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不久,来访者Ella找到了我。
我和Ella进行了沟通,随着咨询的推进我发现,和很多小伙伴一样,Ella的问题出在她觉得自己的工作无聊透顶,每天像是机械性的重复,年复一年,似乎自己只能受困于此。
我问Ella,为什么不去尝试改变呢?
她说:“这份工作是我家人花了力气托了关系才找到的,我不喜欢,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我问:“你为什么如此听话?可曾主动和家人沟通,或者试图去改变自己的工作现状呢?”
Ella似乎怔住了,停顿了几秒,她似乎觉得我没有听懂她的话,便说:“因为这份工作是我家人托了关系找到的啊,我没有办法!”
我说:“所以,你一直不曾主动思考过自己的工作乃至职业生涯。”
从我接触到的很多咨询者来看,太多的人大概率在职场上都会比较“怂”,这种“怂”体现在完全听从他人的安排,全然忘记了自己应该掌控职业规划与发展的权利。
02
我曾经也和很多人一样,一度认为自己没有选择,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位姑娘,Amy(化名)。
我和Amy的相识源于一次心理活动沙龙,当时焦灼迷茫的我,为了更好地治愈自己,便自告奋勇在心理咨询室做起了志愿者,而当时的Amy正好是心理学专业毕业,正备战考研,在心理咨询室做助理工作。
有一回,Amy在电脑前忙碌着,咨询室的老板走了过来看了一会儿,和Amy说应该如何录入更高效,等等,突然,Amy异常冷静地对她说了这么一段话:“我做事有我的节奏和方法,不喜欢别人打扰我,如果你认为你的方法更好用,我们可以约个时间,你再向我传授如何?我现在手头的事情必须在半小时内完成,如果没有其他的事情,你可以离开一下吗?”
当时老板怔住了,看到Amy温和而坚定,便没说什么,转身去了办公室。
在一旁目睹了全部过程的我事后问Amy:“你就不怕老板炒你鱿鱼吗?”
Amy气定神闲地告诉我:“事实上,不管在怎样糟糕的情境下,我们都是有选择的,在感受不好的时候,当然可以表达出来。在心理学上,这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哦。”
我渐渐意识到,原来,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选择的。
就是这样一位个性有主张的姑娘Amy,若干年后我在大街上和她偶遇过,当时的她研究生毕业后,选择了一家不错的公司任职,由于Amy在很多事情上有独特的见解,很快被提拔重用,渐渐成长为公司的“中流砥柱”。
我的脑海中再次浮现Amy曾经说过的话:“不管在怎样糟糕的情境下,我们都是有选择的。”
前文的Ella觉得“这是家人托关系才找到的工作”,所以她不假思索地听了家人的话,不觉得是自己的选择。
但残酷的事实是,今天的困境,恰恰是你一次又一次选择的结果。
只是这些选择,不是显性的,更是“隐性的”,需要仔细察觉才能有所发现。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职场人在决策的岔路口,都会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进而做出决定,只是在我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你会认为自己是个“受害者”,全然不知其实你才是自己人生的“玩家”。
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那些遭遇困境的人,往往都会习惯性忘掉自己做过选择的事实。
03
我想起一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Joy(化名)在一所高校担任辅导员工作,诚如很多体制内的工作者感受的一样,Joy觉得这份工作枯燥繁琐,提心吊胆加班加点,她一度想要离开这份工作,希望自己能够寻求更大的价值。
但后来,Joy通过咨询以及参加线下训练营,渐渐认识到了一个现实,那就是,原来这一切,都是她的自主选择。
在价值观排查的时候,Joy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彼此存在着矛盾,她需要取舍,但她贪图所有的好,又不肯为之放弃,于是什么也得不到。
在能力澄清的部分,Joy发现自己做事能力虽然过得去,但在管理、领导力及人际关系上存在太多的不足,这些不足本质上还是源于Joy的思维定式,即,在面对选择的时候,她总是默认一个选项,然后会无奈地告诉我自己:“没办法,我不得不这样做。”
出于职业习惯,我对“没办法”这个词超级敏感,因为很多时候,恰恰是你以为的“没办法”这里存在诸多选择,而你却视而不见。
例如在Ella这里,在家人托关系给她找工作的时候,她完全可以进行权衡再选择是否接受,她不是没有选择,只是她习惯了一个选项,叫做“我选择让家人对我感到满意”。
除非Ella能够认识到,看似每次的“逆来顺受”实则是她自己的选择,改变才可能真正发生。
在你抱怨领导给你安排不合理的工作任务时,你不妨想一想:“遇到这种事情,还能有什么其他的选择?”
事实上,你完全可以自己去评估这项任务是否必须自己做,还只是因为没人做了,临时抓的你,如果是后者,你可以选择:A、告诉老板其实还有更合适的人选;B、不说;
在你抱怨同事不好说话不配合你的工作时,你可曾想过:“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让他们配合我的工作?”
事实上,你对同事的不满乃至怨气,是因为你对他们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这个时候,你可以选择:A、说出来;B、不说;
在你觉得工作一天也做不下去、分分钟想要离职的时候,你不妨想一想:“遇到这种事情,还能有什么其他的选择?”
事实上,你对工作的不满只是表象,可能是因为你无法胜任这份工作导致挫折感爆棚,也可能是因为你是个“能人”,但这份工作无法达到你的期待——如果是前者,你可以选择:A、提升能力;B、逃避;如果是后者,你可以选择:A、说出你的需求;B、不说......
你相信吗?
正是你在实际场景中往往选择了默认选项,却误认为这是不得已的做法,事实上,你可曾仔细思考过,真的没有选择了吗?
我们的人生剧情,恰恰是因为这一次又一次的隐性选择,走向了不同的分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璃语职美人”(ID:crystal_words),作者:赵晓璃,36氪经授权发布。
- 湿地之美|广州海珠湿地
- (热点观察 漫评)美国对欧洲盟友“下狠手”
- 全球微动态丨德媒文章:政治极化愈演愈烈,美国民主面临堕落
- 每日观察!海河观津丨百万候鸟来“息”,它们为何偏爱北大港?
- 焦点!一起来拍中国空间站!
- 焦点播报: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16例 详情公布
- 天天快看点丨辽宁汇聚高校校友资源 引青年人才在辽创新创业
- 每日热文:梦天成功发射!天空飘来一个字:6
- 环球最资讯丨长图丨“院士天团”做优“湖南饭”,该是什么味?
- 常益怀等5市州明早有大雾 出行请注意安全
- 环球动态:11月全省温高干旱持续发展
- 【全球独家】10月制造业PMI为49.2% 建筑业景气水平较高
- 环球今日讯!亚马逊营业利润率下降至2% 国内头部电商或进一步抢占海外市场
- 国家药监局:促进彩色隐形眼镜生产经营企业规范化发展
- 即时焦点:智慧芽升级科创力评估平台 累计上线12条产业技术链
- 【世界热闻】内蒙古启动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评选
- 环球观焦点:内蒙古:这5项职业资格考试暂停
- 全球热门:飞天圆梦|静待梦天,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收官在即
- 飞天圆梦|“梦天”已就位!杨利伟动情讲述“初代”航天人故事
- 对标保时捷Taycan?大众中国功勋苏伟铭亲自下场造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