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很丰满:废除核电、电价不涨;现实却很骨感:燃煤发电污染空气,绿能发电成本太高——这就是民进党执政下的台湾供电现状。
3月的最后一天,台湾电力公司(简称台电)公布供电预测:4月中下旬,每日备转容量率不足6%,将进入橘色警戒状态;5月、6月稍有好转,备转容量率在6%至7%之间,为黄色吃紧状态——而根据经验,每日备转容量率大约在7.2%左右,才能足够不缺电。
对很多台湾人来说,去年8月15日无预警大断电记忆犹新,今夏供电形势堪称黑云压城。
左支右绌 煤电核电一齐上
3月中旬,深澳燃煤电厂新建计划经4小时闭门会议,环评惊险过关。这家位于新北市深澳湾的燃煤电厂,2007年机组老旧预备改建时,因影响生态环境而退役。如今,要重建了。
几天之后,台“原子能委员会”核准第二核能发电厂(简称核二厂)2号机重新启动。这台机组2016年5月因发电机避雷器箱受损而停机至今。
台湾各界一时舆论哗然。
台湾早期以水力发电为主,工业用电增加后转为以火力发电为主,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开始发展核能发电,先后建成3座核能发电厂。但1999年开始修建的第四座核能发电厂(简称核四厂),动工之始就遭到主张“反核”的民进党反对,尽管兴建完毕,2015年仍被封存。按照民进党构想并已写入“电业法”的“非核家园”目标,2025年台湾将废除所有核能发电,发购电比例为:天然气发电占50%,燃煤发电占30%,风、水、太阳能等绿能发电占20%。
尽管台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信誓旦旦保证,深澳燃煤电厂将使用“干净的煤”,网友们却不买账:“有人笨到会相信有干净的煤吗?”台湾某环保团体工作人员在记者会上则质疑:“一座投资1000亿元新台币(以下均为新台币)、2025年才能运营的燃煤电厂,不只恶化空气品质,危害海岸生态,更不符合台湾减少燃煤发电的能源目标,为何仍然要硬闯关?”
经济部门负责人沈荣津对此的解释是:北部如果没有深澳燃煤电厂,区域电力将失衡。从事能源行业40年、自创“台湾能源”博客的陈立诚说得比较直白:“因为台北市快没电了!”陈立诚介绍,用电占全台40%的台湾北东区,目前运营的三个电厂中,协和电厂最晚2024年退役;核二厂为实现“非核家园”目标2025年要提前退役。深澳燃煤电厂必须重新启用,才能满足北部用电需要。
同样,重启核二厂2号机也现实而急迫。某基金会高级助理研究员唐慧琳介绍,因为第三核能发电厂(简称核三厂)1号机4月初要进入为期45天的岁修,所以急急忙忙重启核二厂2号机。
不料,人算不如天算,3月28日,核二厂2号机重启并联第一天,就发生跳机事故。《联合报》社论直指:“电力供应更捉襟见肘,全台民众这个夏天头壳都要抱咧烧(闽南话:非常懊恼又无力解决)。”
离岸风电 热闹背后疑虑多
“我们对于电的欠缺是非常忧虑的。”作为台湾工商企业组织,工商协进会多次就供电问题向当局建言。协进会理事长林伯丰表示,近两年,台湾电力供应相当紧张,“备用容量率2016年降至10.4%,2017年更跌到10%以下;而每日备转容量率2016年有80天未达到6%,2017年这一数字达到104天。”
备用容量率是总发电量扣除一年当中最高用电量的余裕比率,是发电能力的指标;而每日备转容量率则是将当天故障、岁修、环保限制等无法发电的数值扣除,用于检视某天的电力是否够用。台湾经济部门2012年曾经核定,法定备用容量率为15%,当时台湾的备用容量率还有22.7%。
根据台电发布的数据,近年来台湾电力备用容量率不断下滑,2014年开始出现每日备转容量率低于6%的情况,天数从9天逐年增加到去年的104天。同样来自台电的统计,2014年核电厂6部机全力运转,当年发电量408亿度,之后逐年下降,2015年、2016年总发电量分别为351亿度、305亿度。
2016年,台电系统发购电量中,火力占比为79.9%,核能占13.5%,再生能源占5.1%,其余抽蓄水力占1.5%。林伯丰表示,“2025年风力、太阳能等绿能发电要从现在的5%提高到20%,我们认为台湾做不到。希望在绿电还没有完成20%时,核电要保留,作为选项之一,不能废核。”
陈立诚表示,台湾面积小、人口多,不合适发展需要大面积土地的陆上风力及太阳能等再生能源。目前台湾当局规划的离岸风电,则因施工困难、经费高昂,上兆元的施工费用不算,每度电发电成本高于陆上风电2倍以上。“离岸风力发电年发电量198亿度,与核四厂两部机每年可提供的200亿度电正好相同。台湾是钱太多没处花吗?”
