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了“电影行业如何构建工业化标准体系”的金爵论坛, 五位专家分享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凡影咨询创始合伙人李湛博士表示,2019年对于中国电影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中国电影产业由院线密集的覆盖带来快速增长的红利期已经结束,而观影人群的比例也在发生变化,“40至59岁的观众群体加起来将近4成”,年长的观众越来越喜欢走进电影院。
李湛连续4年每年都做覆盖全国城镇人口的关于观影行为的抽样调研。调研显示,2016至2018年是快速增长的状态,2019年影院观众的比例呈现出比较平稳的趋势,“过去几年影院观众的增长主要归功于新建影院人群的增长,现在单靠影院建设增长作用已经很微弱。”
据统计,2019年全国观众平均观影人次在6.1次,李湛说,这个数字高于北美,这也说明“电影市场已经进入一个比较平稳的发展期”。2016年,影院观众当中18至39岁的群体占到七成以上,到2019年,40至59岁的观众群体加起来将近4成。李湛还注意到,最近三年中,观众对电影映前的认知度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有两个层面的原因,一是竞争,影片越多,竞争越激烈,观众能够花在这上面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第二个是观众有电影之外更广泛的选择,比如说网综内容,他们分配给看电影和了解电影信息的时间和精力变得更少。”
而院线电影票房集中度越来越高,2018年票房前30的影片加起来的票房占到总票房的四分之三左右,显示出赢者通吃的效应,“这意味着中小型的影片就会面临更强的竞争态势和盈利压力。”
所有数据反映出来的共同趋势,就是中国电影产业由院线密集的覆盖带来快速增长的红利期已经结束,中国电影消费者的市场正在慢慢走向成熟和稳定。“当跑马圈地红利增长结束之后,下一个深耕细作红利期刚刚开始,这样的背景下依赖专业经济化的工业体系才能抓住机会,才能抓住更多的观众。”
他认为,把握细分人群是电影产业迈向工业化非常重要的一步。他以“上映当中的首选热度”举例,2018年国产前20名票房的影片受到25岁以下的年轻男性偏爱的影片几乎没有。这说明不同人群对于不同电影的偏爱程度也不同。调查显示,喜剧大家都比较喜欢,军事战争类电影年长的男性比较喜欢,年长的女性更偏文艺或者是剧情类型的影片。
而北京电影学院国家电影智库常务副秘书长刘正山研究员认为,目前中国电影正进入一个跃升的时期,要积极地拥抱工业化。虽然今年前五个月的票房数据并不乐观,但他认为,观影人次只是统计电影的很小一方面,事实上并没有把在电视台和网络上播放的电影计算在内,再加上庞大的电影教育体系和电影科技的提升,他依然对于中国电影的前景充满乐观。本报记者 王金跃
关键词:
- 【世界热闻】内蒙古启动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评选
- 环球观焦点:内蒙古:这5项职业资格考试暂停
- 全球热门:飞天圆梦|静待梦天,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收官在即
- 飞天圆梦|“梦天”已就位!杨利伟动情讲述“初代”航天人故事
- 对标保时捷Taycan?大众中国功勋苏伟铭亲自下场造车
- 环球速递!被人忽视的线下市场,隐藏着双11的另一个流量密码
- 环球热头条丨抖音还差一个双11购物节
- 【天天新要闻】中银证券给予珀莱雅买入评级 强品牌力、全渠道布局推动Q3业绩高增长
- 焦点简讯:鸭脖狂奔,绝味失宠
- 天天观天下!做不了山姆,永辉转身向盒马?
- 安信证券给予紫燕食品增持评级 成本压力仍然较大 看好公司全国化进程
- 天天新消息丨郑州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34.03亿元 同比增长2.15%
- 世界快资讯:中钢协:加快落实两大产业发展计划
- 世界短讯!俄方称暂时无法确认继续履行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的条件
- 世界聚焦:美媒:近八成美国人认为国家已“失控” 多数民众给现状差评
- 新华全媒+丨天津:适老化改造改出“暖心窝”
- 环球精选!媒体评述:梦天实验舱整装待发 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迈向收官
- 全球观察:捷报连连!多条高铁建设取得新进展!
- 世界通讯!飞天圆梦丨太空“新房”来了!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实验室将建成
- 秋季女性白癜风患者更需注意这些事情!
