消费(主粮、零食、营养品)在整个养宠消费结构中占比最高,达到55.7%,无疑是整个宠物行业中的最优赛道。而建设自有工厂,提升团队专业研发能力,为国产品牌提供了生长土壤和品质背书。

宠物食品需求朝着高质量发展,行业水平和规模也朝着高质量进步,两段需求的旺盛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腾讯投资、青山资本、凯辉基金等投资机构入局宠物食品行业。2015年至2021年期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融资总金额已达到75亿元。

9月19日,有消息传出中国私募股权基金FountainVest Partners(方源资本)将以估值10.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新西兰宠物食品出口商ZIWI。这场交易若取得新西兰政府的批准通过,会是方源资本首次布局宠物赛道,也将成为中国资本在全球最大的一笔宠物公司收购案。一时之间,巅峰ZIWI属于进口粮还是属于国产粮的疑惑引发了行业讨论。

可以预见未来的品牌竞争,是品质的竞争,是生产实力的竞争,也是研发能力的竞争。竞争格局的升级将提高宠物食品行业进入门槛,打击规模小、生产研发能力弱,甚至存在资质不足、运营管理失职等诸多问题的代工厂和小作坊,最终良币驱逐劣币,撕掉国产“毒粮”标签。

新品涌入 迎合成分党出奇致胜

社交网络的发达、内容平台的红火,给专业人士提供了传播宠物知识的平台。爱宠心切的宠物主们一边学习,一边亲自与各大宠物粮品牌交手过招,慢慢积累变成了“成分党”、“成分专家”。高蛋白、生骨肉、低敏配方等曾经只出现在产品研发和测评机构那里的名词,宠主们现在也是信手拈来,对产品的关注已经上升到对原材料的追踪溯源。

常见的宠物粮肉类来源为鸡鸭鱼牛羊,一家以研究挖掘珍稀宠物食材的企业却不走寻常路。他们发现普通海洋鱼类的蛋白质在14%—19%之间,而鲨鱼肉的蛋白质是22%,脂肪含量低且富含40%的必须氨基酸,以鲨鱼作为原料,在满足营养需求的同时,还有助于减轻宠物肥胖困扰。于是研发推出了一款以鲨鱼肉为原料的宠物粮品牌。

"吃N种鱼不如一碗鲨",凭独特的食材理念,上市仅一年,这个名为“小青鲨”的品牌商家就完成了门店铺货超4000家,几乎覆盖了全国。

还有部分企业选择了主动公开自己的原料、配方信息。他们的想法很朴素,与其让消费者在网络上做功课,被一些非专业、不靠谱的测评博主误导,还不如自爆掌握主动。

2018年初成立的高爷家,称自己是“没有秘密的透明猫粮”,点开电商平台上任意一个高爷家产品详情页,都可以看到清晰明确的原料、配方、供应链、检测报告等信息,是业内第一个公开配料配比的国产猫粮品牌。

重视品牌建设 多维推动消费势头

如何建设品牌?如何抢占心智?如何做营销?在过去,这是快消品要考虑的问题,宠物品牌是不需要这种烧钱打法的。而如今,90后已成为养宠消费的主力军,作为新消费主义的旗手,他们拥有与生俱来的自主力和决策力,过去那种只重视生产端和渠道端的常规打法,已经不适应强调差异化的新消费环境了 。

新榜发布了《新榜小红书营销洞察报告·2021上半年》,2021年1-6月,在小红书投放的宠物品牌数据增长了200%,宠物类商业笔记的平均互动量达到1698次,在各类商业笔记中排名第一。小红书作为年轻人热衷的生活方式平台,成为各大宠物品牌争夺的流量高地。

然而品牌种草只是第一步,品牌要出圈,除了过硬的品质,热烈的气氛,还需要精准的用户洞察。中宠集团新投的品牌TOPTREES领先是在这个行业里把“用户洞察”发挥到极致的典型。

“颜值即正义”是新生代消费群的生活观,自己要好看,自己的宠物也要好看。养娃家庭爱晒娃,养宠家庭爱晒宠,这两种心理在本质上没有区别。抓住这种爱晒的心理,去年6.18,TOPTREES领先联动国潮品牌熊猫商店,推出“宠物亲子装”,海报和宣传片 一反以卖萌为主题的宣传,营销手段大胆而直接,表达出了他们颠覆的态度,俘获了一批爱好看、爱晒宠的年轻消费者。

麦富迪坚持冠名综艺节目、赞助影视作品、签约谢霆锋和尹浩宇作为代言人和青春大使;顽皮官宣辣目洋子为产品体验官、傅首尔和冉高鸣为品牌安全官;胡歌代言卫仕,并拍摄宠物主题短片《希望你一直都在》;未卡官宣利路修为未卡猫空间体验官,签约鹿晗成为品牌全球代言人;帕特宠物食品签约陈伟霆为代言人……借助名人、明星、网红效应,帮助品牌快速打响知名度,娱乐至上也是不少宠物品牌的选择。

“酒香也怕巷子深”是行业共识,品牌的价值需要被重新审视。众多新兴国产品牌积极搭乘营销东风,颜值至上、酷炫至上、娱乐至上……迎合态势打通消费者心智的最后一里路,以图在竞争变得激烈的宠物市场赢得一席之地。

回归理性 未来可期

经过国内宠物食品行业的一系列努力,消费者对宠物粮的评价已逐渐回归理性,不再“唯进口是从”。尽管目前国内宠物食品市场仍以进口品牌为主导,但国产宠物食品的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已经释放出乐观信号。

2019年皇家、伟嘉、宝路市场占有率均呈下降趋势,疯狂小狗、伯纳天纯、麦富迪、顽皮等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则提升明显。在今年618天猫宠物行业全品类品牌销售排行榜中,麦富迪、卫仕、疯狂小狗、凯瑞斯等国产宠物品牌登上了市场占有率Top10。

虽然与国外宠物品牌相比,国产宠物食品规范化加工起步晚了几十甚至上百年,短时间内消除差距不可能,但随着政府、媒体的监管、监督力度、规范增强,养宠人群的认知改观,以及品牌商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国产宠物粮真正实现逆袭,冒出一两个站上“全球高端宠物食品品牌”的日子,不会等太久。

本文来自于“宠业洞察”,36氪授权发布。

关键词: 底气 宠物

热点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