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被各地在下雪的消息,给刷屏了。
但你知道,全国下雪最早的城市,是漠河吗?
对啊。
2021年的雪,又要下了,但大家都还没想到,会有人还活在1987年的记忆里。
我相信,最近你也被一首歌给刷屏了。
没错,是《漠河舞厅》。
和这首歌一起爆红的,还有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在那个故事里,一个叫张德全(化名)老人,从1987年开始,一个人在舞厅跳了34年的舞。
34年后,他没想到,他火了。
他每天都来的舞厅,也跟着火了。
有网友说,“这也许是半个世纪以来,最让人感到惋惜的爱情。”
深夜循环歌曲,身临其境,泣不成声。
△《漠河舞厅》的网易云评论
一场大火,像突然的沉默了的空气。
一场爱情,连告别也来不及说。
有个男人34年来,总是停在途上,一边跳舞边一回望你,康氏。
01
大火,大梦
2019年,歌手柳爽去了中国最北方的城市,漠河,采风。
有天晚上,他在街上看见一个平时不常见的舞厅,放着七八十年代的老歌。
△网传的“漠河舞厅”
在昏暗的灯光里,只有几盏老式镭射灯,和摆放在地上的喇叭,屋顶上还有几个闪光灯球,随机地反射着霓虹灯光。
他走了进去,看到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在跳舞。
人们的脸上,大多带着喜悦。
角落里有个老人,脸色沉默,动作笨拙却一直跳着,始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他习惯地,做出了情侣对跳的动作。
对面,似乎一直有个舞伴,只是外人见不到那个舞伴到底长什么样。
这是他,最熟悉的动作了。
这一套动作,他整整跳了34年。
柳爽走到他身旁,与他一同起舞,留下了那张被全网刷屏的动图。
音乐停止。
他和这名叫张德全的老人攀谈,一开始只是好奇为什么他一个人在这里跳舞。
老人用五分钟,说出了他这辈子最珍贵的回忆。
△舞池中央独自跳舞的老人,就是张德全
上世纪80年代,漠河还只是一个小村庄。
1955年,张德全就出生在这里。
1983年,漠河立县。
大批的生产车队在尘土飞扬的街道穿行,邮政的房梁上拉起了横幅庆贺。
再没过多久,有对自由恋爱的年轻人结婚了——
他们,是年轻的张德全和妻子康氏。
△漠河
在80年代的县城里,舞厅是最好的社交场所。
一个冬天的夜晚,小镇青年张德全在漠河的舞厅认识了妻子康氏。
那次,康氏忽然跳起了舞,张德全被她的舞步迷倒了,向她请教跳舞技巧。
一来二去,两人便坠入爱河。
结婚那天,他很清楚地记得当时广播放的是谭咏麟的《迟来的春天》:
望见你一生都不会忘
维叹相识不着时
情共爱往往如迷难以猜破
△现在的“漠河舞厅”。图/ @微博
不在舞厅的日子,他们就跑到仓库里去跳舞。
一盏灯,两个人,不说话,心中有歌。
后来,仓库要改造了,他们去跳了最后一次舞。
也是那次,他们才认真观察到,那些在仓库里漫天飞舞的粉尘,在光影下,像是一颗颗星星。
他们给这个仓库起了个名字,晚星。
1987年,大兴安岭地区发生举国震惊的“5·6特大森林火灾”。
那天,正刮着9级大风。
没想到,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火,也正从遥远的森林蔓延到漠河的县城。
往日平静的小城,不到半天时间就变成了一片火海。
原大兴安岭地区常务副专员张举说,“火根本不是漫过来的,而是从天上‘飞’过来的”。
在当年的新闻和报纸之中,这场火灾被称为“天火”。
△当时的灾难想象图。图/ @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纪念馆
28天后,这场大火才被扑灭。
共计101万顷森林、85.5万立方米国家储木被烧毁,5万漠河人流离失所;
经济损失5亿余元,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
△ 漠河与灾后第二天的废墟
最让人痛心的是,有211人在这场火灾中丧生。
遇难者的名字里就有张德全的妻子,康氏。
那天,是张德全外出工作的第14天,他从遥远的加格达奇赶回漠河。
那时的漠河,早已被烧成一片狼藉,他的家和妻子没有了。最后一面也没见到。
△ 图/ @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纪念馆
