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世纪90年代,Sahar Hashemi和她的弟弟在英国创建了咖啡品牌Coffee Republic。通过这个咖啡品牌,他们将咖啡文化带入了英国。
前两天,我无意中看到Sahar在2014年做的一次TED talk,觉得她的分享十分真诚,对其他人可能也有启发,于是就边听边把她的故事写了下来。
虽然时代在变,创业者们关注的创业方向在变,开咖啡店在如今听起来可能并不那么“性感”,但是本质上的东西是不变的。读前辈的经历,我们需要关注的就是那些不变的要素。
一
Sahar Hashemi从不认为自己是个有“创业精神”的人。她印象里的创业者,是理查德·布兰森(英国企业家、亿万富翁)这样的人。他们通常是辍学生,从小就有生意头脑,在别的小孩还在地上玩泥巴时,他们就在通过卖这样那样的东西赚取到自己的第一个小金库。
而Sarah完全不是这样的,她没有中途辍学,没有从小做生意赚钱,她甚至还读完了法学院,成为了一名律师。
但是她当上律师后发现,她选错职业了。
她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乐观和热情,而她发现律师职业最不需要的就是乐观和热情。她每天都要把真实的自己锁在家里,然后出门去上班。
工作很无趣,每天似乎都在浪费生命,她甚至问过同事:“为什么工作这么无趣?”同事说:“公司给你工资,不是为了让你来这儿享乐的。”
她拒绝接受同事的解释,她实在想不通,为什么她要把人生最美好的岁月、每天醒来后最好的时间,花在一件自己并不享受的事情上?
但她也只是想想罢了。虽然人们有这样那样的梦想,但是很多人的梦想也就只停留在了梦想,舒适区的安全感,让人难以做出改变。于是Sarah依然每天一边讨厌律师的工作,一边继续做着律师的工作,并且还安慰自己“这也许就是生活本来的面目”。
但有时生活就是会安排一些意外,狠狠的咬你一口,让你从安逸的现状中惊醒。
对Sarah来说,这个意外是她父亲的突然辞世。
处理完父亲的后事,Sarah意识到自己不应该再自欺欺人了,她不要再继续在律所工作了。接下来的人生,她要用来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于是Sarah离开了律所,虽然当时,她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么。
她说,她的人生信念是:"Leap and the net will appear"(“勇敢的跳,接住你的网子将会出现”,John Burroughs)。很多时候,人们需要的只是那朝着未知跳出第一步的勇气。
二
辞职后,她飞去纽约探望在那里工作的亲弟弟。到达后的第二天早上,时差有点严重,于是她想到去附近的咖啡馆买杯咖啡提提神。
那时候,星巴克还没有进入纽约,人们对美国咖啡的印象是美国的咖啡很差劲。但当Sarah走在纽约街头时,却被一家咖啡馆现磨咖啡的香气所吸引,于是她走进这家咖啡店,点了一杯卡布奇诺。这杯咖啡颠覆了她以前对美国咖啡的固有印象。
回到伦敦后,在一次闲聊中,她跟弟弟提到那杯咖啡,“我好想念那家咖啡馆呀,多希望伦敦也有这样的咖啡馆,这样我每天早上都可以去买咖啡了。”
话音刚落,弟弟便激动的说:“你知道你刚才说了什么?这简直是个绝妙的创业主意,我们应该做那个把美国的咖啡馆带到英国的人!”
“等等,你没理解我的意思。我是想让别人开一家这样的咖啡馆,这样我可以每天去买咖啡,我不是说我自己要去开咖啡馆啊。”——Sarah并不理解,她觉得自己只是一个顾客而已,为什么她作为一个顾客,要去解决她自己的问题?
