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藏族少年丁真一夜爆红。
骑着白马,露着虎牙,伴着巨大的流量和争议而来。
丁真走红一年后,他的家乡理塘的变化,上了热搜。
康巴少年天真无邪的一笑,让一方水土都迎来了春天。
海拔过高、土地贫瘠、交通困难、通讯闭塞,本是最难攻克的贫困县。
如今的理塘,却依靠“丁真效应”带动的旅游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慕名而来的游客接踵而至,仅2021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就接待游客137967人次,旅游总收入1.52亿元。
原本破旧冷清的仁康古街,如今几乎没有空房可供出租,一家民宿的年收入从几千块变成十几万。
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的理塘县,成了备受青睐的世外桃源。
许多来到这里的游客都说:以前是自己“有眼不识理塘”了。
但也有人感到疑惑:一年前,丁真的走红真的是意外吗?
没有理塘,就没有丁真
如果说“甜野男孩”丁真,是理塘县的一棵救命稻草。
那“网红局长”刘洪,则是为这棵小草提供了肥沃土壤的人。
他是甘孜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长,在东莞参加推介旅游活动时被网友拍到。
因外形酷似发哥,迅速走红网络,被称为“最帅局长”“四川周润发”。
也有人说他是周润发+费翔+靳东的结合体
高大的身材,帅气的笑容,优雅的谈吐,让这位“周润发甘孜分发”有了许多迷弟迷妹。
到哪里参加活动都有人来合影,甚至有品牌因为他的高颜值找他代言。
而作为一名公务员,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已经勤勤恳恳工作了18年。
在人人都想争夺一块地盘的互联网世界,突然的走红像是一次“天赐良机”。
于是刘洪顺水推舟,拍了一系列宣传家乡甘孜的短片,念出一句句旅游宣传语——
“如果你有5天时间,欢迎你来甘孜自驾。”
“让雪山为你指路,让草原看你跳舞。”
“跟着我一起穿越另外一个星球。”
谁看了不上头,不想丢下城市的浮躁和喧嚣,去有着怡人风光和帅气康巴汉子的甘孜看看?
很多人觉得“网红”的称号是浮躁的、是被互联网消费色相的,不高级。
他却从不介意。
相反的,一有时间,他就在社交媒体上更新动态,宣传一波甘孜的绝美景色。
一逮到机会,就跟前来合影的游客们介绍家乡的民族特色、风土人情。
他深知被互联网宠幸是他的幸运,也是甘孜的幸运,所以倍加珍惜。卯足了劲儿要让这片土地,被更多人看见和喜欢。
通过网络的曝光,成千上万的人知道了甘孜这个地方。
同样借助网络,刘洪把藏族的服装、藏地的土特产带到世界各个角落。
但这仅仅依托“网红效应”是不够的,如果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也不会有更多的游客来旅游,更多的特产被运输出去。
等汹涌的热度散去,“红”就成了镜花水月,一场空。
满腹大计的刘洪局长/《无穷之路》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在丁真走红之前,甘孜州政府和旅游业界,已经在5年间做了大量工作——
通过路、网、水、电的建设,与外部世界建立起连接。
旅游景区的建设一直在进行,包括标识标牌设立,从业人员培训。
每年定期举办赛事活动,如“八一国际赛马节”,有很多选手从新疆、内蒙赶来参赛;极富异域色彩的“最美康巴汉子”选拔大赛,也被当地政府寄予厚望。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终于,摄影师胡波的照片成了这一阵风。
如果没有这5年理塘的脱贫攻坚建设,就没有摄影师和丁真在这里的偶遇,也就没有今天的理塘。
而之后为丁真而来的游客,最终却深陷理塘的魅力之中。
万里长征路上的泸定桥,“蜀山之王、长江之巅”贡嘎雪山,干净清澈的稻城亚丁……
成为了万千游客心目中的朝圣地。
理塘被称为“天空之城”
人们终于发现——“不是理塘有幸拥有丁真,而是丁真幸运地背靠理塘。”
在丁真走红后,这里的藏民们也发挥自己本地人土生土长的优势,
有空房的,把自己家改造成民宿;口才好的,成为接待游客的导游;有才艺的,利用手机和网络为家乡宣传。
各施所长,百花齐放,贫困县终于变成网红县。
最受惠的,还是这里的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再也不用为吃穿发愁。
旅游和互联网的组合拳,让理塘成为国家级贫困县成功脱贫的代表。
而如此让人惊艳的变化,不只发生在理塘。
天梯变楼梯,溜索变大桥
“四川周润发”和甘孜州的脱贫故事,被收录进TVB一部名为《无穷之路》的纪录片中。
