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流动性紧张局面持续 佳兆业拟出售多个项目解决兑付危机 2021-11-11 10:53:10  来源:36氪

文 | 董枳君

11月8日深夜,针对担保的理财产品兑付逾期问题,佳兆业在其官网进行了回应,计划加速资产处置、抵押以及项目销售,以快速回笼资金,应对本次危机。

《证券日报》记者从一位消息人士处了解到,佳兆业集团已拟定了一份资产处置清单,包含深圳18个项目,面积达144.72万平方米,总价值约818亿元。

拟处置资产快速回笼资金

佳兆业方面表示,近期,受集团资金流动性困难影响,由深圳锦恒财富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佳兆业集团(深圳)有限公司担保的财富产品出现兑付逾期,给各位投资人带来困扰,公司深表歉意。集团正采取多项措施,全力以赴解决问题。

一是广泛征求投资人意见,拿出更为可行的兑付方案;二是加快深圳、上海等地优质资产处置,回笼资金用于兑付财富产品;三是梳理可抵押资产,为财富产品提供兑付保障;四是加快在售地产项目销售,实现快速回款。

佳兆业方面还称,“为尽快制定出更为可行的兑付方案,恳请投资人给予佳兆业集团多一点时间和耐心。同时,基于疫情带来的公共安全考虑,原定于本周三(11月10日)召开的投资人代表见面会取消。请各位投资者不要前往佳兆业办公场所聚集,如有诉求可与客户经理沟通,由客户经理收集并反馈我司。佳兆业集团将坚决履行社会责任,妥善解决兑付问题,尽快完善兑付方案,及时向各位投资人公布”。

佳兆业集团董事局主席郭英成对外表示,“佳兆业是负责任的企业,给一些时间和空间,佳兆业有能力和办法偿还本息。”

据佳兆业方面公布的数据,公司合作方锦恒财富目前到期未兑付逾3亿元,理财产品总金额约为127亿元。

而在此前《关于锦恒财富产品逾期兑付的说明》中,佳兆业方面也坦言,今年以来,受严峻的房地产市场环境和国际评级机构下调评级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集团的流动性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且集团一直积极筹措资金,加快沉淀资产去化等措施,全力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

此外,受到兑付逾期事件影响,自11月5日起,包括佳兆业美好、佳兆业健康等多家佳兆业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纷纷停牌,截至11月9日,上述公司均未复牌。

融资渠道变窄

房企流动性整体承压

值得注意的是,佳兆业此前的财务和经营情况均表现非常正常。截至2021年6月底,佳兆业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为69.9%、净负债率为93.7%、现金短债比1.53,是标准的“绿档”房企。集团上半年的净利润也超过30亿元,同比增长8.46%,487亿元的现金也足以覆盖短期债务。

今年前10个月,佳兆业集团的权益销售金额和销售面积分别为958亿元和746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23.31%和7.29%。

那么,佳兆业为何近期遭遇到了流动性危机呢?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房企遭遇流动性问题,主要还是因为融资环境出现了较大的改变。即国内金融机构暂停新批借款,海外债无人认购,加之预售款被严格监控,到期债务只能依靠自有资金偿还,对于杠杆较高,主要依靠借新还旧维持日常经营的房企来说,局面无疑是非常困难的。

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此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部分金融机构对30家试点房企“三线四档”融资管理规则存在误解,对于要求“红档”企业有息负债余额不得新增,误解为银行不得新发放开发贷款。企业销售回款偿还贷款后,原本应该合理支持的新开工项目得不到贷款,一定程度上造成一些企业资金链紧绷。

而申万宏源在其研报中也称,随着预售监管资金政策趋严,房企滞留了大量资金在项目公司层面,无法回到母公司。

一位不愿具名的国资上市房企项目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虽然近期监管层不断释放融资端的利好消息,但在实际操作层面,金融机构给的反馈是,要看见具体文件,才可能重新打开以往的融资工具箱”。

此前的10月3日,佳兆业已抵押了旗下物业公司佳兆业美好67.18%的股权。同时,截至2021年6月30日,佳兆业总土地储备约3114万平方米,总货值约7347亿元,其中城市更新贡献土储货值占比约为47%。佳兆业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土储货值约5580亿元,占比76%;深圳、广州可售货值约3455亿元,香港可售货值约301亿元。

显然,对于身处困局的房企来说,已经等不及金融机构的援助。对于佳兆业来说,解决眼下流动性危机的办法似乎也只有出售资产这一条路可走。而被誉为“旧改专家”的佳兆业,大量低成本的旧改项目和充足的可售货源或许将成为其熬过去的关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证券日报之声”(ID:securitiesdaily),作者:证券日报网,36氪经授权发布。

关键词: 多个 流动性 局面

热点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