Sarah的弟弟说:“好吧,如果你不想做这件事,那我给你钱,你帮我去调研一下这件事。”
既然弟弟都自掏腰包了,Sarah现在又是无业游民,那就调研一下咯。
经过初步调研后,她意识到现在市面上提供的咖啡品质很差,市场缺口确实存在,如果她和她弟弟真的能够把美国咖啡馆带入英国市场,也许真的会是个好机会。
当然,一开始她并不确定这是个好机会,她说自己的信心只有1%。一方面,她的右脑对她说:“太棒了,很明显市场有缺口,是个好机会。” 另一方面,她的左脑却对她说:“你看到了这个机会,别人就看不到吗?你对咖啡有多少了解?你自己喜欢喝低脂拿铁,不代表其他人也喜欢啊。这件事八成是做不成的。”
她知道,人们在想做一件事的时候,脑海里时常会冒出自我怀疑的声音。成长过程中经历过的事情越多,怀疑自己的理由也就越多。
怀疑的底层原因是不安全感和恐惧,解决方法是强迫自己删除掉这些想法。如果任由自己倾听那些自我怀疑的声音,你以为你听的是理性分析,其实你听到的是恐惧。
删除掉自我怀疑的想法后,Sarah和弟弟开始做更多的市场调研。第一个大问题是,他们俩都对咖啡市场一无所知——Sarah之前在律所上班,弟弟之前在银行工作,他们完全不懂咖啡、不懂零售、不懂餐饮业。经营咖啡馆,对他们来说,相当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但是Sarah却认为,不要担心自己一无所知,局外人也许会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因为你可以从业内人士习以为常的事情里看到机会。至于行业知识,你可以学习啊,创业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商学院,而你可以在创业的过程中学到这个领域最新的知识。
但是一开始,他们确实所知甚少,他们甚至不知道咖啡因摄入过量是致死的,有一次为了品鉴咖啡,Sarah在一个早上之内喝了26杯espresso,差点没把自己送走。
三
为了节省房租,Sarah和弟弟搬到了父母家和父母同住,他们给了自己三个月的时间学习咖啡领域的知识,目标是成为咖啡专家。
为了向纽约的咖啡馆“致敬”,Sarah又一次来到纽约,任务是拍下纽约咖啡馆的细节,拿回英国去学(照)习(抄)。咖啡馆的店长看到这位顾客进店以后恨不得拍下店里的每一个细节,很明显这人是想抄袭,于是把Sarah的胶卷收走了。
为了完成此行的使命,Sarah找来她在纽约的亲戚,假装游客在咖啡馆里留影,才终于收集到了咖啡馆的所有细节。
在飞回英国的飞机上,Sarah把咖啡馆装潢的方案画在了纸上——她知道想法是不值钱的,落地执行才值钱。
从第一次设计咖啡品牌的logo,到第一次写商业计划书,Sarah和弟弟都犯过不少错,以她的话来说:"Entrepreneurship is about trial and error."(创业精神就是不断的尝试、犯错。)
为了筹集开第一家咖啡馆的资金,Sarah和弟弟给黄页上的银行经理挨个打电话,被40个人拒绝。
有个人在拒绝时说:“我肯定不可能给你们钱去开咖啡馆。”
“为什么不会?”