他没等来她,和没跳完的半支舞。
此后,张德全没有再婚,也终究一个人“活”在1987年里。
△示意图,非“漠河舞厅”
歌名叫《漠河舞厅》,实际上并不是在“漠河舞厅”里发生的。
县城被毁,但他记得仓库的地址。
后来,有人在原址不远处开了一家地下舞厅。他想着妻子一遍遍教他的动作,来到舞厅,在霓虹灯下一个人跳啊跳,跳啊跳。
2019年了,他的舞步还是那么笨拙。
因为那是在1987年,他学会的——他们最后跳那支舞的动作。
△ 我的眼里,全是你,康氏。
一遍遍地跳,像是在责怪自己那次不该出远门,也像在向康氏道歉。
步伐动作不大,有时在原地徘徊,谈不上优美,却比任何人看起来都要认真。
当年,仓库里的空位不大,每一步都要跳得小心。
热恋中的人,总是会忘情地跳,不断地碰到木架,粉尘又开始漫天飞舞,就像那天晚上他们给仓库这个秘密基地起的名字一样。
晚星。
在不知情时,很多人都以为张德全是“疯子”。
他遇到了柳爽,说出这个尘封了30多年的故事。
这首歌的原意,是献给所有不幸而逝去的生命,以及奋战一线的消防员战士。
以及,那个生活在2021年,却依然原地起舞在1987年的张德全老人及其爱妻。
02
《再见了晚星》
漠河,是张德全老人生活了66年的地方。
这是 中国地图上最北端的城市,人们对这里的印象:极度寒冷、偏僻。
因此,漠河拥有了各种“中国最北”的名号:
例如,最北乡政府、最北小学、最北邮局、最北人家、最北冷饮店、最北哨所,甚至还有中国最北端的厕所……
每年,中国的第一场雪都会先在漠河落下。
雪,一个能让人充满想象的词。
因为极度靠近北极圈,在人们心中,漠河有着中国最盛大的冬天,最美的极光,是一个像梦一样的地方。
在那场大火后,漠河下过了无数场雪,也新建了很多建筑。
仿佛在慢慢地覆盖火灾带来的伤痕与痛。
唯独,除了张德全,以及余下210个死者家属的心里。
不能。
他们心中,尘封的记忆总是和火有关。
和张德全老人聊了五分钟,柳爽回到北京,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下了一段关于漠河这个地方的「这34年」。
一封命名为 《再见了晚星》的信。
写了对康氏的想念,以及回忆当年的漠河时光。
“盏灯曳曳,虫鸣入耳,我们偷偷地钻进高高的麻袋堆里,脚下一圈一圈的鞋痕在尘土中像涟漪一般慢慢摊开,在那个针落地都可以听到“叮”的一声的仓房里。”
《再见了晚星》作者:柳爽
漠河很冷。爱不会,我还有晚星。
”在离我们秘密的仓房旧址不远的街道,开设了一家陈旧的舞厅,迪斯科的步伐你未曾教给我,但我似乎也渐渐从老朋友们那里掌握了一二,我管它叫‘漠河舞厅’。”
《再见了晚星》作者:柳爽
——这是柳爽写的故事,但在歌曲和文章里,都添加了文学想象与细节补充。
- 湿地之美|广州海珠湿地
- (热点观察 漫评)美国对欧洲盟友“下狠手”
- 全球微动态丨德媒文章:政治极化愈演愈烈,美国民主面临堕落
- 每日观察!海河观津丨百万候鸟来“息”,它们为何偏爱北大港?
- 焦点!一起来拍中国空间站!
- 焦点播报: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16例 详情公布
- 天天快看点丨辽宁汇聚高校校友资源 引青年人才在辽创新创业
- 每日热文:梦天成功发射!天空飘来一个字:6
- 环球最资讯丨长图丨“院士天团”做优“湖南饭”,该是什么味?
- 常益怀等5市州明早有大雾 出行请注意安全
- 环球动态:11月全省温高干旱持续发展
- 【全球独家】10月制造业PMI为49.2% 建筑业景气水平较高
- 环球今日讯!亚马逊营业利润率下降至2% 国内头部电商或进一步抢占海外市场
- 国家药监局:促进彩色隐形眼镜生产经营企业规范化发展
- 即时焦点:智慧芽升级科创力评估平台 累计上线12条产业技术链
- 【世界热闻】内蒙古启动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评选
- 环球观焦点:内蒙古:这5项职业资格考试暂停
- 全球热门:飞天圆梦|静待梦天,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收官在即
- 飞天圆梦|“梦天”已就位!杨利伟动情讲述“初代”航天人故事
- 对标保时捷Taycan?大众中国功勋苏伟铭亲自下场造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