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嘉善县心血管专业学科带头人,开创了我县多项“首个”“第一”,他在全县推广高血压及冠心病防治知识,为我县人民的健康做出了贡献。他就是县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杨应军。
“你每天检测好,早上起来上好厕所,体重要保持64公斤以下。”早上九点,记者跟随杨应军查看病房。病床上的李大伯今年67岁,4月11日因胸闷气促加重入院,既往病史复杂多样,之前已多次住院抢救治疗。这次入院,杨应军为他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几天过去,李大伯浮肿消失,病情好转。“杨医生很好,他一看到我脸上肿了,他都关照我的。态度也很好的,真的谢谢他们。”李大伯感激地说。
为李大伯做好检查后,杨应军又耐心地交代了药怎么吃,有哪些饮食禁忌,该如何适当运动等。
“他都是把病人的抢救放在第一位,总是为病人着想。”刘福忠十多年前便跟着杨应军学习,如今已经是独当一面的心血管内科医生,他说:“杨主任给我们做了表率,在给病人看好病的同时,也要关心病人的生活。”
刘福忠告诉记者,2018年,医院接诊了一位外地的心梗患者,由于患者家中条件比较困难,医院便为其开通绿色通道进行救治。治疗结束后,患者无人照顾,杨应军主动去给他买饭吃,尽己所能帮助患者减少费用。
对杨应军来说,做医生从来不是看病救人这么简单。“作为一名医生,我们应该多为病人着想,一个是要从患者的病情方面着手,另外还要从患者疾病以外的生活情况等去考虑。”杨应军说。
一颗赤子之心,二十九载励学修术。2006年杨应军带队成立心血管内科,当时整个团队只有4名医生,床位也仅有20余张,经历多年发展,科室医生慢慢增加,床位也逐渐扩充,现在的心血管内科已有22名医护,10名医生,年门诊量达45000人次。科室环境变好了,但杨应军创新开拓的精神一如当初。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的发生有一些变化,主要是我们有很多慢性病的增加,另外急性心脑血管病明显增加,这就要求有一支快速的,能够24小时服务抢救心肌梗死的一支队伍。”杨应军说。
多年来,杨应军带领科室团队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研究,开创我县冠心病介入治疗、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领域先河,积极推动全县胸痛单元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对急性胸痛患者早期诊治能力,打通胸痛救治“最后一公里”,为心血管患者筑就健康防线。
“急性心梗这种病就是要争分夺秒地抢救。”杨应军强调说,如果嘉善当地没有足够的急救能力,那急性心梗导致的死亡率将会非常高,“所以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自身发展,来为我们当地老百姓服务。”
2020年,杨应军被聘为天凝卫生院医防融合工作室导师,每周六到天凝卫生院门诊及疑难病人会诊查房。2009年主持开展高血压防治及冠心病血脂干预、心力衰竭防治三项慢性病适宜技术推广工作,向基层推广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提高基层医师心血管病诊疗水平。
杨应军告诉记者,心血管疾病也算是常见病,但是在基层还是有很多认识上的误区,尤其是目前还有很多高血压病人没有治疗、服药,要加强基层力量,改善基层医生或者老百姓一些认识上的不足,提高高血压这类疾病的防治率。
作为心血管内科的负责人,杨应军在工作之余,还做好“传帮带”工作。十几年的光阴过去,杨应军带教青年医生,已经为科室带出了一支专业的心血管内科团队。
“十几年来主任给我们的帮助非常大,他能够根据我们每个人的特点,都给予一个重点的发展和培养。”刘福忠说。
工作中,这位我县心血管专业学科的带头人常对青年医生谆谆教诲:要做一名合格的医生,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不断学习创新,要为当地老百姓服务。
关键词: 2020城市gdp排名出炉 2021欧洲杯八强名单 中国女篮奥运会2021赛程表 塞尔维亚夺东京奥运会最后一金 奥运会女篮赛程
- 杨应军:做医生从来不是看病救人这么简单
- 暖心!嘉善县魏塘街道日晖社区完成第三针疫苗接种
- 出租房屋消防安全社区公约出台
- 嘉兴市第九批科技特派员入驻姚庄镇报到
- 嘉善4家企业因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被处罚
- 在线“零接触”!嘉善县卫生健康系统公开招聘166名应届毕业生
- 打造长三角特色工会品牌,嘉善县总工会与传媒中心启动合作
- ↑7.5%!全市第一!嘉善一季度经济“开门红”
- 退伍不褪色!退役军人助力消防安全排查工作
- 蜀宗壹家快速崛起人气居高不下,三大法宝让品牌持续爆火
- 应对强对流天气,大云镇建忠家庭农场加固农田沟渠
- 嘉善“生态绿色加油站”开辟共同富裕建设新模式
- 抗疫助企,同心同行——嘉善县法院举办涉疫法律直播活动
- 嘉善县获评浙江省卫生健康行政执法效能监测结果
- 嘉兴市姚庄镇深入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
- 嘉善县农技部门为农户添加土壤改良剂
- 按下“加速键”!嘉善天凝镇加快雪菜行业转型升级
- 嘉兴市西塘镇开展“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
- 嘉善县建设局开展电动车消防安全专项检查
- “五一”假期来临,嘉善大云发布“四季花海野营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