豆瓣评分高达9.5,被称为“年度国产片最佳”。
这部片在12集里,去到中国6个省份、10个最具代表性的贫困地区。
除了丁真的家乡理塘,还有四川大凉山阿土列尔村,云贵高原大峡谷,云南孟连,宁夏西海固……拍摄在那里生活着的人们,和一个个令人动容的扶贫故事。
在到阿土列尔村,节目组探访了一位“悬崖飞人”拉博。
这里位于四川西南部的横断山脉——全国最经典的大范围连片特困区。
因为整条村坐落在海拔1400米以上的悬崖之上,它还有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名字,“悬崖村”。
独特的地貌让这里与世隔绝,村民们出村唯一的路,便是垂直于绝壁的17条藤梯。
说它是“路”都有点夸张,根本就是望不见头的岩石峭壁,也没有安全保障。
不小心摔上一跤,就可能性命难保。
拉博小的时候生活十分艰苦,家里没水没电,凌晨5点就要去隔壁村子打水。
8岁开始爬藤梯下山念书,每次都是天亮出发天黑到,整整爬上一天,因此很多孩子放弃了上学。
大山阻隔了村民与外界的连接,也阻碍了村里几代人的未来。
一直到20岁外出打工,拉博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但作为家里的小儿子,他为赡养年迈的父母再次回到山里……
直到2013年,一切迎来了转机。国家的精准扶贫策略,给悬崖峭壁吹来了春风。
政府派出几十万名调查人员由南到北,挨家挨户做人口普查。
最终锁定12万8千个贫困村,9900万贫困人口,根据他们的贫困原因对症下药。
特派百万驻村干部,有针对性地逐步展开调研实战。
他们白天四处走访调研,晚上和村民围坐在火塘边商量对策。
养羊的专业合作社建立了起来,青花椒和脐橙种了起来。
2016年8月,政府出资百万元,发动当地年轻人与工人一同修建起了一条钢梯。
用120吨钢管,2556级坚固的钢梯,替代原来危险的藤条路,
通向大凉山山顶。
2020年,悬崖村全村搬下山,住进政府特别设立的安置区,村民们住进了“做梦都没有梦到过”的楼房。
藤梯变成天梯,天梯又变成了楼梯。
一字之差,贫困的死结被解开。
打通的,是悬崖村村民的生活道路,还有畅通坦荡的未来。
像这样的安置区,政府在3、4年间共建造了1400多个,帮助2000多条贫困村的35万村民开始新生活。
同样被山路水路困住的,还有云南的月亮乡。
在翻滚的怒江之上,一条横跨两岸的绳索就是居民唯一的交通工具。
它原始而危险,假如后背的力没有支撑住,随时有可能掉下江。
村民说,十年间曾有十多个人掉下溜索,瞬间就被江水卷走,尸骨无存。
更不用说身体撞在岩石上留下的磕磕碰碰。
57岁的邓前堆医生,大半生在这里穿梭,每天坐溜索往返多次,为村民开药治病。
村里人称他为“溜索医生”。
乡村医生邓前堆/《无穷之路》
异常艰苦的环境让医疗队的医生来来去去,可邓前堆37年来义无反顾,只为坚守和“救命恩人”的一个承诺——
他小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差点死掉,被师傅救活后,答应留在这里治病救人。
“师傅救了我的命,我答应了师傅,就一直做下来了。”
直到2016年,国家投入9500亿,在贫困落后地区铺天盖地建设交通网络。怒江溜索在云南政府“溜索改桥”的工程下,改造成了大桥。
村民们的求医路终于畅通无阻,邓医生也可以安心在诊所等待看病的村民来。
而曾让百姓又爱又恨的那条溜索,最终被物尽其用——
从渡江工具变成村民们的生产运输工具,用于运输山上种植的草果到山下卖钱。
历史性的改变,接二连三地在这里发生着。
通过国家的交通扶贫,山里山外两重天的传统局面被彻底改变,有超过5万条贫困村被改写了命运。
路通了,希望就通了,百姓的幸福生活终于来到了村门口。
无穷之路,通向无穷
像悬崖村、理塘县这样的改变,并不是个例。
8年来,我国近1亿人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我们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
中国提前10年,完成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与其说这是一个奇迹,不如看看在这8年的脱贫道路上,那些不为人知的泪水和汗水。
在《无穷之路》里,我们看到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人,坚定地走在这条并不容易的道路上。
“扶贫先扶智”,云南怒江山区一家专门为失学儿童建立的学校,要用教育消灭跨带贫穷。
老师们用了半年时间,每一条村、每一户人家敲门,劝农民让孩子来上学。
有学生刚来时连吃饭、烧开水、洗脸都不会,老师就手把手地教;
有学生常常翻墙逃学,老师就一个一个把他们“抓”回来;