“答案难道不是很明显吗,我们英国人是喝茶的啊。”
“英国人的确是喝茶的,但是相比80年代茶和咖啡4:1的消费量,现在茶和咖啡消费量的比例是2:1。咖啡消费量的增长趋势是在持续的。”
在经历了许多困难、犯过很多错误之后,1995年,Sarah和弟弟的第一家咖啡馆Coffee Republic正式开业,虽然外观看起来几乎就是照抄纽约咖啡馆的,但是……不要紧啦。
店开起来了,看起来很光鲜是吗?但是他们第一年都难以实现收支平衡,要不是他们的母亲每天来店里买好几杯咖啡支持她和弟弟的生意,他们的收入数字还要更可怜。
后来随着时间推移,Coffee Republic逐渐成为了英国知名的咖啡品牌,拥有近百家连锁店。
在2001年,Sarah和弟弟卖掉了手里的所有公司股份,因为他们以为企业做起来以后就是卖掉。虽然赚到了一大笔钱,但是她后来意识到这是个巨大的错误,这让她伤心了很久。
四
从这6年的创业经历中走出来以后,Sarah开始写书,其中一本书叫做Anyone can do it(“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因为她认为,连她和她弟弟这样没有资源、没有“优势”、不符合成功企业家常规印象的人都能成为还算比较成功的创业者,那么其实任何人也都可以。
她认为:创业者/企业家不是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你不需要特定的技能和知识才能开始创业,你在创业的过程中一步一步成长为企业家。
如果决定跳出第一步,Sarah分享了几个简单的步骤:
Sarah认为,如果她一直从事律师工作,那么她这辈子就只会是一个平庸的律师。
把所选行业的里里外外都摸清楚。
你的商业计划首先要足够说服你自己。
这个过程中你一定会收到很多拒信,Sarah和弟弟收到过40封拒信,星巴克收到过275封拒信,J.K. 罗琳的哈利波特原稿曾被12个编辑称为“垃圾”。必须要有耐力和韧性。
Sarah提到自己一开始对于开咖啡馆并没有很大的信心,信心是在做事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过程中一定会有人不看好,也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没有人是一夜成功的。如果能够坚持不放弃,这趟创业旅程会是一趟不可思议的旅程,因为它一趟发现和认识自我的旅程。
Sarah分享的几个步骤是非常笼统的,实操起来,其实每一个步骤都可以是一篇长文,甚至是一本书。她的演讲吸引我的不在于这几个步骤,而更多是她的经历,以及她在讲述经历时的真诚。
在听Sarah的演讲时,纪录片Inside Bill"s Brain: Deocding Bill Gates里比尔·盖茨母亲的一段话不时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就以这段话作为文章结尾吧:
"Each one of us has to start out with developing his or her own definition of success. And when we have these specific expectations of ourselves, we"re more likely to live up to them. Ultimately, it"s not what you get or even what you give. It"s what you become."
“每个人一开始,都要先给成功下一个你自己的定义,有了这些对我们自身的具体的期待,我们就更有可能成功。说到底,那不在于你得到了什么,甚至也不在于你给予了什么,而在于你成为了一个怎样的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凯莉彭”(ID:kai-li-peng),作者:凯莉彭,36氪经授权发布。
- 湿地之美|广州海珠湿地
- (热点观察 漫评)美国对欧洲盟友“下狠手”
- 全球微动态丨德媒文章:政治极化愈演愈烈,美国民主面临堕落
- 每日观察!海河观津丨百万候鸟来“息”,它们为何偏爱北大港?
- 焦点!一起来拍中国空间站!
- 焦点播报: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16例 详情公布
- 天天快看点丨辽宁汇聚高校校友资源 引青年人才在辽创新创业
- 每日热文:梦天成功发射!天空飘来一个字:6
- 环球最资讯丨长图丨“院士天团”做优“湖南饭”,该是什么味?
- 常益怀等5市州明早有大雾 出行请注意安全
- 环球动态:11月全省温高干旱持续发展
- 【全球独家】10月制造业PMI为49.2% 建筑业景气水平较高
- 环球今日讯!亚马逊营业利润率下降至2% 国内头部电商或进一步抢占海外市场
- 国家药监局:促进彩色隐形眼镜生产经营企业规范化发展
- 即时焦点:智慧芽升级科创力评估平台 累计上线12条产业技术链
- 【世界热闻】内蒙古启动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评选
- 环球观焦点:内蒙古:这5项职业资格考试暂停
- 全球热门:飞天圆梦|静待梦天,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收官在即
- 飞天圆梦|“梦天”已就位!杨利伟动情讲述“初代”航天人故事
- 对标保时捷Taycan?大众中国功勋苏伟铭亲自下场造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