陈立诚更质疑,台湾用电尖峰在夏天。近年因电力装置容量不足,缺电限电是夏天的梦魇。但台湾夏天没什么风,秋天、冬天倒是风力强劲。因而台湾风力发电主要发电时段都在秋、冬两季,正是台湾最不缺电的季节。换句话说,花巨资建设的离岸风电几乎毫无作用。
更有学者忧虑地指出,目前离岸风电风场遴选办法违反相关规定,涉及上兆元的标案,既不依采购法,又以“内规”方式便宜行事,有极大瑕疵。
业界忧心 一年更比一年难
4月1日起,台湾平均电价上调3%,每度涨至2.6253元。
“台湾建设风电成本很高,陆上风电每度2.7元,海上风电每度更达到5.8元,太阳能也要4.6元。比电价贵这么多。”林伯丰说,产业界对风电有不少疑虑,“海上风电成本高出目前电价一倍以上。这有两种解决办法,一是电价上涨,二是政府补贴。涨价,台湾能不能承受得起?会不会造成通货膨胀?如果政府补贴,台湾产品外销会不会受到WTO的限制?台湾要想清楚。”
“合理的电价和稳定的供应,对工业影响深远。缺电对企业损失很大。去年停电一次,造成台湾一些电子产业是几千万元、几亿元的损失啊。”林伯丰说,明年核三厂要退役,台湾会更缺电。工业发展一定会增加用电,像台积电在台南科学工业园区建晶圆厂,“投产后用电量一定很大,这些电量从哪里来?”林伯丰坦承,在电力供应上,台湾真是“一年比一年更难过”。
3月初,台北市美国商会发布的2018年商业景气调查显示,84%的受访美商对台湾的电力是否充足感到疑虑,69%、67%的受访者十分关注未来的电压稳定性和电力成本,还有59%的受访者认为2025年“非核家园”的政策会影响他们在台业务发展。
唐慧琳说,再生能源发电一个弊端就是稳定性非常不好。台电在电力不足的情况下,也会通过降频、降压保证供电,但工业生产却没办法承受电压不稳。“我想说,民进党应当重启核四厂,不要让台湾自己陷入僵局。”
《 人民日报 》( 2018年04月12日 20 版)
关键词:
- 【世界热闻】内蒙古启动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评选
- 环球观焦点:内蒙古:这5项职业资格考试暂停
- 全球热门:飞天圆梦|静待梦天,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收官在即
- 飞天圆梦|“梦天”已就位!杨利伟动情讲述“初代”航天人故事
- 对标保时捷Taycan?大众中国功勋苏伟铭亲自下场造车
- 环球速递!被人忽视的线下市场,隐藏着双11的另一个流量密码
- 环球热头条丨抖音还差一个双11购物节
- 【天天新要闻】中银证券给予珀莱雅买入评级 强品牌力、全渠道布局推动Q3业绩高增长
- 焦点简讯:鸭脖狂奔,绝味失宠
- 天天观天下!做不了山姆,永辉转身向盒马?
- 安信证券给予紫燕食品增持评级 成本压力仍然较大 看好公司全国化进程
- 天天新消息丨郑州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34.03亿元 同比增长2.15%
- 世界快资讯:中钢协:加快落实两大产业发展计划
- 世界短讯!俄方称暂时无法确认继续履行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的条件
- 世界聚焦:美媒:近八成美国人认为国家已“失控” 多数民众给现状差评
- 新华全媒+丨天津:适老化改造改出“暖心窝”
- 环球精选!媒体评述:梦天实验舱整装待发 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迈向收官
- 全球观察:捷报连连!多条高铁建设取得新进展!
- 世界通讯!飞天圆梦丨太空“新房”来了!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实验室将建成
- 秋季女性白癜风患者更需注意这些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