在这里,老师不只教学生文化知识,还教专业技术:理发、烹饪、乐器、茶艺,只为让每个孩子都能掌握一技之长。
遇到学生出问题,老师总会耐心地与他们交流,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如果不是国家的帮扶和老师们的耐心,很多孩子会在山里待一辈子,很多女孩子更是会早早嫁人。
根据中国教育部统计,2020年底,全国6至15岁辍学生的数目,已经由几十万人下降到了一千人左右。
从2018年到现在,全国已经有850万个从没出过大学生的家庭,把子女送进了大学校门。
而从村里走出去的孩子们,有的在外面的世界大展身手;有的则带着技艺回来,守护自己出生长大的村庄。
广西的4位90后“金桔F4”,就借助国家的扶贫教育政策走进了大学。
电商专业毕业后,又带大城市的经验与视野回乡创业。
在广西融安建立智慧产业基地,他们结合电商模式将金桔品牌化,并推广到全国,帮助家乡人民脱贫致富。
而在云南孟连,拿了全国咖啡豆大赛冠军的佤族女性叶萍,不仅靠带领大家种咖啡豆,帮全村脱贫。
还一举改变了寨子里的女性“不能上桌吃饭”的卑微地位,让她们不用再看别人的颜色过日子。
她告诉村里的女人:“女儿当自强”。城市的女人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
姐姐妹妹站起来了
宁夏西海固,村干部谢兴昌顶着被父老乡亲埋怨的压力,带领村民大迁徙,搬家到干燥荒芜的戈壁寻找一线生机。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西海固成为了中国扶贫史的起点。
而谢兴昌本人,也是后来《山海情》里黄轩角色马得福的原型。
从网红局长到村干部谢兴昌;从四川到西藏,从宁夏到云南。
到底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付出多少代价,中国才可以走上脱离贫困的“无穷之路”呢?
或许答案就在这一双双辛勤的双手,一个个奋不顾身的背影里吧。
就像谢兴昌说的,这条路很苦,但这是有希望的苦。
《山海情》剧照
我们国家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好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贫困地区的人民在政府的帮助下,发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
不只是喂饱了每一张嘴,更是让他们拥有养活自己的能力,过上曾经想都不敢想的新生活。
一年前,丁真的爆红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
希望在未来,我们能看到更多的“丁真”和“理塘”,凭借自身优势、抓住机会,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这是一条属于我们的“无穷之路”,任重而道远。
但它终究会通往无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作者:槽值小妹,36氪经授权发布。
- 湿地之美|广州海珠湿地
- (热点观察 漫评)美国对欧洲盟友“下狠手”
- 全球微动态丨德媒文章:政治极化愈演愈烈,美国民主面临堕落
- 每日观察!海河观津丨百万候鸟来“息”,它们为何偏爱北大港?
- 焦点!一起来拍中国空间站!
- 焦点播报: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16例 详情公布
- 天天快看点丨辽宁汇聚高校校友资源 引青年人才在辽创新创业
- 每日热文:梦天成功发射!天空飘来一个字:6
- 环球最资讯丨长图丨“院士天团”做优“湖南饭”,该是什么味?
- 常益怀等5市州明早有大雾 出行请注意安全
- 环球动态:11月全省温高干旱持续发展
- 【全球独家】10月制造业PMI为49.2% 建筑业景气水平较高
- 环球今日讯!亚马逊营业利润率下降至2% 国内头部电商或进一步抢占海外市场
- 国家药监局:促进彩色隐形眼镜生产经营企业规范化发展
- 即时焦点:智慧芽升级科创力评估平台 累计上线12条产业技术链
- 【世界热闻】内蒙古启动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评选
- 环球观焦点:内蒙古:这5项职业资格考试暂停
- 全球热门:飞天圆梦|静待梦天,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收官在即
- 飞天圆梦|“梦天”已就位!杨利伟动情讲述“初代”航天人故事
- 对标保时捷Taycan?大众中国功勋苏伟铭亲自下场造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